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kai1基因与妇科肿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尹义存.水飞蓟宾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敏感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报,2000;20(4)∶231~2334 于丽萍.单剂卷柏对FFR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中成药,2001;23(4)∶291~2925 刘永玉.实验性NID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0;7(4)∶422~4246 鲁瑾.黄芪预防肿瘤坏死因子-a所致胰岛素抵抗.中国中医结合杂志,1999;19(7)∶420~4227陆灏.三黄煎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辽宁中医药杂志,2000;27(6)∶2818 王凌.参地降糖颗粒对高果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医杂志,2001;42(11)∶686~
2、6889 熊曼琪.加味桃核承气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7(3)∶165~16810杨化冰.复方降糖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清TNF-a、PAI-作用的研究.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2)∶9~1011 黄平.养阴降糖片治疗糖尿病大鼠黏滞血症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49~35112 孟毅.降糖安脉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8;13(4)∶1913 王作成.糖尿停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天津中医,1998;15(3)∶128~13014 朱章志.三黄降糖
3、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0)∶590~59315 黄琦.麦冬多糖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2)∶81~8216 于健.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27~72917 杨雨田.辨证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山西中医,2002;18(1)∶9~10KAI1基因与妇科肿瘤蒋 静,唐良萏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南充 637000;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重庆 400016)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恶性肿瘤
4、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系列有序事件的复杂、动态、连续的过程,整个过程受多种肿瘤转移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调控。粘附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首要步骤,具有重要作用。KAI1基因是定位于染色体11p11.2的转移抑制基因,主要参与调节细胞间的粘附,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使肿瘤细胞不易脱离原发灶而抑制转移,同时对肿瘤细胞的迁移和在转移部位的增殖有抑制作用。KAI1蛋白正常表达在多种肿瘤的转移中有抑制作用。现就KAI1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1 KAI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1 KAI1基因的结构 KAI1基因由Dong等[1]从转移受抑制的前列
5、腺癌杂合细胞AT6.1-1克隆出来的转移抑制基因。该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1p11.2上,长约80kb,含8kb的5’区,10个外显子,9个内含子和8kb的3’区。外显子大小由73bp(外显子4)到大于750bp(外显子10)不等。KAI1的编码区始于外显子3的第25个碱基,延伸到外显子10的第75个碱基。最大外显子为外显子10,其大部分构成了KAI1cDNA的3’端非编码区。最大内含子为内含子1,长约29kb;最小的是内含子5,长约0.2kb。3’端内含子通常较5’端内含子小。极大的内含子1和5’´端非编码外显子的存在表明KAI1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较为复杂。 KAI1基
6、因5’启动子区长735bp,富含G-C,无TATA或CCAAT盒,含9个转录因子SP1的结合位点和5个AP2的结合位点。AP2特异调控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而KAI1基因中富含AP2的结合位点说明KAI1蛋白主要表达在上皮而非基质细胞。Gao等[2]研究发现,KAI1最小启动子大小为0.5kb起正调控作用。分两个区域,第一区域从5’端197bp到转录起始位点,第二区域包括外显子1和一部分内含子1(+1~+315bp)。其上游区(-735~-197bp)存在起负调控作用的第二调控元件。研究发现5’端还存在第三调控元件(-922~-846bp),编码增强子。以上结构是KAI1基因特殊表达
7、调节的重要分子基础。1.2 KAI1表达产物的结构和功能 KAI1cDNA长2.4kb,编码含2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9.6kD,与已发现的CD82结构相同,属于4次跨膜超家族(TM4SF),该蛋白具有4个高度保守的疏水性跨膜结构域和一个细胞外亲水性结构域,在胞外结构域上有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KAI1可能与其他TM4SF成员如整合素和钙粘素及其他细胞表面分子传递细胞间识别信号,后者在细胞粘附、侵袭、运动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尽管TM4S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