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

ID:28534413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1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_第1页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_第2页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_第3页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_第4页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承与嬗变:谈传统“无讼”法律思想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启示——以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视角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吴强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法治化进程中遇到了诉讼激增、司法资源压力过重、司法成本过高等问题,诉讼的激增和程序的复杂化使有限的司法资源不堪重负,而诉讼中迟延、高成本等固有的弊端使普通百姓难以接近正义,降低了司法在民众中的威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追求一个和谐、无争的理想世界,而“无讼”是达到这一理想世界的途径,诚如孔子所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为实现“无讼”而形成的我国古代传统的调处制度,在其运

2、行的特定历史环境中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至少从形式上契合了社会转型时期对秩序和安定的强烈需求,对我国当前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也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多次强调,人民法院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传统中国社会“无讼”法律思想以及调解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应充分发掘传统法文化中“无讼”法律思想以及调解本土资源,完善民事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以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关键词:无讼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管理创新引言实例一:“调解纠纷25起;给农民工上4堂法制课;处理一起

3、集访事件……”这是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墟沟诉讼服务工作室法官的“.民情日记”,也是他们今年头3个月的工作小结。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连云法院将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乡镇街道,该院充分发挥设在乡镇(街道)7个诉讼服务工作室和17个审判点贴近村居、贴近群众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大胆探索村居由“少讼”向“无讼”的转变,通过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和普法等活动,努力创造“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居,重大矛盾纠纷不出镇街”的无讼环境,涌现出了一批“无讼村居”,为沿海开发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和谐的司法环境。朱先明:《连云港东部城

4、区“无讼村居”成亮点》江苏法院网 2011-04-07访问。实例二:江苏海门法院立足稳定抓预防,着眼发展抓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诉调对接、指导人民调解、普法教育等方面下了功夫,多措并举,打造“无讼”社区、乡镇,充分发挥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该院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位于崇明岛的海永近三年来无一起纠纷诉讼至法院,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无讼”乡镇。张美芳:《江苏海门:打造“无讼”镇区创新社会管理》东方法眼。http://www.dffy.com/fazhixinwen/sifa/201103/21748.html2011-0

5、4-07访问。 以上两个例子是我国各地法院创新举措,化解纠纷的一种有益尝试的缩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纠纷几乎无处不在。诚如清人崔述所言:“自有生民以来,莫不有讼。讼也者,事势之所必趋,人情之所断不能免者也”。这些纠纷好比社会有机体内的病毒,不清除就可能导致整个肌体的凋亡。既然纠纷不可避免,妥善处理纠纷就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刘连泰:《综合利用各种解纷资源的机制创新》,人民法院报,201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多次强调,人民法院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既是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司法机关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

6、责任。法院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无讼社区”郑金雄、安海涛:《“无讼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厦门样本》人民法院报,2010年12月23日:福建省厦门市两级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出了“无讼社区”等活动,形成解纷机制多维格局,促进了辖区的和谐与稳定。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随着社会管理创新意识的不断深化和多元化解纷机制的形成,厦门法院“无讼社区”已经在全市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多层次、多领域、多地区、多形式的多维格局。“当前,厦门除了禾山法庭、杏林法庭、灌口法庭在‘无讼社区’建设中取

7、得实效外,还有鼓浪屿法庭与当地社区居委会联动打造的‘无讼岛’、大嶝法庭与当地人民调解组织构筑的‘好厝边会所’、滨海法庭与厦门大学共同建设的‘无讼校园’、湖里法院与吉家家世界等商业区推行的‘无讼商业区’、集美法院与辖区内工业集中区打造的‘无讼工业区’等等,这些‘无讼社区’都已成为厦门的司法品牌,在平安厦门、和谐厦门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厦门中院副院长黄小民对厦门无讼社区的建设和成长充满了信心和希望。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0-12/23/content_20461.htm20

8、11年5月4日访问。建设等活动,形成民事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理想,反映在司法领域则以“无讼”为理想状态,蕴涵的理念与现代司法理念颇为契合,传统息讼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