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子楚簠小考.doc

封子楚簠小考.doc

ID:29014302

大小:7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6

封子楚簠小考.doc_第1页
封子楚簠小考.doc_第2页
封子楚簠小考.doc_第3页
封子楚簠小考.doc_第4页
封子楚簠小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封子楚簠小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封子楚簠小考(首發)謝雨田封子楚簠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高19釐米、口長29.4釐米、口寬21.7釐米。直口,折壁,斜腹平底,四邊均留有扁桃形缺口,蓋口沿下有六個獸首狀卡扣,通體飾蟠螭紋(參下文所引《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封子楚簠蓋、器同銘,行款稍有不同,共8行65字(含合文2)。該簠蓋銘拓本曾在互聯網上公佈http://www.microfotos.com/?p=home_imgv2&picid=2565720。,但質量不佳。新近出版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下文簡稱《集粹》)一書既公佈了封子楚簠的器形照片,也公佈了蓋、器銘文照片及拓本,而

2、且還對簠銘作了比較準確的釋文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安徽美術出版社,2015年6月,第302-306頁。,甚便研究。下面我們準備在《集粹》的基礎上,簡單談談我們關於該銘文的一点釋讀意見。爲了討論的方便,我們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寫出簠銘的釋文:隹(唯)正月初吉丁亥,(封)子楚奠(鄭)武公之孫,楚王之士,(擇)其吉金,自乍(作)飤(簠)。用會沇兒鎛(《集成》00203)“龢(會)百姓”之“(會)”用法與之相同。嘉賓、大夫及我朋金文中一般隸作“倗”的字,本文皆徑作“朋”。參看黃文傑:《說朋》,《古文字研究》第22輯,中華書局,2000

3、年7月,第278-282頁。(友)虩弔(叔)。楚剌之元子,受命于天,萬枼(世)朋(不)改,其(眉)(壽)無諆(期),子=(子子)孫=(孫孫),永保用之。一、子楚奠(鄭)武公之孫,楚王之士“子楚”前一字,蓋、器分別作“”、“”,從土從丰,《集粹》釋作“封”,可從,金文中此字形亦見於魯少司寇封孫宅盤(《集成》10154、《銘圖》14499)。“封”當是國族名。金文中男子稱謂“某子某”之“子”,既可以是爵稱,也可以是尊美之稱參看黃錫全:《楚器銘文中“楚子某”之稱謂問題辯證——兼述古文字中有關楚君及其子孫與楚貴族的稱謂》,《江漢考古》1986年第4期第75-82頁。李守奎:《楚

4、大師慎編鐘與楚大師鄧子慎編鎛補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五輯),中西書局,2014年,第21-27頁。。“封子楚”之“子”,我們認爲是爵稱(參看下文)。“楚”,器主私名。“封子楚鄭武公之孫,楚王之士”,其中“鄭武公之孫,楚王之士”是名詞短語作謂語,這一句是交代封子楚的身份,講述他是鄭武公之後,而仕於楚。結合器形與字體考慮,此簠時代應屬春秋晚期,因此銘文的“孫”應当是指裔孫,此種情形金文中多見。從封子楚是鄭武公的後裔來看,可以推知曾有一個姬姓封氏或封國存在。上引封孫宅盤之“封孫宅”,其格式猶如“曾孫定”(曾孫定鼎,《銘圖》01657

5、)、“發孫宋”(發孫宋鼎,《銘圖》01658),“封孫宅”之“封”也可能屬姬姓,封孫宅是封氏或封國之人而仕於魯者。二、楚之元子器銘“子”字,《集粹》釋文筆誤作“士”。,受命于天,萬枼(世)朋改“之元子”前一字,《集粹》釋作“爲”。此字蓋銘作“”,比較“”、“/”(鄭莊公之孫鼎,《銘圖》02409),可知它們顯然是一字,即“”字左邊所從,它與“”可通用《說文》認爲“剌”字从“束”,不少研究者已經指出此說有誤。于省吾先生認爲“剌”左旁與甲骨文中的“?”爲一字(于省吾:《釋?》,《雙劍誃殷契駢枝》,藝文印書館,1975年,第23-30頁)。裘錫圭先生進一步認爲“?”是“?”的

6、初文(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第170頁。又收入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第1卷甲骨文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6頁)。。此字器銘拓本作“”,照片作“”,右邊明顯從“刀”,此形即“”字。“楚剌之元子”亦是交代身世,表示器主“楚”是“剌”的兒子。“受命于天”即“受天命”。西周金文中多次出現“受大命”一語及其變式,如何尊(《集成》06014)“肆文王受茲大命”,大盂鼎(《集成》02837)“丕顯文王,受天有大命”,乖伯簋(《集成》04331)“朕丕顯祖文武,膺受大命”,毛公鼎(《集成》02841)“丕顯文武,皇天引

7、厭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卌三年逨鼎(《銘圖》02504)、師克盨(《集成》04467)“丕顯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師訇簋(《集成》04342)“丕顯文武,膺受天命”等,其中的“受大命”即指受天命,受大命的人物僅限於周文王、周武王兩位。西周晚期的畢伯克鼎(《銘圖》02273,《文物》2010年6期17頁圖35.2)有銘作“畢伯克肈作朕丕顯皇祖受命畢公肆彝”,其中“受命”作“畢公”的定語,張天恩先生認爲畢公即畢公高,因爲畢公高是畢氏始祖,受封於武王,又曾有過“顧命”、“畢命”等經歷,故在其名號前冠以“受命”二字。“受命”和“受大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