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

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

ID:31611212

大小:2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5

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_第1页
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_第2页
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_第3页
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选择题解答策略赖春葵2007年11月近几年来我省(福建省)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稳定在12道题,分值60分,占总分的40%。高考选择题注重多知识点小型综合,渗逶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利用基础知识考查能力,试题设计新颖巧妙、思路活。能否在选择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准、快、巧。准---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通常有此选项),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合理推算、谨防疏漏,确保准确。快---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高考中考生不适应能力型的考试,致

2、使"超时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大因素。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45分钟以内,每道选择题在0.5~6分钟内完成。巧---关键是方法合理、思维优化。用简便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否则一味求快、求巧则会造成快中出错、弄巧成拙。要知道数学题往往是“好算不好想,好想不好算”。一般地,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1)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法,即常规解法。(2)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结构和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图解法、特例法、筛选法、代入法等常用解法与技巧。(3)充分利用选

3、择支的暗示作用,作出合理判断并选择。解题手段不拘常规,切忌“小题大做”。经典回顾(所选例题均为福建省历年文科高考题)一、直接法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通过推理运算,得出结论,再对照选择项,从中选正确答案的方法叫直接法。【例1】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第4页共4页【解】∵不等式的解是x>或x<,选A。【例2】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A.15B.30C.31D.64【解】由,得a8=8,∴,∴a12=1+8×=15,选A。【例3】从6人中选出4人分别到巴黎、伦敦、悉尼、莫斯科四个城市游览,要

4、求每个城市有一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A.300种B.240种C.144种D.96种【解】分三种情况:情况一,不选甲、乙两个去游览:则有种选择方案,情况二:甲、乙中有一人去游览:有种选择方案;情况三:甲、乙两人都去游览,有种选择方案,综上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240,选B。【例4】已知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时,设则A.   B.   C.   D.【解】由已知可得由单调性可得D。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低档选择题可用此法迅速求解。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

5、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二、特例法用特殊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叫特例法。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例5】已知对任意实数,有,,且时,,,则时(  )A.,B.,第4页共4页C.,D.,【解】根据题意,以下特殊图形符合条件,故选B。当正确的选择对象,在题设普遍条件下都成立的情况下,用特殊值(取得愈简单愈好)进行探求,从而清晰、快捷地得到正确的答案,即通过对特殊情况的研究来判断一般规律,是解答本类选择题的最佳策略。三、筛选法从题设条件出

6、发,运用定理、性质、公式推演,根据"四选一"的指令,逐步剔除干扰项,从而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叫筛选法或排除法。【例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B.C.的最小值为2D.当无最大值【解】(A)中lgx不满足大于零,(C)中的最小值为2的x值取不到,(D)当x=2时有最大值,选B。筛选法适应于定性型或不易直接求解的选择题。当题目中的条件多于一个时,先根据某些条件在选择支中找出明显与之矛盾的,予以否定,再根据另一些条件在缩小的选择支的范围那找出矛盾,这样逐步筛选,直到得出正确的选择。它与特例法、图解法等结合使用是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四、代入

7、法将各个选择项逐一代入题设进行检验,从而获得正确判断的方法叫代入法,又称为验证法,即将各选择支分别作为条件,去验证命题,能使命题成立的选择支就是应选的答案。【例7】函数的图象(  )A.关于点对称B.关于直线对称C.关于点对称D.关于直线对称第4页共4页【解】,故选A。代入法适应于题设复杂,结论简单的选择题。若能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则能较大提高解题速度。五、图解法据题设条件作出所研究问题的曲线或有关图形,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叫图解法或数形结合法。【例8】已知定点A、B且

8、AB

9、=4,动点P满足

10、PA

11、-

12、PB

13、=3

14、,则

15、PA

16、的最小值是()A.B.C.D.5【解】点P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

17、PA

18、的最小值为1.5+2=3.5,选C。ABP数形结合,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迅速作正确的判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例9】函数的图象如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