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集合与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www.7caiedu.cn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1)【知识网络】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全集、子集、空集、集合的包含与相等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法【典型例题】例1.(1)下列集合中,是空集的是(D)A.B.C.D.提示:方程没有实数根.(2)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三边长,则△一定不是(D)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提示: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3)若全集,则集合的真子集共有(C)A.个B.个C.个D
2、.个提示:.(4)方程组的解集是.(5)设,则,.提示:.例2.已知集合,试求集合的所有子集.解:由题意可知是的正约数,所以可以是;相应的为,即.∴的所有子集为.精品文档例3.已知,,,且,求的取值范围.解:由题设知,解之得,.例4.全集,,如果则这样的实数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假设这样的存在,∵∴,且.易知,且,解之得,.当时,,符合题设条件.∴存在实数满足.【课内练习】1.设集合,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D)A.B.C.D.2.设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D)A.B.C.D.提示:,.3.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B.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为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D.若为全集,且则提示:A错,因为空集只有一个子集;B错,如,有;;C错,空集就没有真子集.4.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是(B)A.B.C.D.提示:可取,此时都有.5.集合可用描述法表示为.精品文档6.设集合,则之间的关系是.(填或)提示:.7.设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提示:,∴8.已知集合,且,若,,集合中最多含有几个元素?解:设,则必有,∴只能是,∴集合中最多含有个元素9.设,,求.解:集合是所非负偶数的集
4、合,集合是所有正奇数的集合,所以,的补集是所有负数和正奇数的集合,的补集是所有负数和非负偶数的集合,即,.10.已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也可叫作单元素集合),求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解:①当时,;②当时,有,∴,此时.由①,②知或,相应的元素为.精品文档1.2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2)【知识网络】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典型例题】例1.(1)设,则集合(B)A.B.C.D.(2)全集,集合,则集合可表示为(B)A.B.C.D.ABC(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A)A.B.C.D.提示: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由
5、图可知,.(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提示:;故分和进行讨论.(要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题设条件)(5)给出下列六个等式:①;②;③;④;⑤;⑥(其中为全集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个.提示:④、⑤不正确,如.例2.设全集,方程有实数根,方程有实数根,求.解:当时,,即;当时,即,且∴,∴精品文档而对于,即,∴.∴例3.已知,或.(1)若,求的取值范围;(2)若,求的取值范围.解:(1),∴,解之得.(2),∴.∴或,或∴若,则的取值范围是;若,则的取值范围是.例4.已知,是否存在实数,使,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②,③
6、.若存在,试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又,∴或.当时,有,此方程组无解.当时,有,此方程组也无解.∴不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课内练习】1.若集合,则(D)A.B.精品文档C.D.提示:表示直线上的点的集合,表示坐标单位圆上的点的点的集合.2.若集合,,且,则的值为(D)A.B.C.或D.或或提示:,∴,∴或或.3.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测验成绩及格的分别为人和人,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人,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B)A.B.C.D.提示:利用韦恩图.3.4.,若,且中不含元素,则的一个可能
7、值为(D)A.B.C.D.提示:由可知,但中不含元素,∴的一个可能值为5.若且,则.提示:,∴,∴或,且.对所得到的进行检验即得.6.已知,则_________.提示:表示函数的值域,表示函数的值域.7.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为.或提示:,.8.设,集合,;若,求的值.解:,由,精品文档∵方程的判别式:,∴,∴或或.①若,则;②若,则应有且,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③若,则应有且,由这两式得.经检验知和符合条件.∴或.9.设集合,求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解:.当时,,此时;当时,,此时综上,.10.设集合,问是否存在这样的实
8、数,使得与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实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假设这样的实数存在,由,知,∴或.当时,不可能为,故不合题意;当时,中,,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故也不合题意.综上可知,满足题设条件的实数不存在.精品文档1.3命题及其关系【知识网络】1.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典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