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

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

ID:24225198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_第1页
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_第2页
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口疮患者40例,予泻黄散加减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关键词小儿口疮;泻黄散;疗效小儿口疮是儿科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两颊、牙龈及苫上舌边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则满口溃烂,疼痛流涎,饮食困难,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数。此病采用西医治疗疗效差,病程长,容易反复,患儿较痛苦。近年来,我们采用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

2、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收治小儿口疮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1〜9d。均符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2月丨版《中医儿科学》关于风热乘脾型口疮的诊断标准。症见:以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为主,甚则满口溃烂、疼痛流涎、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伴发热,舌红,苔薄黄。治疗方法:泻黄散加减。具体用药:蕾香15g,梔子6g,石膏15g,防风15g,黄岑10g,连翘10g,淡竹叶10g,甘草6g。用法:1剂/d,水煎取汁150mL。,50mL/次,3次/d。待治疗7d后,观察记录结果,最

3、后进行统计分析。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口腔溃疡面愈合,全身症状消失;②好转:口腔溃疡面有所减少,全身症状减轻;③无效:口腔溃疡面无明显变化。结果治愈26例(65%),好转12例(30%),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讨论口疮属于儿科常见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多见,预后可。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幼可释迷?口病原由证治》日:“小儿口内白烂于舌上,口外糜溃于唇弦,疮少而大,不甚痛,常流清水,此脾胃虚热而上蒸,内已先发而后形于外也”。由此可见口疮多脾胃积热,循经上炎,而外发于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

4、病论》载:“风毒湿热,遂其虚处所著,搏于血气,则生疮疡”。指出口疮与感受风毒湿热之邪有关。综上所述,此病系风热邪毒内蕴脾胃上熏口舌而发。故治予疏风清热,泻脾胃伏火。方中石膏辛寒以治其热,栀子苦寒以泻其火,共成清上澈下之功。因脾胃伏火与胃中实火不同,仅用清降,难解脾胃伏火积热,故方中重川防风,取其升散脾中伏火,取“火郁发之”之理;更与石膏、栀子同用,清降升散并进,使能清降不伤脾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藿香芳香醒脾,既振奋脾胃气机,又助防风升散脾胃伏火;甘草泻火和中,缓调中上,泻脾而不伤脾;黄芩、连翘清热解毒,淡竹叶引火下行,全方共奏疏风清热,

5、升散解毒之功。本方清泻与升发并用,配以醒脾和中以防泻脾所伤。对风热乘脾型口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