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49614
大小:57.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浅析古代医家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古代医家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杨天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妇联150070)【摘要】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认为古代医家虽然没有确立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对应的病名/旦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为“心水”、“心痹”、“心胀”、“痰饮”“水气”等疾病范畴。慢性心衰为木虚标实之证,虚为脏腑阳气不足,实为痰饮、瘀血内阻。病位在心,并可累及它脏。故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大法,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根据病机灵活施用益气、活血、利水等治则,灵活选方用药。【关键词】古代医家心衰病因病机;【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031-02慢性心力衰竭(heartfail
2、ur巳HF,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渐进性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复杂的病理牛理综合征[1],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阶段。心衰患者牛活质量低,预后差,住院率及死亡风险高,己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如何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提高心衰早期预防诊疗水平,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牛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古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资料,但散见于历代典籍中。今笔者浅析古代医家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期对临床辨治心衰有所帮助。1对心衰病名的认识“心衰”一词,首见于晋?王叔和《脉经?卷三?脾胃第三》,其曰:“心衰则伏,肝微
3、则沉,故另脉伏而沉。”,但此“心衰”并不是现代医学所指“心衰”,其意是指心阳虚衰,阴寒内盛。宋朝赵佶下诏主编的《圣济总录?心脏门》云:“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健忘之木,木于心衰,血气衰少”,此“心衰”指的是健忘的病机,也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心衰”含义相去甚远。历代先贤始终没有将“心衰”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来进行辨证论治,其相类似病症多散见于历代医学著作中。《灵枢?胀论》H:“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逆调论》记载:“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腹大胫肿,喘咳身重”。《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附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素问?痹论
4、》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天年庆“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指岀:“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以上论述与左心衰竭时表现出肺循环淤血的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出的心动过速、疲乏无力、失眠头晕等症状特点相似。而《灵枢?水胀》说:“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吋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则与右心衰竭表现出的颈静脉充盈、腹胀、水肿相符合。综上所述,古代医家虽然没有
5、确立与现代医学相对应的病名,但考据历代医家文献记载结合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可将“心衰”归属为中医“心水”、“心痹”、“心胀”、“痰饮”“水气”等范畴进行研究。而1997年10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中,已经正式肯定了“心衰”的中医病名。2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心衰是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而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之源。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人们就认识到感受外邪、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及年老体衰等因素皆可导致心衰的发生。《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
6、,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所谓痹者,各以其吋,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素问?五脏生成篇》“匚、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风寒湿气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阻滞,营卫凝滞,脏腑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痹症,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则由浅入深,内舍于心而成心痹;思虑伤脾,脾主运化,脾虚则无以化生气血,心失所养,故邪气内舍于心。又《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苦,心气喘满”;“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苦味入心,味过于苦则伤心,心气受伤则心跳急促而心中烦闷。咸味入肾,过食咸则伤肾,肾主水,水邪盛则侮土,而肌肉缩短;水气凌心则心气抑郁,心脉
7、瘀阻。《素问?举痛论》指出:“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灵枢?天年》云:“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备急千金要方》云:“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渐退”,过度劳累则伤气,人年老体虚后,脏腑日衰,正气渐亏,亦能引起心阳(气)虚损,心阳不足,心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心脉不畅,日久渐成心衰。《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又《类证治裁?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