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26841
大小:2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0
《谈如何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如何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已将推进我国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大潮冲击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家之间竞争表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受历史文化影响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日趋重要,成为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文化已成为增强国家竞争能力的软实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更新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对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都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我国传统的
2、传承与创新,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一、更新观念、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蕴涵的潜在价值 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扬弃不断传承下来的大部份都成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华,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蕴涵着无法估量的巨大开发价值。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增强开发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保护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强力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巨大潜力奠定思想基础。 (1)杜绝对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要发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首先就应对传统文化怀着敬畏的态度,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千万不能唯利
3、是图糟蹋宝贵的传统文化。现在的一些历史戏,内容既庸俗低下又不符合历史,在社会上造成篡改歪曲历史的恶果,还有的人抱者牟利目的、专为迎合庸俗淫乐的消费心理而粗制滥造出大量的垃圾文化;许多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质量也极其低下。国家应该建立健全文化审核制度,对质量低下、内容庸俗的文学、影视、音乐作品等实行严格审核,防止那些造成社会污染的作品蔓延。 (2)对卷帙浩繁的传统文化作品做一个有机的、精细的整理,纠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怀有的各种偏见。 “五四”时期人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此否定孔子及以儒家文化为首的诸子百家中
4、许多有益的、创造性的见解,对后世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诲。因此,在对传统文化做整理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都值得探讨,我们不能以完整地保存古籍或修改古典中的一些错误等作为衡量该项文化遗产的标准,而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合理的观点和方法,使传统文化保持其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3)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如老幼皆知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的战略经典著作,两千多年来仅被用于军事领域。当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本书却尘封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直到上世纪中叶日本人将其用于商战和企业管理等领域时我们才重新认识它的价值。文化资源不同于普通
5、的自然资源,我们根本无法具体地衡量它的价值,需要对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研究利用。我们要因时、因地、因人,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其中有益部分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运用。 二、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科技与经济手段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巨大的潜在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当今市场经济席卷全球的时代,传统文化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只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才能有效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走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产业。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的超级大国
6、,是世界经济的“霸主”,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着它称霸世界。它强大的经济实力中排第一位的不是军事工业,而是好莱坞的超级大片和动漫等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无烟工业和环保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是一笔可以循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文化的利用会增进其价值并不发生损耗,优秀的文化产业还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系列良性的循环,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规模效应,所形成的连锁反应有利于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推进传统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韩剧、日本动漫、美国大片风靡世界,而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我国却
7、缺乏与他们竞争的文化核心产品。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不求变革与创新而落后于时代,另一方面是我们身在宝山不识宝,缺乏国际视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笔宝贵财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如家喻户晓的《花木兰》的动人故事,被美国拿去拍成动画片后,在全世界受到热烈欢迎与广泛传播,充分显示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无穷魅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本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走向国际化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更好地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粟献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安
8、徽广播电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