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

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

ID:31786380

大小:54.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8

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_第1页
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_第2页
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_第3页
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审美观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发育成长形体训练作为一种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它的动作简单、自然、好学,能使身体素质得到充分均衡发展,体质不断增强。为了编排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的体形训练组合,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在编排动作时,要充分考虑练习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和体育活动能力。为高中学生编排的动作、技术要规范,形式要活泼,内容要丰富新颖,音乐和动作要有鲜明的节奏感,优美而富有激情。在训练中,可充分利用人体和器械的重力与惯性的作用,顺势用力,体现自然美、韵律美。例如,手持环绕“8”字动作能有效增强下肢力量、灵活性和动作节奏感;身体波

2、浪动作能增强身体各关节(尤其是躯干部位)的灵活性。通过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均能得到正常发育。同时,有效提高了练习者的柔韧、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对于保健、康复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培养高雅气质,提高正确审美观形体训练所选择的各类基本动作多具有审美价值,动作健美富于韵律美。因此,我们通过训练不仅可以培养高雅气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1.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人的体形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活力是后天创造的,先天体形与后天活力结合在一起,就是形体。而形体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尤为重要。例如,

3、日常生活中的面部表情、手势、步态都能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形体“语言”一一气质。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彩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又高于相貌美。”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拥有良好体形的重要性。尽管人的体形先天就有,但人体各关节与肌肉间协调的锻炼,特别是针对体形上某些缺陷或不足而加以局部强化训练,是保持后天体形匀称、协调的重要手段。2•在形体训练中培养正确审美观。审美能力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别的能力。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的审美观包括这些内容:一是通过感官和大脑,反映客观存在的美,产生美感,即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感受,就是感

4、受美。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不同,所以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同。培养青少年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可以通过欣赏一些舞蹈作品来获得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了解艺术表现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深深感受到了美,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二是通过优美的动作与不协调动作的对比,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的能力。鉴赏美是在感受、理解美的基础上对美的鉴赏和评价。如果人们对美的事物或艺术品具有深刻的感受力,才能理解这种美对改造和推进生活的意义,进而对它进行正确评价。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鉴赏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低级。例如,有的

5、女生以为弱不禁风就是一种“林黛玉”似的美,又如有的男生以吊儿郎当就是一种潇洒风度。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审美观,它会对个人的健康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三、树立审美理想,培养美的创造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提高美感能力的落脚点,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呢?1•树立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既蕴含于人类的理想之中,又合乎美的特殊规律,是人们对美好境界的一种憧憬和追求,从而创造出一种完整、高尚的感性形象。美的创造实践活动表达了人类对审美理想的愿望和向往。理想一旦形成和确定,便指引着美的创造活动,力求在美的创造中加以实现。2•培

6、养学生对美的创造、构想、驾驭的能力。美的创造和主体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的创造中,感知、情感、想象、理性等心理素质,相互渗透,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情感因素是核心成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懂得形式美的规律,并运用形式规律及想象来创造美。如为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在考试形式内容上做出新的尝试,考学生自己创编的形体动作,形式不限,但内容及所选的伴奏音乐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学生们对这种新颖的考试内容非常感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并积极地去准备,在考试中他们充分发挥了特有的想象力,并大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完成动作,有的小组用椅子做道

7、具,做椅子操;有的男女生搭配,跳橡皮绳;有的用篮球来编动作,跳球操舞等。这些自编的动作虽显幼稚,但极有美的创造力,使老师不仅为他们的创造力感到惊叹,同时也受到很好的启迪。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们不仅发挥了美的创造力,还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能力,正可谓一箭双雕。责任编辑:曾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