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928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让语文课堂充盈教师的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语文课堂充盈教师的智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还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难怪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语文课要上成读书课!”《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里面的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这篇文章学生一读就懂,只是有些深奥的道理、语言内蕴含的情感学生不能够深刻领会。教学这类课文就全在于教师的引导得法,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去品味、去感悟,去交流,使每一位学生读出自己的
2、感受。教无定法,学也各有不同,只要我们善于钻研教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就会成功地上好语文课。 一、运用独特的板块型设计,使教学走向智慧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文本就等于是语文教学内容,教师总爱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地进行流程教学。其实,语文文本并不完全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蕴涵在语文文本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选择、整合并精心设计。如,《月光启蒙》这课的教学,可围绕“月光启蒙”4这个核心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形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联系生活,品味歌谣魅力;第二板块:感悟月光、母亲、
3、启蒙;第三板块:表达怀念之情。这样的教学设计突破了线性思路,凸显了教学重点,也拓宽了教学时空,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线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老师的智慧和思想,看出教师对教材思想和学生实际的深入研究。 教师的智慧还应体现在对教材的重组上。对课文中“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一段话的理解上,在学生多层次地与文本、生生、师生交流后,教者将这段话以小诗的形式陈列,并重复文中“感谢你,母亲,你是我的启蒙老师”一句,让学生吟诵。新颖的形式构建了诗意的语文课堂。 美的文、美的情、美的语,加上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
4、造了生动迷人的教学场景氛围。学生一边读着、思着、说着、听着,对文本的理解、对母爱的伟大也逐步深入着,情感的波澜一层层起伏着,他们的内心已完完全全地被文中神圣的母爱充盈,因此,他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朗读一个比一个感人,课堂弥漫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融洽气息。我感觉这种学习真是一种享受,同时也体验到了作为智慧型语文教师的一种幸福。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多元对话,体现学生主体性 倡导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一再强调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努力激发和不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以学生的读代替老师的讲解,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读促进学
5、生的思维,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同时,尽可能地开放课堂,放手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情。4 例如,教师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民歌民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你能读懂些什么?开放阅读形式,学生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教师再鼓励学生把喜欢的歌谣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得到了尊重,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我探究,加强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体验到成功
6、的快乐,闪烁出迷人的个性光彩!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凸显着创造智慧和动态生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所唤醒与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精神、智慧和谐的色彩。 三、深层次的拓展性阅读,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理解后,教者适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现了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而且满头白发,满脸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皱纹的形象,并作了一段煽情的旁白:当年,母
7、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而现在,母亲却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看她时,她坐在藤椅上,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甚至再也不知道我是谁。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这时,课堂上异常安静,可学生的内心却很不平静,有的同学甚至潸然泪下。显然,学生已经被深深地感染。接着,我请学生以“我想对妈妈说……”进行小练笔,身临其境抒发心中的真切感受。教学中母爱主题教育的情感目标的达成便水到渠成。4 由生活步入教材,再由教材迈向生活,学生实现了智慧的提升,情感的跨越。教材只是个例子
8、,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力、情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尝试进行童谣的创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