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窗》之同课异构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

ID:3139328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_第1页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_第2页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_第3页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_第4页
资源描述: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比较《窗》之同课异构  前日,听了付老师和刘老师的同课异构课,获益匪浅。两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执教了泰格特的《窗》,其教材的挖掘、课堂的引导让人叹服,而其设计的重心、对教材思想指向的理解却各有偏重。  付老师在【文本感知】环节中,要求学生从靠近窗口或远离窗口的病人(以下称远窗或近窗病人)的角度,简述内容。其后引导:“为什么从两个角度叙述会有难易不同?因为作者写作的视角更多关注于远窗病人,因此,复述故事时要选好视角。”  作者写作关注的视角是什么?我们来看文中的一处虚写: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

2、金盏草。……  这样的美景是作者借助近窗病人之口传达给我们的,也可以说是作者美好内心的外显。一个对生活没有热爱,心中无美的人是编织不出这样的场景的。编者将此文选入教材,想必也认为其暗合“以文化人”的精妙。显而易见,作者泰格特不会将写作的视角关注在远窗病人身上,对其描述也只是为了对比、凸显近窗病人。  4我们复述故事时要选择怎样的视角?便于复述、易于理清文章脉络、可清晰概括故事梗概的视角当然是我们需要选择的,但却不一定是最佳的视角。复述故事内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理解中心、把握情感。复述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有能达成目的的手段,无论难易,才是最佳手段。《窗》一文借助复述应该将学生的思

3、想引向关注于近窗病人,还是远窗病人?付老师从复述的难易角度引导学生从远窗病人的角度入手,笔者建议当从近窗病人下笔,方能更好地体会其心理,把握其形象,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在【课堂探讨】中,付老师在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梳理概括远窗病人的内心变化过程环节耗时稍多。其间,付老师追问学生远窗病人内心变化的依据在哪里?并亲力范读关键性词句,领着学生体会远窗病人的内心一步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付老师的关注点在于分析体会远窗病人的心理,着重展现其心灵之丑、体悟的是人性的恶念如何滋生、如何步步蚕食良知、乃至最终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见死不救的卑劣。  笔者认为,人性中的阴暗,授课中只应点到为止,不必深思之

4、;细掂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向上向善思想的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孔子家语》以芝兰之室、鲍鱼之肆警戒君子慎其所处,笔者认为,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要慎其所教呢?  再看刘老师的一处教学片段:  师:从两位病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远窗病人是一个自私、心灵丑陋的的人。  师:我们用一个字来归纳。  生:恶。  师:我请同学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到近窗病人身上。4  生:近窗病人是善良的人。  生:乐观,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生:他不仅鼓舞自己,还鼓舞着病友。  师:我们也用一个字来归纳

5、。  生:善。  师:是的,而且这种善应当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求回报的。我们每个人也当有一颗善心,一种纯粹、纯洁、纯净的善。  师:面对人性的两面,我们当如何抉择?  生:做一个好人。  生:对别人拥有善意。  师:假如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扶不扶?  生:(七嘴八舌)扶。  师:请不愿意扶的同学站起来。  几生起立。  师:你们为什么不扶?  生:我担心扶的不对,会影响这位奶奶。  师:你是认为没学过急救,万一搀扶不当,反而不利于这位老奶奶。凡和这位同学观点一致的,请坐。  一生仍站着。  师:你为什么不扶?  生:我担心被别人讹诈。  师:你很谨慎,下面有听课老师,你听取一下他们意

6、见。4  生拿话筒下位咨询。  听课老师:我认为应该立即去扶,人性中的善不应被泯灭,对吗,孩子?  师:老师作一假设,假如摔倒的人是你的奶奶,你希不希望别人扶?为什么我们可以扶起自己的奶奶却不能扶助别人的奶奶?  生思索,然后点头:老师,我以后遇到摔倒的奶奶一定扶。  听到这里,笔者不禁为之拍案叫好。笔者认为,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导引,不正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要求的吗?这样的教学,既符合泰格特写作此文的本意,又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向善的人文导向。生活中的一些热门话题,我们可以引来作为文本的外延,借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德行善。  固然,我们不

7、能以点带面,用一处设计来评判两位老师授课的优劣,然而,往往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的情感教育,则需我们教师对学生小心谨慎地引领。  朱庆国,教师,现居江苏邳州。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