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

ID:30275238

大小:75.1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8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_第1页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_第2页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_第3页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_第4页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详细摘要自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得到了惊人的增长。这是毫无疑义的。确切地说,中国是采用了什么机制才得以这么快地发展?在这个问题上还有更多的讨论空间。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致的观点--或是有着最大的吸引力的观点--是中国是通过依靠独特的、特定背景的(context-specific)地方制度创新,如乡镇企业(townshipandvillageenterprises,简称TVEs)为地方政府所有,地方分权和有选择的金融控制来实现增长的。传统的增长机制,例如私人所有制、产权保障、金融自由化以及政治制度改革,不是中国增长故事的中

2、心要素。(相关链接:好争辩的中国人黄亚生2010-4-17)  大多数有关中国改革的经济研究都围绕着下面的这个问题:考虑到中国经济中明显的无效率,我们如何解释其增长?通常是由形式数学模型(formal,mathematicalmodels)所支撑的答案是,表面上无效率的政策、实践和制度(例如乡镇企业的公有制和金融控制)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中发挥着潜在的有效率的功能(functions)。这种分析路径是典型的推论性的--这些显著无效率的形式的有效率的功能是从中国极为出色的经济成就中推断出来的。  这本书采取一种不同的且基于事实的分析路径。它以下面一系列

3、问题为开端:乡镇企业真的是归公众所有吗?中国是先于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最初的经济起飞而进行金融改革的,还是与之同步进行金融改革的?这项研究基于对政策、官僚和银行文件的详细档案考察和几波对家庭以及私营公司的调查。这些定性和定量数据涵盖1979年到2006年的这段时期。这本书确实很翔实--我已经查阅了由中国中央银行、所有的主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机构的行长们发布的,成千上万页的买卖契约书、指令、业务指南以及人事评价规则。【xiii】这些文件被包含在一部22册的银行资料汇编中,虽然在哈佛大学和香港都可以得到,但它们从未被西方学者查阅过。我也去

4、过农业部建立的乡镇企业原始数据库。农业部负责收集有关乡镇企业的数据,并且其数据比《中国统计年鉴》(ChinaStatisticalYearbooks)中可得的乡镇企业数据有着更精细的对所有权的分析(breakdowns)。基于研究的这个主干,下面是主要的发现:  o很明显(Explicitly),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在非农业部门中的私人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有力、快速地发展。  o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是在农村地区,金融改革成就巨大,并且在八十年代中国的银行业系统向私营部门借贷了数量高得惊人的贷款。  o传统的产

5、权保障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对所有者--持有财产的人--的保护在经济改革之初大大增加。  o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强烈地、有意地且自觉地确保政策可信性和可预测性。  o尽管政治体制缺乏同善治(goodgovernance)联系起来的正规制度的约束,政治体制在改革早期变得趋向于自由(directionallyliberal)。  这本书澄清下列看法/问题并提供新的信息和说明性的数据:  o中国人对乡镇企业的定义指的是它们建立和注册的位置(locations)(即位于农村地区的商业(business)),而不是指它们的

6、所有权;另一方面,西方的研究者们已经用他们的所有权概念(ownershipstatus)来理解乡镇企业。  o认知上的差距是巨大的:早在1985年,在1,200万个被归为乡镇企业的商业机构中,有1,000万个是完全(completely)且明显(manifestly)私有的。  o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之间,在乡镇企业领域几乎每个单一的纯粹的(net)的参与者都是私营的乡镇企业;因此不但静态的乡镇企业现象本质上是私有的,动态的也是如此。  o当时私营的乡镇企业在中国最贫困和最农业化的省份最有活力(并且私营乡镇企业的这种特征既解释了传统

7、报告中对它们规模的保守性报告又解释了农村私营企业家与扶贫间的关系)。【xiv】  o本书中有着关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乡镇集体企业私有化和在贫困省份乡镇集体企业大规模私有化的报告。  o农村金融改革--向私营部门提供贷款和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进入金融服务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到了中央银行行长和主要商业银行行长们的支持。  o中国的改革在本质上具有强烈的实验性而非依赖一个蓝图性的路径,但实验的结果是私人所有权的形成和金融自由化。  一个好的对中国增长经历的解释应该既能够说明它众所周知的成就又能够说明其同样广为人知的失败(例如一个薄弱的金融部门

8、,上升的收入差距,对私营部门发展的管制,等等。)我们对中国故事的理解的关键是,中国逆转了很多其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的,非常富有成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