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ID:31409981

大小:53.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_第1页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_第2页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B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Cobb角纠正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VAS评分、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术后Cobb角纠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2、、术后引流量和术后3、6个月VAS评分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1.2纳入及排除标准(1)胸腰段脊柱骨折(T11〜L2);(2)骨折前无胸腰椎疾病史;(3)单节段脊柱骨折;(4)Denis骨折分类为单纯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CT或MRI示椎管占位小于1/3;(5)临床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排除标准:(1)资料不齐全,不能完成随访者;(2)术中需行椎板开窗减压、椎管内骨块占位者;(3)严重骨质疏松者。1.3手术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全身麻醉。A组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位,悬空腹部,C臂机透视定位骨折节段,以骨折平面为中心取后正中纵行切口入路,切开5〜12cm,平

3、均8.1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达胸腰筋膜,自腰背筋膜表面潜行分离至正中切口旁开约1.5〜2cm,寻找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切开胸腰筋膜,沿多裂肌与最长肌钝性分离,显露关节突和横突,电凝剥离小关节突的外侧部分,采用人字靖定位法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安置预弯棒,撑开复位,冲洗术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B组采用后正中切口,切开10〜20cm,平均14.6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腰背筋膜后,在棘突两侧骨膜下剥离椎旁肌直达椎板、小关节突、横突后侧,牵开两侧椎旁肌显露椎弓根钉进钉点,余步骤基本同A组。1.4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d,48〜72h拔出引流管,复查胸腰段脊柱正侧位X线片,

4、术后9〜10d拆线。卧床6周,床上鼓励患者功能锻炼,6周后戴腰围或支具下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1.5观察指标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Cobb角纠正率。1.6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oA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3、6个月VAS评分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骨折伴有神经压迫症状;骨折块突入椎管,造成椎管狭窄;相邻椎间隙损伤;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对于胸腰椎骨

5、折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适应证,目前普遍认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无法进行椎板减压,不适用于需椎板减压的胸腰椎骨折。主要集中在治疗后柱结构无破坏、不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但Hoh等[4]采用从浅层多裂肌起点上分离多裂肌肌束,从而单侧显露椎板,进行椎板减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椎旁肌间隙入路同样可用于需行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