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8183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活跃语文课堂氛围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跃语文课堂氛围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强调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和人文观念的更新而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多元化和个性的差异,追求课程的开放性,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因而,新的语文课堂更注重活跃课堂的氛围,营造和谐的人文教学环境。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活跃”的课堂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一、活跃课堂,不忘“主导”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促
2、进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这一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体体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是值得提倡、赏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教师误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较多地采用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步入形式主义误区。例如,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教师在未及时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的情况下,就急于进入讨论合作,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活动;有的教师很肤浅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5的理念,致使学生在课堂上虚假地或流于形式地自主、合作、探究,最终使语文课堂表
3、面上热闹异常,实际上却空洞无物。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同时,不忘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学生全方位地投入思考、实践;教师激励学生勇于选择、创造、超越,学生合理重塑自主、激发思维、开拓创新。课堂上让学生、师生融为一体,做到“读、问、赛、演、辩”等多方位进行,课堂气氛就能自主活跃起来;有倾听欣赏,有入情表演,有自主交流,有游戏娱乐等,学生就会如沐春风。在这样的氛围中,课堂自然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跃课堂,不忘“根基”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特别注重人文因素的挖掘。课程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而,
4、很多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过时落伍。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为了避免“冷场”,挖空心思,花样百出。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掌声笑声是有了,学生状态是兴奋了,听课者情绪是轻松了,但是仔细回味一下,我们的学生读了几遍书?向课堂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哪些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活泼有余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夯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无非是镜花水月。活跃的课堂,断然不可忽视每个学生究竟想到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到些什么,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
5、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这指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是其基本特点。素质教育和夯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是紧密相关的。没有了夯实的语文知识基础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虚幻之像。《新课程标准》在谈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也提到了要积累丰富的语言,在课程总目标中也再次提到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强调了语文知识基础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作秀。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少花俏、多实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绝不是以削弱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为代价的,应该是抓好语文知识基础的传授和基本能力
6、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结合,把提升创新思维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等基础训练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三、活跃思维,不忘“文本” “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在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能够积极围绕语文教材,在文本中挖掘文章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活跃学生思维,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放飞思想,提炼品质,铸炼灵魂。 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听说读写,是对其内在本质的挖掘和创新,而这些因素是渗透融合在语文教材优美的文章之中的,无不闪现着中华民族优秀
7、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光芒,而不是流于听说读写形式的花样翻新。学生有时对文本教材“沉静”的思考比“活跃”的氛围更重要。只有在对教材文本的“形动”到“心动”到“行动”,才能收到教学的实效。否则,课堂氛围尽管“活跃”5,教学形式尽管变化多端,可就是听不到琅琅的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精彩文段的独到见解。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远离文本,本末倒置的,无异于是一节节枯燥乏味的“活动课”“政治课”“综合课”。见问题就讨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