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

ID:37416653

大小:1.7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3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_第1页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_第2页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_第3页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_第4页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伯克父甘娄簠铭文小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925曾伯克父甘婁簠銘文小考(首發)謝明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新近出版的《銘圖續》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0518、0519)著錄了兩件曾伯克父簠,據該書備注,同坑出土有鼎、鬲、簋、盨、簠、鋪、盤、盉等同一人所作之器數十件《銘圖續》第3冊第281-286頁。,《銘圖續》除了著錄其中的兩件簠銘外,還著錄了同人所作的一件鼎銘(《銘圖續》0223)、一件簋

2、銘(《銘圖續》0445)、三件盨銘(《銘圖續》0467、0474、0475),並認爲他們的時代爲春秋早期。本文我們準備在《銘圖續》的基礎上,簡單談談我們關於兩件曾伯克父簠銘文的一些補充意見。爲了討論的方便,下面我們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寫出它們的釋文(釋文依甲、乙兩器蓋銘):隹(唯)曾白(伯)克父甘(婁),迺用吉搴、(䧿)(錯?)、(扶)()、攸(鋚)金,用自乍(作)旅祜(),用征用行,(走)追(四)方,用用爵()(),用盛黍、稷、(稻)、(粱),用卿(饗)百君子、辟王,白(伯)克父(其)收稿日期:2016年10月03日發佈日期:2016年10月07日頁碼:17/1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

3、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925(眉)(壽)無彊(疆)。采(宰)夫無若,(雍)人孔㚖(懌)。用亯(享)于我皇考,子孫永寶,易(錫)害(匄)(眉)(壽),曾邦氏(是)保。1.迺用吉搴、、、攸金,用自乍(作)旅祜()這一句可與兩件曾仲大父簋銘文中的一句以及伯克父鼎(《銘圖續》0223)銘文中的一句對讀(詳下)。1972年湖北隨縣均川區熊家老灣出土了2件曾仲大父簋,其中1件現藏湖北省博物館(即《集成》04203),一件現藏襄樊市博物館(即《集成》04204),它們銘文中有一句作“曾仲大父廼用吉攸(鋚)AB金,用自

4、乍(作)寶(簋)”,其中A、B作如下之形:A1:《集成》04203A2:《集成》04204蓋A3:《集成》04204器B1:《集成》04203B2:《集成》04204蓋B3:()《集成》04204器AB,《銘文選》釋作“”2字,以“曾仲大父迺用吉攸金”爲一句,解釋說:“‘迺用吉金’常見於銘文,此銘在‘吉’與收稿日期:2016年10月03日發佈日期:2016年10月07日頁碼:17/1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925‘金’之間增‘攸’三字,當是此吉金的專名馬承源等:《商周青銅器

5、銘文選》第3冊,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30頁。。”黃錫全先生認爲:曾仲大夫簋第三行的的頭三字,過去多缺釋,應是金屬名。第一字可隸定爲。其下的、則是“乃”字。第三字左旁從隹,右旁似,疑爲或,其義待考。與甲骨文(人名)可能是一字,从밍(古堆字),从又或攴。或究意相當於後世何字,也需深究。“乃”疑假爲䥸或鈮、鑷之類的金屬器名。“吉攸”與曾伯陭壺“吉金鋚”類同。“吉攸乃金”,均是金屬原料名,以爲鑄器之用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第81頁。。《集成引得》釋作“()乃(醻)”3字,並以它與之後的“金”字作一句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

6、年,第77頁。,《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第3冊),中華書局,2007年,第2400-2402頁。、《銘圖》(05228、05229)等與之相同。《集成釋文》釋作“乃”3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3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32-333頁。。《古文字譜系疏證》認爲“”疑古“搥”字,曾仲大夫簋此字讀法未詳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第3冊,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第2970頁。。《新金文編》把A置於附錄二0616號,把B置於附錄一0235號董蓮池:《新金文編》下冊,作家出版社,2011年,附錄二第

7、109頁、附錄一第108頁。。馮時先生把B釋作“乃”,讀“”爲“鑄”,認爲“鑄金”意乃鎔金成物,簋銘所述乃毀舊器而鑄新器,遂言用吉金以鑄金,重爲新簋。“乃”是指示代名詞,訓此。又在將柞伯簋“”釋爲“叉”的基礎上,把簋“”改釋爲“”,讀爲“叉”收稿日期:2016年10月03日發佈日期:2016年10月07日頁碼:17/17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