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散与泻黄散

清胃散与泻黄散

ID:2877361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4

清胃散与泻黄散_第1页
清胃散与泻黄散_第2页
清胃散与泻黄散_第3页
清胃散与泻黄散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胃散与泻黄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方名:清胃散(泻火之剂)总结:胃火牙痛编号:013组成:升麻、生地黄、当归、川黄连、牡丹皮、石膏。归经:此足阳明药也。现代应用: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痤疮等属胃火血热,循经上攻着。方义:1.黄连:泻心火,亦泻脾火,脾为心子,而与胃相表里。2.当归:和血,生地、丹皮:凉血,以养阴而退阳。3.石膏:泻阳明之大热。4.升麻:不仅清胃火、解热毒,而且升阳散火,寓“火郁发之”之意。方歌: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泄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趣记:生母当皇帝用药禁忌1.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则清胃之功更有力,为口腔科

2、选用的处方。2.若属风火等牙痛,宜加防风、薄荷以疏风.风寒牙痛忌用。2临床应用编辑1.牙周炎:应用本方:黄连10g,丹皮20g,生地20g,当归20g,升麻15g。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服。每6剂为1疗效,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服药期间停服其它药物。所治牙周炎49例中,男10例,女3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一般发病年龄为25-3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一般6个月至3年。实验室检查:牙龈沟分泌物细菌培养,24小时有45例卡他性球菌生长及甲型链球菌生长。牙龈红肿消失,口臭、口腔溢脓出血消失,全身症状消失为痊愈,共19例,

3、占38.77%;牙龄红肿消失,口臭溢脓出血消失,全身主要症状减轻为显效,共22例,占44.9%;牙龈红肿消失,口臭、口腔出血减轻,全身主要症状减轻为好转,共5例,占1.2%;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为无效,共3例,占6.14%。总有效率93.86%。2.痤疮:应用本方加味:当归20g,生地25g,丹皮20g,升麻15g,黄连5g,黄芩20g,连翘20g,蒲公英20g,白芷15g,知母15g,石膏25g,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配合外用药(大黄25g,明矾20g,杏仁15g,甘草10g,连翘20g)水煎液外敷,1日3次,每次30分钟,均

4、每两周为1疗程。治疗寻常痤疮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4-30岁,20-25岁发病率占70%;病程1-12个月15例,1-5年30例,5年以上者5例。皮损大多分布在前额、两颊及长胡须处,其它部位如前胸后背、臀部少见。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结果:一般用药3-9日开始有效,大部分病例在用药1个疗程后显效或痊愈。50例中痊愈39例(3周内皮损全部消退,部分皮损留有色素沉着斑,停药1个月无新的皮损出现),占78%;显效8例(3周内皮疹消退80%以上,停药1个月无新的皮损出现),占16%;有效2例(3周内皮损消退50%左右,停药2周又有新的皮

5、损出现),占40%;无效1例(3周内皮损消退不到40%,并有新的皮损出现),占20%;总有效率为98%。3药理作用编辑1.抑菌清胃散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脏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明显。2.免疫清胃散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5%清胃散药液给小鼠灌胃0.5ml/只,每日1次,连续3日,可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地提高,提示清胃散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直接对细菌的抑制,而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3.抗炎(1)抑制组织炎症及肉芽肿形成;大鼠腹腔注射5%清胃散药液10ml/kg,每日2次,连续3日,对蛋

6、清致炎的大鼠足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形成大鼠肉芽肿,每日1次给大鼠腹腔注射5%清胃散药液10ml/kg,连续7日,对肉芽肿抑制作用显著。4.急性毒性试验取体重18-20g小鼠10只,灌服100%清胃散煎剂0.4ml/只,观察3日未发现死亡,约为人的每公斤体重用药量的150倍以上。4类似方剂编辑方剂一清胃散1【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组成】生地.丹皮黄连当归升麻石膏(煅)【用法】用灯心为引,水煎服。【功用】清胃泻火。【主治】小儿热蓄于胃,牙根肿如水泡,胀痛难忍,名曰重龈。方剂二处方:生地黄当归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黄连1.8克

7、(如质次,更加O.6克。夏月倍之)升麻3克。功能主治:清胃凉血。治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出血;或唇口腮颊肿痛,口气臭热,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现用于三叉神经痛、口腔炎、牙周炎属于胃火上炎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冷服。备注: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以清胃中积热;生地、丹皮滋阴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兼为阳明引经之药。五药配合,共奏清胃凉血之功。摘录:《脾胃论》卷下方剂三【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组成】

8、人中白9克青黛4.5克白芷4.5克杭芍4.5克生石膏6克冰片3克牛黄1.5克麝香0.3克【用法】共为极细末,上患处。【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方剂四【组成】酒炒黄连、生地、当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