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

ID:28382321

大小:8.85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2-09

上传者:U-25928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_第1页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_第2页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_第3页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_第4页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虫鼋豢从圬域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宴tI革签字日期:弦心年期;}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涨磁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以圣络.太髫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灾l革导师签名::乏签字日期:卯胜年S月)fb签字日期:加眵年J月多J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万方数据 摘要摘要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于上世纪70年代末被介绍到中国,从此开始进入语言研究者的视野,迄今已经成为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当今文化批评和历史解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按照话语分析的理论,历史可以被看作是话语所建构的过去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过程,口述历史相对文献档案是活的“话语”,口语化的特征使它更接近于话语研究的初始对象,能比较好地涵盖话语分析的主要层面。本文侧重电视访谈类的口述历史研究,在国际电视交易市场上一个很重要的交易样式就是纪录片,尤其是历史纪录片,但纪录片的操作成本很高,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简单的记录方式:口述历史,找一个当事人对历史事件进行访谈,成本会低很多。因此经由各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拓展,“说"历史、“听”历史这种最古老的历史传承方式在荧屏上重新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与电视栏目将“口述历史”作为一种鲜活的节目类型,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口述历史》纪录片话语,以口头表达为主要言说方式,运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背后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力量,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话语,其背后都存在着某种意识形态的支配,并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某种话语类型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形成反向的建构作用,这种建构是软性的、潜移默化的,通过人们对“文体”的解读影响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最后,话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类型的话语也会相互结合而形成新的话语类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口述话语在电视语境中的文本呈现和对历史真实性、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建构,话语建构是指对具体事件进行内容传播时,以特定结构、传播途径、叙述方式、情感基调等方法来建构一定的话语结构,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和态度改变。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一直饱受争议,在《口述历史》节目中,笔者分别从多元视角的讲述、话语引发的穿越体验、人物神态以及细节的感染力四个方面来论述口述历史能够尽力做到真实再现的依据。历史是由人有意识地创造并在其中活动的,必然饱含历史人物的情感体验,意识形态T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是口述历史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本文从语境、创作手法和传播策略三个方面分析了《口述历史》节目传达意识形态的方式和体现的新的意识形态的特点,即《口述历史》在坚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和进行反抗。通过以上论述,希望可以使大家对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有所了解,促进口述历史的理论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口述历史的实践和发展,帮助我们塑造更加全面,思辨的历史观。以前学者对纪录片发展的梳理,偏重于微观技巧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变迁对纪录片的影响,缺少对纪录片发展宏观深入的探讨和对纪录片与社会发展双向、互动的分析,话语和话语分析理论的引入有助于建立一种全新的电视纪录片发展解读模式。关键字:口述历史;话语分析;话语建构;真实性;意识形态II万方数据 AbstractAbstractDiscourseanalysishadbeenintroducedtoChinasincethelate1970S,researchersbegantoenterthelanguageofvision,hasbecomeahotspotinallbranchesoflinguistics,alsoisthemodemculturalcriticismandhistoricalinterpretationofoneofthemostimportantways,accordingtothetheoryofdiscourseanalysis,historyCanbeseenasdiscourseconstructedbysocialrealityandthedevelopmentprocessinthepast,oralhistoryrelativearchivesisalive”discourse”,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lloquialwordstomakeitmoreclosetotheresearchoftheinitialobject,Canwellcoverthemainaspectsofdiscourseanalysis.Thispaperfocusesonatelevisioninterviewoforalhistoryresearch,inthetelevisioninternationaltradingmarketisaveryimportanttradingstyledocumentary,especiallythehistoricaldocumentary,butdocumentaryoperationcostisveryhigh,SOthereissuchasimplewaytorecord:oralhistory,findaclientinterviewofhistoricalevents,thecostwouldbelower.Sothroughallkindsofmediaespeciallytelevisionmediadevelopment,”said’’and”hear’’historythiswaytheoldesthistoryonthescreentopopup.MoreandmoredocumentaryfilmandTVprogramwillbe”oralhistory”,asafreshprogramtype,createdmanyexcellentprograms.”Oralhistory”documentary,inoralcommunicationasthemainnarrationway,usingcombinationofsoundpainting,reflectingtheideologybehindthepoweLwhatevertheformofwords,thereisacertainideologybehinditareatthemercyof,andwiththehistoryand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development.Sometypesonceformed,willeffectontheconstructionofsocialformationreverse,thisconstructionissoft,subtle,throughtheinterpretationof”style”influenceperceptionoftheworld’Speople;Finally,thediscourseisnotstatic,itwillbehistoryand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thedevelopmenttrendofdifferenttypesofwordswillbecombinedtoformanewdiscoursetypes.III万方数据 Thisarticleadoptsthemethodoftextanalysisandcaseanalysis,toexploretheoraldiscourseintelevisiontextinthepresentandtheauthenticityofhistoricalcontext,theideologyoftheconstructionoftwoaspects,thediscourseconstructionreferstothecontentofspecificevents,withspecificstructure,routeoftransmission,narrativemethod,emotionandSOontoconstructacertaindiscoursestructure,causetheaudienceemotionalresonanceandattitudechange.Hasbeencontroversial,thetruthoforalhistoryinthe”oralhistory”,theauthorrespectivelyfrommultipleperspectives,discoursethroughexperience,characterexpressionandtheappealofdetailsfouraspectstodiscussthebasisoforalhistorytostriveforrealism.Historyiscreatedbypeopleconsciouslyandinoneoftheactivities,willbefullofhistoricalfiguresofemotionalexperience,ideologyisanetemaltopicoforalhistoryisunabletoavoid,thisarticlefromthecontext,thewritingstyleandcommunicationstrategyfromthreeaspects,analyzesthe”oralhistory”programtoconveywayofideologyandreflectthecharacteristicsofthenewideology,namely”oralhistory”insticktonationalmainstreamideologyatthesametime,alsohavechallengedthemainstreamideologyandresistance.Throughthediscussionabove,thehopecanmakeyouunderstandsomethingaboutoralhistorydiscourseconstruction,promotethestudyofthetheoryoftheoralhistory,tobetterpromotethepracticeanddevelopmentoforalhistory,helpustobuildamorecomprehensiveanddialecticalhistory.Previousscholarsofdocumentarydevelopment,focusonthedevelopmentandchangeofthe——microskillsandtheimpactofsocialchangeonthedocumentary,lackofmacrodevelopmentofdocumentarydepthandanalyzingthetwo—wayandinteractivedocumentaryandsocialdevelopment,thewordsandtheintroductionofthetheoryofdiscourseanalysisishelpfultoestablishanewtelevisiondocumentaryinterpretationdevelopmentpattern.Keywords:Oralhistory;Discourseanalysis;DiscourseConstruction;Authenticity;ideologyIV万方数据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目录..1第一章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3三、研究方法4四、研究思路、难点及创新点5(一)研究思路5(二)研究难点6(三)创新点6五、文献综述6(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综述6(--)话语分析研究综述9第二章《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15一、语料的来源和选择..15二、宏观文本分析..16(一)主题结构:自上而下引申主题..16(--)节目模式:采用口述为主,评论为辅的叙事方式..17三、微观文本分析19(一)镜头语言..19(--)镜头组接..21(三)声音语言..26(四)声画结合一一在声音和画面里解读历史..31第三章《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33一、意义建构..33二、活动建构..34三、身份建构..3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四、关系建构37五、立场与策略建构..38六、联系建构..39七、符号系统与知识建构..40第四章<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41一、多元话语:构建真实性的客观证据41二、语言的开放性、抽象性强化了“临场感"..43三、肢体语言对真实性的建构..44四、细节记忆对真实性的建构..46五、影响口述史真实性的因素..47(一)口述者因素..47(二)采访者因素..49第五章《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50一、当代历史纪录片的话语类型..50(一)官方话语:国家意识形态..50(--)受众话语:市场意识形态..51(三)精英话语:精英意识形态..52二、《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52(一)语境建构..53(二)阐释分析:意义生成与创作手法..55(三)传播策略分析:《口述历史》对国家形象的塑造..60三、《口述历史》的意识形态特点..63(一)党政话语弱化,个人话语凸显。64(--)主流与抵抗二元对立..64第六章总结“一、关于真实性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一66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前景、问题及解决方法..68参考文献70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5万方数据 绪论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口述历史最早发端于国外,作为一个专门的史学分支,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1948年亚伦.芮文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口述历史档案馆。口述历史最初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史、社会史的研究中。经过60年的长足发展,在国外已形成比较规范的操作原则和评价标准,相应的学术规范也得以确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唐德刚的一系列口述历史文集为标志,进入21世纪,我国口述历史实践趋于成熟,在访谈对象上呈现出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举办过几次重要的口述历史研讨会,主要交流口述历史的实践成果和理论进展。但中国口述历史总体上发展相对滞后,实践领域成果丰硕,理论方面则需要大力跟进。这需要口述历史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口述史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口述历史发展现状,创新思路,加大研究力度。本文试图对我国口述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立足于口述历史的发展现状,展望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口述历史主要是搜集口述史料,这样的实践有助于推动口述史学理论的研究,随着全球性的“新史学"浪潮的推动,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和对象都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政治中心让位于社会研究,精英论宣告破产。世界各国对口述历史理论的深入研究,正是口述史学建立的基础。口述历史传到中国以后,很快与纪录片结合,产生了比以往的纪录片更加生动的影像世界,我国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可谓是厚积而薄发,在引入国外口述历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后,经过十多年的酝酿和积淀,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题材日渐广泛,类型日渐多样、表现手法以纪实为主的多元共存的格局。我国历史题材纪录片大致可以划分为:历史人物纪录片,历史事件纪录片,历史文化遗产纪录片三大类∞。最早的纪录片出现于建国之初,我们称之为“文献纪录片",比较系统、真实地纪录或反映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一定①唐天一.简析纪录片中呈现历史的方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2-3.1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的文献价值,主要目的在于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力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始于1991年刘晓礼导演的《望长城》,认为它开创了我国纪录片的一个新时代,推动着中国电视纪录片走向巅峰。该片播出后,受到广泛欢迎,为社会大众所接纳,影片被称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全片采用纪实手法,主要考察了长城的修建变迁以及历史作用,此外还表现了长城遗址沿途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长城区域的风俗民情,对以后电视片的影响巨大。凤凰卫视一向以“民主"并有“独立见解”为广大大陆观众所青睐,这一点跟它的基地在香港,某些方面条件比大陆宽松不无关系,《口述历史》是凤凰卫视几大极具分量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之一,其创办是受2004年播出的《西路军纪事》取得强烈社会反响的驱使,从此,凤凰台便开始探索推出一档以当事人述说历史为定位的栏目。于是2005年初,《口述历史》于每周周六晚上11点首播,周日上午11点重播,主持人为陈晓楠和曹景行。该栏目主要采用口述历史,本人叙事的方式,即:通过事件亲历者之嘴,重寻观众最关心的历史往事,不仅为其他类似节目提供了借鉴,也是对口述历史存有质疑之心的有力一击。《口述历史》节目的开办和成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是受众的需求。《口述历史》纪录片将口述历史与大众传媒相结合,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满足了受众渴望了解历史真相的需求,在电视媒体出现以前,大众对历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书籍阅读,但阅读需要大量时间和较强的文字解码能力,理解上费时费力,对文化素质的要求较高。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电影和电视剧,电影电视剧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这一基本特征大大加强了历史事件展示的生动性、可观性,然而电影电视剧的艺术特征使得虚构的成分占很大比例,这对于想了解史实真相的受众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这些缺陷在《El述历史》栏目中都得到了矫正。其次,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三大传统媒体和第四媒体的竞争愈加激烈,这就促使媒体从业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贴近受众,了解受众,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需要的是真实的历史呈现和根据受众的喜好创造出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口述历史》便是典型的代表。第三,宽松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政治环境和2万方数据 绪论舆论监督逐渐透明公开化,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此类节目的开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外《口述历史》节目由于受凤凰卫视独有话语空间的庇护,自身也在力图突破一些禁区,敢于触碰一些敏感人物或事实,力求为观众呈现一些解密性的材料,很有胆魄。因此播出后,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一致肯定和支持。《南风窗》在2005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排行榜”中对《口述历史》做了这样的颁奖词:“在我们要求我们的邻国以史为鉴的时候,这个栏目为抗拒中华民族的集体失忆而努力,把一些历史见证者引向屏幕,面对大众说出压在心中多年的尘封故事,给中国人的近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一栏目不仅充分拓展了华语媒体的话语空间,而且他很多工作都是抢救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述历史》栏目和很多当下在中国做着类似工作的人功德无量。”遗憾的是,由于题材数量的限制和制作单位本身效益的考虑,《口述历史》走过三个春秋后,于2008年年底停播了。但是作为一档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就的名牌栏目,它给我们的借鉴意义并没有因停播而消逝。二、研究意义目前关于口述历史研究和话语分析的论著很多,但很少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尝试,本文将口述历史置于话语分析的框架下进行观照,主要是由于口述历史的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口述历史是保存精神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更接近历史真实,有助于恢复每个具体个人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把个人消解在模糊的群体之中。档案和文献是冰冷的,口述是有温度的。任何历史,现象层面都比文献更丰富。口述历史是对现象层面的挖掘,具有特殊的优势。凤凰卫视因其特殊的地缘性和工作风格,造就了独特的媒体品质。《口述历史》节目个性鲜明,从社会大众的文化渴望出发,在选题方面较之国内媒体更加大胆。一些历史敏感话题、扑朔迷离的热门事件,《口述历史》都敢于尝试,敢于触碰,增进了历史多面性,丰富了史料,有效弥补了档案文献等现有文字资料的空白或不足,《口述历史》具有重要的民主价值,传达了普通大众的声音,被称为“草根支持者"。受“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大众史观的影响,口述史开始关注普通大众,关注那些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的历史,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努力'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让在传统历史叙述领域的“缺席者”和“失语者’’发出声音。另外在构建社会文化或历史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台湾就把口述史广泛应用于社区文化构建当中。基于口述历史的上述价值,《口述历史》栏目和很多当下在中国做着类似工作的人们的确功德无量。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话语建构这一理论方法对《口述历史》如何构建真实性和意识形态进行话语分析,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了文本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选取了《口述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专题节目,对其口述文本,解说文本,镜头语言,传播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一,文本分析:文本指的是有一定的符号或符码组成的信息结构体,这种结构体可采用不同的表现形态,如语言的、文字的、影像的等等。文本是由特定的人制作的,文本的语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人的特定立场、观点、价值和利益。因此,通过文本内容分析,可以推断文本提供者的意图和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口述历史纪录片在电视语境中的话语呈现,在表层现象的基础上,挖掘出口述历史文本中所体现的深层意识形态。本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口述历史中的口语表达和节目制作形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试图对话语如何建构历史给出自己的见解。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这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研究过程较深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描述、解释和评价,个案研究不仅仅体现为“收集事实",不属于缺乏理论深度的经验主义方法论范畴,它的价值在于通过解剖“麻雀",从中总结或提取普遍性原理,即把个案一般化。本文选取了凤凰卫视《口述历史》这一相对成功的历史栏目,对其中的具体史实和历史细节做了详细分析,并选取了十期历史人物专题节目,重点进行电视话语模式的剖析,揭示节目本身对过往历史中的人和事或褒扬或贬抑的态度,并对其现场录制以及后期的文本编辑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对口述历史的意识形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4万方数据 绪论四、研究思路、难点及创新点(一)研究思路口述历史由话语建构而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电视话语形式,再对《口述历史》如何建构史实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绪论,叙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分四个章节。第二章是《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首先对选取《口述历史》节目的理由做了大致交代。再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入手,解析《口述历史》的文本话语呈现,宏观上剖析了节目的主题结构和节目模式,微观上主要从镜头、语言、声画结合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揭示电视话语文本的建构。第三章是《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主要讨论七项构建任务,意义、活动、关系、身份、联系、立场与策略、符号系统与知识这七种形式构成了情景的全部内容,相互依存,相互赋予彼此意义。第四章是关于口述历史真实性的建构,本章为全文研究的重点,从多元话语作为构建真实感的客观证据;语言的开放性,抽象性强化了“临场感”;肢体语言对真实性的建构和讲述者对细节的记忆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口述历史之所以能建构史实的依据。最后对影响口述历史真实性的因素做了分析和反思。第五章主要分析口述历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第四章一起构成话语建构理论的两大支柱,分别从语境、创作手法和传播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并归纳出《口述历史》中独特的意识形态特点,值得后来的研究者做进一步的系统探讨。第三部分是结语,单独作为一章。第六章结语,一方面总结了《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内容,也对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和意识形态做了思考,并指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二)研究难点本文的重点在于话语对历史的建构,关于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研究的人较少,研究成果也较细微,因此在参考资料的选择上,狭窄之处明显,受限较大。本文主要选取《口述历史》进行个案研究,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没有宏观理论的指导,系统性难以保证。但也是笔者基于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对口述历史做出的独立思考。(三)创新点目前学界对口述历史和话语分析的各自研究都很丰富,但对于电视口述历史这一方面的研究则很少,将电视口述历史置于话语分析的框架下研究更是稀少,这不免让人费解,实际上,二者的联系非常紧密,而用“话语分析”方法对电视口述历史进行研究的只得一篇,是硕士欧阳夕的毕业论文《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意识形态建构》,该论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节目制作者的意识形态。而在话语分析的框架下进行整体的建构论述目前尚未发现,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设性建议和策略。五、文献综述学界对于话语分析和口述历史的研究颇丰,但是将电视纪录片与口述历史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研究的现象则较少,笔者用“电视纪录片+口述历史"搜索只得5篇,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视角集中在电视口述历史和“话语分析”理论两个方面,所以,本文的研究综述将从电视口述历史和“话语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一)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综述口述历史最早发端于国外,19世纪法国史学家Miehelet编撰《法国革命史》时就引用了许多民众的口头证据。口述历史作为一项真正的学术研究始于1948年亚伦.芮文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的口述历史档案馆,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治史方法,至今已发展了60余年。6万方数据 绪论中国的口述历史现象,古已有之,司马迁的《史记》曾称“网罗天下放矢之闻’’,以口头访谈作为寻求史实的途径,但并没有作为一种文体流传下来,中国真正重视口述史研究并开展大规模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籍华人唐德刚的口述历史《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等在大陆出版。进入20世纪以后,口述历史研究已经跃出学术界,由单一的理论探索转为以媒介为中心而进行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主要的实践成果如下:口述历史开始与电视纪录片结合,实现了口述历史的栏目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有《口述历史》栏目,随后部分地方电视台如北京电视台、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等也纷纷实现了口述历史的电视栏目化。崔永元制作的《我的抗战》《电影传奇》《我的长征》等电视纪录片,用8年的时间采访了3500多人,制成了600万分钟的影像资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口述历史资料库。另外大型纪录片《百年小平》以百名亲历者的讲述,披露了小平所经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伴随着口述历史电视栏目的兴盛,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出现,主要的理论成果如下:按发表的时间顺序来看,分别是2004年的李稚田教授的《创新的纪念是最好的纪念——谈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作者针对2004年掀起的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热潮,该用什么方式来纪念这一问题引出中央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百年小平》,提出用创新来纪念,才是对创新者最好的纪念。文章从《百年小平》的节目时长、采访对象、制作编排,传播技巧等方面,重点强调了节目编导不断适应新形势的电视样式,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创新,也敢于创新,是邓小平思想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为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交出了一份精美答卷。同年的贾秀清《电视纪录片类型探索——评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的形式突破》②,同样是对纪录片《百年小平》的研究,这是因为《百年小平》的创作集体颇具探索精神,在形式上追求突破,在国内电视纪录片创作领域享有盛誉,并开创了“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的先河,作者分别从《百年小平》的结构塑造、叙事逻辑、叙事整合三个方面对《百年小平》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做了细致探①李稚田.创新的纪念是最好的纪念——谈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J].新闻界,2004(04):82—84@贾秀清.电视纪录片类型探索——评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百年小平》的形式突破[J].新华文摘,2004(07):123-1247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索,将这一纪录片的成就归功于艺术上的创新和对美学的自觉追求,为今后的电视发展开拓了新思路,也增加了探索难度。2010年的硕士论文《电视媒体的历史呈现——以口述历史栏目<往事>为个案研究》∞,选取了口述历史栏目《往事》为个案,将Vl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看成一类社会组织,置于媒介社会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讲述了《往事》节目在选题、表现手法和讲述方式等制作过程,考察了《往事》节目形成的内外部组织环境,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组织内外部各角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力图揭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所呈现的历史面貌。2012年的一篇硕士论文《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中国电视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②,也对口述历史纪录片进行了概念界定,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表达和画面呈现做了具体分析,探讨其中的叙事特点以及内在意义,并从历史真实、人本关怀、史料抢救等方面揭示了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研究价值。对中国的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研究与实践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王维于2014年发表了《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的思考和实践》@一文,对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作者认为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属于纪实类电视节目,由各个专题组成,在访谈双方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口述和解说,然后借助影像设备,收集、整理这些历史记忆以及体现历史价值的观点,制成的节目具有新闻报道要素、以口述者的讲述为主体,着重叙事、然后用证据进行论证,只有上述要素全部具备,才能称为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专业的纪录片工作者,王维对口述历史纪录片的选题,口述者的人选、事件的筛选以及各类创作技巧的把握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经验,对口述历史的工作者和研究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本文选取了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作为具体案例加以分析,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为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4篇,分别是《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的叙事研究》固、①孙政.电视媒体的历史呈现——以口述历史栏目《往事》为个案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08):39-41②吴美荣.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中国电视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2(08):19—20@王维.《口述历史电视纪录片的思考和实践》[J].新闻世界,2014(03):25—28@孙彩风.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的叙事研究.湖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D].2009(08):40—458万方数据 绪论《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口述历史>的叙事研究》∞,这两篇论文都是从叙事学与纪录片结合的角度对栏目进行分析,从叙事风格、叙述角度、叙述手段、叙述策略来分析《口述历史》的特色。《从<口述历史>看口述档案传播的基本要素》,②通过分析《口述历史》的传播特点、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了解它如何使用声画影像结合的传播手段再现历史。另外一篇是2005年底凤凰卫视获得“年度致敬电视栏目”的颁奖词:《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抢救记忆,反省历史》@,称赞《口述历史》节目所作的工作是抢救性的,充分拓展了华语媒体的话语空间,给中国人的近现代史记忆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话语分析研究综述话语分析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以哈里斯和米切尔为代表。“DiscourseAnalysis”这一术语最早是美国结构主义学家哈里斯于1952年发表在在美国《Language》杂志第28卷的一篇题为“话语分析”的文章中首次使用的。我国的话语分析研究开展较晚,上世纪70年代末,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才被介绍到中国,80年代起,国内学者才开始了对话语分析的规模引进和研究,最初是为了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如王福祥的《俄语话语结构分析》、《俄语实际切分句法》④两本书,主要是给当时的俄语教学提供借鉴,随后黄国文出版了以英语为例的《语篇分析概要》⑤,实为介绍话语分析的文章。1、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1,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源自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有阿多诺、哈贝马斯、马尔库塞等,强调文化对社会的构建和维护作用,打破了以往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存在观。这种思想给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者带来很大影响。①刘勇.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口述历史》的叙事研究.广西师范学院硕士论文[D].2012(06):45—49@尹敬媛.从《口述历史》看口述档案传播的基本要素[J].档案学研究,2008(06):119—121@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抢救记忆,反省历史.《南方周末——南风窗》.2005(12)一@王福祥.俄语话语结构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8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0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一战以后,重点研究无产阶级失败的原因和总结教训,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资本家掌握了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并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和认同,从而内化为理所当然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将资本主义剥削,压榨,充斥着不公与歧视的社会关系看成正常关系,这一切都是资本家通过话语实践来实现的。其后,批评话语分析又从福柯、巴赫金那里吸取了理论营养,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研究中,在福柯首次提出了话语具有建构性,为话语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方向,福柯的话语不单指文本语言和口头表达,他将话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话语看成一种社会实践,建构历史和现实,包括主体和客体,不仅仅是描述世界和分析意义。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具有三种功能,即表意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其次是语篇题材交织性,实践中的话语具有创新性和多产性,这和语篇的交织性是分不开的,语篇的形成是在现有语篇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其他语篇体裁,在互文性作用下,进行选择的结果。最后是历史背景分析法,对话语的分析要联系社会实践与历史,话语是历史的话语,历史背景应当作为话语分析的重点考虑对象。.2,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成果g本文对口述历史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因而以下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成果作个简单的概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被引进国内,目前看来,最早介绍批评话语分析的文章是陈中竺的《批评语言学综述》∞,对批评话语分析的使用方法,发展历程做了系统介绍,着重介绍了话语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全书逻辑清晰,一目了然,为批评话语分析在中国扎根并广受重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一本较早的著作是辛斌的《互文性的批判视角》圆,比上一篇著作多了对不同语体互文性的讨论,其余大同小异。21世纪以后,国内学术界开始了对批评话语的热情探讨规模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据统计,1995到2005年,国内期刊上刊登的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的文章有47篇,其中以2001年以后检索的文章所占比率最高,。陈中竺.批评语言学综述[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圆辛斌.互文性的批判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万方数据 绪论占47篇文章的83%,另据田海龙2009年在中国知网上以“批评话语分析”为题检索得出,从2005到2009年,共有相关文章70篇,笔者2015年2月再度以“批评话语分析”为题,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共获得2010年以后发表的文章732篇,由以上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热潮连连攀升,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可见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内受到的关注程度和影响力非同一般。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也涌现了一批专门的学者,主要有王晋军,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系;辛斌,研究重点在于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论;戴伟华,高军主要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模块;丁建新、廖一清、赵明伟等人主要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述评,帮助我们更深刻直观地理解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近年来发展迅速,受到了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也硕果累累,但大部分的研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多散见于学术期刊上的短篇论文,系统全面有规模的著作仍然屈指可数,常见的有田海龙的《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①,这是作者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主持参与的一项国家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语篇批评性分析研究》②中的阶段性成果,是作者独立或与人合作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的论文合集。田海龙、赵梵《批评性语篇分析:经典阅读》@,提倡对话语的跨学科研究,重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话语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特别是认识话语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④,介绍了批评语言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语言观和理论源泉等。批评理论的重点在于实践。并对批评语言学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和它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和评论。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讲述批评话语分析产生的理论背景、语言基石、词汇语法体现、技巧等等,展现社会符号学的模式。孙志祥《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指出话语与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建构与被建构的辩证关系:翻译意识形态维度∞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留现代汉语语篇批评性分析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田海龙,赵凡.批评性语篇分析:经典阅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固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孙志祥.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研究有赖于意识形态的翻译和翻译的意识形态研究的双向融合。可供本文借鉴的文献资料有:辛斌、纪卫宁《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①,本文对了费尔克劳夫一直以来的研究思想和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溯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刻解读,关注不同阶段其话语分析理论的嬗变,并将批评话语分析置于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批评话语分析对当代中国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指导作用。吴继宁《福柯的话语一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②,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关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的话语及其理论框架进行了概括说明,指出批评话语分析在福柯话语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语言学领域展开了自己特有的研究活动。胡东平、易来宾《话语分析:反思与建构》固,本文对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两大分析模式进行反思和比较,得出话语分析的分析对象是话语,其分析目的还是话语。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同样重要,都是通过批判和继承达到发展的目的。纪玉华、李锡纯《论“批评话语分析"中的“批评性”》固,文中通过凡.迪克、费尔克拉夫等人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阐述和解读,重点解读CDA的含义,即“带有政治义务的语篇分析",主张批评话语分析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政治,揭示其隐含的本质,即意识形态。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主要对批评话语分析诞生的理论渊源、语言学理论依据、研究的对象、对外语教学的作用等方面作简要的阐述。丁云亮《媒介批评的话语分析方法一文化唯物主义视角》⑥,运用文化唯物主义视角,对新闻传播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立足于本土,对新闻传播话语的物质性和实践性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大众传媒如何运用权力对社会和民众施加影响甚至控制的,这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大众传播秩序,拓展话语空间。周娟《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⑦,首先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渊源做了简述,其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做了介绍,未出现具体的案例分析。田海龙《趋于质的研究的①辛斌,纪卫宁.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J].外国语文,2009(12):86—89罾吴继宁.福柯的话语一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J].考试周刊,2009(24):56-60固胡东平,易来宾.话语分析:反恩与建构[J].外语学刊,2009(01):80--81@纪玉华,李锡纯.论“批评话语分析”中的“批评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6(06):43—45@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111.当代语言学,2001(04):10-11.@丁云亮.媒介批评的话语分析方法一文化唯物主义视角[J].东南传播,2014(05):47—49∞周娟.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J].安徽文学,2014(05):34-36】2万方数据 绪论批评话语分析》①,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模式,是作者在考察国内对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心在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单胜江《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本文对新闻语篇和批评性话语分析做了综合论述,二者的结合是为了民众能更清楚地理解蕴含在新闻语篇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更好地解读事件真相,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指出了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新闻语篇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2、电视纪录片话语分析研究综述纪录片是非虚构的电视作品,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生命、真事、真景象、真氛围而创作,真实性和纪实性是其基本特征,纪录片是依赖口头语言和电子采录设备等非语言符号建构而成的,邵斌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话语分析》@中对历史纪录片创作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有益探索,基于当代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繁荣景象,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三种叙述策略“形式论证”、“情节设置”和“意识形态的暗示”进行了分析,在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观照下,讨论“历史话语的本质是诗性的”观点对当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风格的影响,期待能为广大影视工作者制作出更多有深度有观赏性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提供理论指导。也有人从文本的角度对纪录片进行话语分析,步长磊《从文本角度谈纪录片话语分析——以<公司的力量>为例》④,《公司的力量》于2009年开播,取得了巨大的反响,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历时两年完成,地域广阔,横跨欧、亚、美三大洲,选取了50多家典型公司,邀请到百余位不同领域的资深学者和影响力较大的企业领导人深入探讨了公司制度的话题。对电视纪录片的文本分析主要是从题材、画面、解说词、音响等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揭示电视纪录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场建构——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为例》⑨,采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研究主线,对《<一虎一席谈》进行个案分析,从场∞田海龙.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4):56—58罾单胜江.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1l(06):78—80@邵斌.历史类纪录片的话语分析[J].环球新视野,2009(08):67—69@步长磊.文本角度谈纪录片话语分析——以<公司的力量>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05):45—47@段文英。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话语场建构——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为例[J].学与艺术研究,2009(09):67-68】3zkq2015101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域、资本和惯习三个基本概念着手,探讨我国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话语场是如何被建构的,对话语场的建构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是围绕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话语生产场域的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具体到对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在话语生产规则上的创新分析,最后在总结《一虎一席谈》的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对电视谈话节目话语场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展望。也有关于国外纪录片的研究,王伟平的《对纪录片解说词的批判话语分析——以德国纪录片<知识就是力量一中国新精英>为例》∞,就是以德国的纪录片《知识就是力量一中国新精英》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两个方面,纪录片的解说词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和模式固见。文中最后得出结论,任何纪录片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反映,隐藏着特定的话语霸权,纪录片无法做到完全中立、客观地叙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弱受“模式固见”的影响,远离偏见和情感的固执①王伟平.纪录片解说词的批判话语分析——以德国纪录片<知识就是力量一中国新精英>为例[J].传媒观察,2011(09):29—3214zkq20151015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第二章《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话语来源于语言学,是“指称比句子更重要的动词性言说”。“话语强调作为一种行为的意义,话语同时指涉及思想和传播的交互过程与最终结果。话语是制造与再造意义的社会化过程。"①至此,话语摆脱了原来语言学这一狭小的范围,并被界定为承载意识形态的语言符号。《口述历史》纪录片是一种以声音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并辅之以图像语言的特殊话语类型。对话语的分析和界定通常从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进行,从表层的产生机制与形式来看,话语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思想情感或实现意图的口语或文本;但从深层的社会语境来看,话语不仅仅是它表面所呈现的东西,还包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本文将话语分析和电视媒体研究结合起来,探究其发展规律和传播意义,揭示其话语系统的规律。以话语分析为视角来解析《口述历史》类型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力图揭示历史题材纪录片发展的内外在制约机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一、语料的来源和选择凤凰卫视《口述历史》节目开播于2005年初,结束于2008年底,在近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播出了大量的口述历史系列节目,是继“西路军纪事”栏目后,社会反响强烈,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档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栏目,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为中国近现代史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将口述历史作为电视的一个特立栏目,加以制作和推广的形式还是第一次,因此有研究的必要,其次,凤凰卫视的节目定位与受众品味与境内媒体相比,体现出了“高端人群"的受众目标与“心理需求”的审美诉求,同时凤凰卫视注重人的发展,可以说,凤凰卫视14年的发展历程乃是人与节目共存共荣的发展史,节目诠释和体现了凤凰卫视的传播形态、传播特色和文化诉求,而节目主持人则肩负起节目个体与传媒整体风格的“形象代言人”这一重大角色的扮演②。《口述历史》节目中,①刘立华.传播学研究的话语分析视野[J].国际新闻界,2011(02):31-36@胡一峰.初探凤凰卫视的市场策略[J].环球新视野,2001(05):73-7415zkq2015101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主持人学识渊博,对整个节目的掌控游刃有余,不论循循善诱或是恰当点评,都拿捏得十分到位,讲述者神态平和,语调平缓,坐姿随意但不随性,没有高潮迭起却能吸引人一直听下去、看下去,将判断权交给广大观众,从而打造“人格化’’的传媒形象,趣味高雅却不脱离群众,值得大陆媒体借鉴和深思。节目主要通过亲历者“亲见、亲闻、亲历”的社会参与来亲口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通过扎实客观的叙述,还原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让人更真实细致地了解历史,深入历史,仿佛置身其中,参与历史事件,体验历史人物,这比传统历史中的文献记载显得更为形象生动,多了一种可触可感的“毛茸茸”的体验,此外凤凰卫视将口述历史与电视媒介相结合,不仅突破了传统历史文献的缺陷,还将从前的“说书”活动由小众传播扩展到了大众传播,增加了受众数量,奠定了口述历史的群众基础,当然口述历史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也存在不少发展问题,这一点将在文后予以讨论和研究。《口述历史》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以及带给我们的借鉴意义并没有因为节目的停播而消逝,该栏目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选历史事件,有理有据,基本经过定性,再经几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之口,对着镜头,面向万千受众,娓娓道来,讲述自己的经历与故事,有人敞开心扉,一吐为快;有人直面大众,剖析自己,甚至忏悔反省自身,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口述历史》栏目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节目包装,煽情夸张的宣传手段,更没有拉来明星助阵,摆脱了凤凰卫视以往的商业营销模式,给予口述历史足够应有的尊重。这档以当事人亲口陈述为定位的电视栏目,在播出后,汇聚了一批忠实观众,停播至今,盛名依然经久不衰。二、宏观文本分析(一)主题结构:自上而下引申主题一个文本的解读通常是多层次的过程,并且是一个“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过程①。即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引申出大背景下的小主题,或是通过一连串的逻辑叙述,整合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口述历史》每一期都叙述一个完整的故①王宇英.从《电影传奇》看1:3述历史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J].现代传播,2001(06):137—13916zkq20151015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事,节目通常以主持人的解说为开头,解说的作用除了介绍本期主讲人,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道出本期讲述的主题,在明确主题的情况下,通过电视话语对主题进行延伸和细节方面的补充,为主题服务。《口述历史》的文本结构大致上是以“由上到下”的顺序来安排的,先挑明主题,再围绕主题层层递进,完善主题。(--)节目模式:采用口述为主,评论为辅的叙事方式叙事学理论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热奈特使其走向成熟,热奈特将故事、叙事和叙述定义为,故事表示内容,叙事表示话语或文学,叙述表示行为或动作,因此,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可以使同一个故事,体现为不同的叙事。口述历史作为电视纪录片,由口述者和节目制作者共同组成,表现为一种“集体叙事"①,叙事需要借助于符号,包括影像符号和声音符号。历史发生于过去,受限于当时的媒介发展和传播技术,很多历史缺乏动态影像的记载,即使有,也相当分散、稀少。这种情况促使了声音符号的兴盛,人们只能通过声音的叙述弥补影像资料的匮乏,以口述的方式还原历史,《口述历史》以事件亲历者的讲述为主,再配以主持人的解说和评论,穿插老照片、影像资料、示意图、地图等视觉符号,综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口述节目的叙述方式。《口述历史》采用了评论色彩浓重的叙述结构,首先是主持人的开场白,接下来就是口述者的话语叙述,主持人会利用合适的时机,在中间穿插自己的评论或进行提问、引导,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还要进行一次评说,向观众强调自己的观点,实际也是在引导和限制观众的看法。而口述者通常只叙述一个故事,并不刻意承担传播意识形态的任务,而且大段的历史事实陈述也不利于意识形态的集中渗透,相反,在节目中,适时地将主持人的一两句画龙点睛的点评与故事结合起来,观众听得入迷,主持人评价得到位,如此一来,意识形态的渗透轻而易举,这也是高超的意识形态技巧的体现圆。《口述历史》的主题庞杂,难以就节目整体做系统分析,一期一期地逐步分析也不太可能。《口述历史》节目的大部分内容是对现当代历史人物的关注,记录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沉浮,从题材角度出发,本文选取了十期关于历史人物的①许家金.从结构和功能看话语分析研究诸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3):卜5@胡雯.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观述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6):63-6617zkq2015101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专题讲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陈知建讲述的《我父亲陈赓》、梁漱溟的忘年之交汪东林讲述的《“反面教员”梁漱溟》、李贞讲述父亲《爱国将领李汉魂》、87岁老人王定烈的自述《地狱归来的将军——王定烈》、与胡宗南关系复杂的朱汲讲述的《民国岁月秘辛一我所知道的胡宗南》、撰写张志新报道的第一人陈禹山的《追忆张志新》、彭德怀的侄女彭刚将军讲述的《我的伯父彭德怀(上、下)》、作家何家栋的《刘志丹传奇》、文化学者顾襄讲述的《晚年周扬》、资深农业专家吴象的《万里在安徽的日子》这十期。本研究对主持人评论和画面解说进行了量化,为方便起见,每期节目的主题以历史人物命名,时间上以秒为单位。表1《口述历史》的节目模式汾弋占本期总时长占总时长百口述总时长解说总时长百分比(%)分比(%)陈赓17018l1266梁漱溟1801832176.9李汉魂17678318010王定烈16858017811胡宗南1728792678.7张志新1719792419.8彭德怀1532782349.9刘志丹17147726211.8周扬1717822187.6万里17438l2318.4表2《口述历史》的结构组成’霄、、确趔演播室口述主持人解说旁白陈赓1701126223梁漱溟1801217247李汉魂1767180223王定烈1685178234胡宗南172826721718zkq20151015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张志新1719241278彭德怀1532234267刘志丹1714262276周扬1717218247万里1743231256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口述历史》的节目编排总体是比较固定的,不论是节目模式或是结构,每期节目时长都在35分钟左右,都是主持人的解说为开头,在讲述者口述的中间穿插旁白,讲述者的口述比重占最大值,平均为80%,旁白比重略高于解说,解说平均为9%,旁白则占了11%左右。主持人的解说虽然只占很少一部分,却起着串联故事情节、描述细节和评论,以弥补画面感缺失的作用,甚至在节目中,有一些口述者也不了解的相关资料,这时主持人便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相关资料的细节方面,都需要主持人进行补充说明。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主持人的讲述还是要让渡于亲历者的口述。三、微观文本分析(一)镜头语言所谓“镜头语言”,就是运用镜头,如同我们平日里用口头语言和话语去描述事物或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电影电视特有的表达方式,可以达到“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的效果,通过镜头,根据拍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能够看出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直观而形象地向观众阐明了创作意图。镜头语言存在于影像世界中,不同于一般的口语表达,但二者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所谓的“我的镜头会说话”①,这一点在纪录片中作用尤其明显,纪录片表现的是真人真事,需要依赖镜头去发现,镜头语言运用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成败。镜头语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一种符号、工具和手段,电视作为视觉和听觉的符号载体,具有广播报纸等往日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电视具有声像结合的特点,能够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其直观、具体、鲜明的传播特色,结合摄像仪器所具备的全方位的视角性能,达到强烈的艺。王璐,殷杰.范戴伊克的语境论思想[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02):34—391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伯格对镜头语言做了系统研究,得出结果如下①:镜头部位意义特写脸部亲密中景全身个人关系远景背景与演员环境、范围、距离全景全部演员社会关系能指/镜头运用技巧所指/意义仰拍/俯拍权力,威严,褒扬/渺小,微弱,贬抑推/拉注意,集中/远离黑起/隐黑开始/结束,换场,强行终止这是一组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运用这种方法对《口述历史》进行镜头语言分析,力图做到尽可能全面地解析节目的镜头语言和编导的创作意图。《口述历史》的节目定位为历史题材,历史人物或事件所处的真实场景无法再现还原,只能依靠口述来建构还原,辅以历史影像资料和相关文献记录,这正是该节目的特色,本文对以上选取的十期历史人物专题节目中的镜头数量与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删表3《口述历史》中的镜头类型分布演播室历史影像历史文献人物访谈遗址和环境陈赓73451247梁漱溟82511839李汉魂63041150王定烈6422933胡宗南74751449张志新6395ll41彭德怀(上下)135672382刘志丹5484936周扬73661529万里7294738①毕一鸣.广播电视语境和适应性语体[J].新闻知识,2004(07):51—5220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表4《口述历史》中的镜头运用总体情况镜头仰角俯角水平航拍特效远景26427494全景873631431中景1283218600近景191621606特写2012107010总计2801388971221百分比20.77%10.24%66.54%0.89%1.56%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口述历史》在对十期人物访谈的镜头呈现中,历史影像和遗址环境的镜头转换占了最大比例,这是由于节目受限于真实历史场景的获得,不得已而为之。演播室主要是主持人的解说和评论,所占比例很少,却能醍醐灌顶,直接向观众阐明主题和节目的思想倾向,人物访谈的镜头切换也较少,镜头长时间地停留,专注于口述者的讲述。在镜头运用中,主要以水平镜头为主,占了66.54%,仰角和俯角镜头分别为20.77%和10.24%。由此可见,节目镜头以静态为主,节目制作者和讲述人都试图以心平气和的状态向观众徐徐诉说,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与历史人物心神合一。(二)镜头组接所谓的“镜头组接”,专业术语称为“剪辑”或“蒙太奇”,就是将电影或者电视里面单独的画面有逻辑、有构思、有意识、有创意和有规律地把它们连贯在一起,一部影片是由许多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组接在一起,从而阐释或叙述某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的技巧∞。主要用于电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表现在电视纪录片中,就是对所拍摄的素材进行艺术上的再创作。本节选取《口述历史》中的《民国岁月秘辛一我所知道的胡宗南》,研究其镜头组接,来说明整个节目的镜头组接及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含义。一直以来,。卡茨.电影镜头设计[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021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广大观众对国民党历史和领导人知之甚少,或是没有时间进行仔细了解,但好奇心一直存在,节目中综合运用了战局图、历史资料、老照片和人物同期等表现手法,迅速吸引观众入题,在节目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表5《口述历史》中的镜头组接形式时长画面内容景别角度移动方式意义00’00-00’16口述历史主题近景水平/俯角移/推突出00’17-01’ll演播室主持人中近景水平固定叙事0l’12.Ol,53胡宗南照片和近景一中景一水平、俯角/仰固定,移/推介绍胡宗南个家乡建筑远景一近景角人及其家乡0I’54-02’35主持人和嘉宾中景一近景水平固定/移叙事、评论02’35.02’44傍晚的太阳、教远景一中景一水平固定水平拍油灯突室、油灯近景出胡宗南当时生活的窘困02’45-03’26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访谈03’27-03’40军官学校照片远景一近景水平推叙事03’4l_03’48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03’49-03’55廖仲恺照片近景水平固定叙事03’56.04’32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04’33-04’40胡宗南照片近景一中景水平固定评论04’4l-05’oo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05’0l-05’29胡宗南马上照近景一远景一仰拍/水平固定/移俯拍赞赏胡宗片、河上军队、近景南得到蒋介石军人(动画)的信任05’30_06’57主持人和嘉宾中景一近景水平固定叙事06’57-07’15火车(动画)远景一近景一水平/俯拍/仰拍固定/移叙事中景一近景07’16-08’52主持人和嘉宾中景一近景水平固定访谈08’53加19’04水上船、鸟(动中景俯拍/水平固定叙事画)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09’05-09’56主持人和嘉宾中景一近景水平固定评论、访谈10’01.10’24演播室主持人中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0’25.10’3l胡宗南照片近景一中景水平推叙事10’32.10’42桌椅、孙中山照近景一中景俯拍,仰拍推,固定环境片10’43.1l’53主持人和嘉宾近景一中景水平固定访谈ll’54-12’08台灯、笔砚、钟近景一中景一水平/仰拍固定/移叙事近景12’09-12’15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2’16-12’53战争中景一远景仰拍/水平移环境12’54.13’24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3’25.13’40人群、坦克、旗远景一中景一水平/俯拍固定环境子中远景一远景13’41-14’12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4’13.14’22军队中景一远景水平固定叙事14’23-15’03主持人和嘉宾中景一近景水平固定/移叙事15’04-15’08巷战中远景水平固定环境15’09.15’44主持人和嘉宾近景一中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5’45-15’54屋内(照片)近景仰拍/俯拍固定叙事15’5_5..15’59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6’OO.16’17主持入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访谈16’18-16’31窗户、太阳中景一远景水平,仰拍推叙事(画外音)16’32-17’Ol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7’02-17’24胡宗南照片、战远景一中远景仰拍/水平,俯拍固定/移/推环境、叙事斗机、废墟、房顶、铁丝网、防空洞l7’25-l7’45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17’46.17’58大炮、飞机、炮中远景水平/仰拍固定,移环境23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火(动画)17’59.19’32主持人和嘉宾近景一中近景水平固定访谈19’33.19’48人群、青石路、远景一中景一水平/固定/推叙事(画外音)屋瓦近景19’49-20’03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20’04-20’1l走廊中近景水平推快推近景表现朱汲开枪杀死老鸨后的慌乱20’12-20’50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20’51.2l’05大海、海边建筑近景一远景俯拍/水平固定叙事(画外音)(动画)2I’06-22’Ol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移叙事22’02.22’28老上海街景远景一中景水平固定,移/推环境22’29.23’17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23’18-23’38傍晚老房子(动中景一近景仰拍/水平固定/移叙事(画外音)画)、室内景色23’39-24’5l主持人和嘉宾中近景一近景水平移/固定叙事24’52.25’13照片中景一近景水平推叙事(画外音)25’14.26’00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26’Ol-26’13月色(动画)、中近景一近景仰拍/水平固定仰拍月色表现烛光、着火的房一远景朱汲开始执行子刺杀行动26’14-27’50主持人和嘉宾近景一中近景水平固定访谈27’51.28’12演播室主持人中近景水平固定评论28’13.28’50照片、树林、飞近景一远景水平/俯拍/仰拍推/移/固定叙事(画外音)鸟28’51.29’46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29’47-29’58蒋介石和胡宗近景水平移叙事(画外音)南(动画)24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29’59-30’35主持和嘉宾近景一中景水平固定叙事30’36.30’54机关枪等武器、近景一中景水平/俯拍/仰拍固定/移俯拍武器、仰拍军队、雕像雕像表现朱汲要奉命领兵出征西藏30’55.3l'18主持人和嘉宾近景水平固定叙事3l,19.3l’30人群和建筑、天远景水平/仰拍移/固定叙事(画外音)空31’31.3l’14主持人和嘉宾中近景水平固定叙事3l’15.32’26山峰远景一中景水平/仰拍移仰拍表现朱汲一路卖军粮买军粮筹开拔费,养活士兵32’27-33’2l主持人和嘉宾中近景水平固定叙事33’22-33’34大炮近景一远景水平/仰拍固定仰拍大炮表现战争即将开始33’35-34’33主持人和嘉宾中近景水平固定,移叙事34’34.34’55蒋介石、军队、中景一远景一水平/俯拍固定/移评论胡宗南照片近景以上是对《民国岁月秘辛一我所知道的胡宗南》的镜头分布分析,我们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整期节目是由许多个富于变化、精短明晰的镜头所构成的,从镜头的使用情况来看,长镜头出现的频率最低,而是以静态镜头为主,因为节目的呈现方式以演播室和人物访谈为主,此外,节目中还大量运用了空镜头,穿插了许多相关的老照片和影像资料,所以镜头运用总体上“静”大于“动"。水平角度和固定机位是主要的镜头类型,体现在人物的采访和叙述中,采用了大量中近景和水平视角镜头,建立节目本身与受众的情感基础,向每个人平等地传达出历史讯息。另外,景别使用并不完全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全景一中景一近景"或“近景一中景一全景",有些镜头跳跃感很大。对于一档历史题材的电视节目来2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说,要受到观众的喜闻乐见并不能仅限于“真实还原”和历史教科书式的说教,必须增强纪录片节目的可看性,耐看性,镜头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个镜头语言都是在制造一种感官上的心理暗示,拉近编导与受众的距离。(三)声音语言电视是声像结合的传播媒体,在《口述历史》这样的纪录片中,声音与画面缺一不可,前面讨论过镜头语言和镜头组接,这里再来关注声音语言的作用,《口述历史》中最大的声音来源便是口述者的话语,其次是主持人的演播室解说和评论,再是旁白。哈拉尔德.韦尔策认为“能保持下去的惟一具体的历史,永远是那种基于个人叙述的历史"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汇集了万千民众的喜怒哀乐,历史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处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社会环境的折射,《口述历史》力图通过普通人之口讲述大人物或大事件不为人知的一面,从小人物的视角看来,历史变得更加鲜活,更有人情味,也更能吸引观众。《口述历史》节目深谙观众对历史的求知与好奇心理,善于让历史亲历者亲自现身说法,叙述的内容通常正是观众想要了解的,不会让观众失望,原因在于栏目记者和主持人的高超的采访技巧②。口述者自己叙述了一遍历史,加深了对往事的印象,观众也进一步认识了历史,真正做到“以史为鉴’’③,反思过去的历史对于今天的影响和意义。解说和旁白也构成了口述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起着阐述、承上启下和升华的作用。口述者的语言形象生动,较为口语化,引人入胜,给人以听下去的欲望。主持人的解说语言一方面是主持人自身观点和领悟的表现,另一方面还能传达出画面所不能传达的“画外音”④;旁白作为一种转场的手段,不受画面限制,主要通过诗意的语言叙事和评述,以情动人,以意会悟⑤。①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4—36@张玉强.广播电视语体的再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3):46—47@李镇.口述历史本体属性初探[J].当代电影,2005(02):96—102@谢玉兰.口述历史档案价值实现的媒体路径研究[J].13述历史,2012(04):17—19@王玉龙.Vl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选择机制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3(05):101—10426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1、演播室主持人评论:主观色彩凤凰卫视一直致力于主持人的形象打造,主持人、现场记者、评论员既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还是电视产品的一部分,是品牌形象的主要体现者。他们真正集“采编播”于一体,没有人帮他们写稿子,也许到了开播的前一秒钟节目的解说词仍然只有一个提纲,很多语言都是即兴而出。《口述历史》的主持人为曹景行和陈晓楠,曹景行主持节目向来亲和有力,低调谦和,而陈晓楠则以清新自然、轻松活泼的风格见长。二者个性鲜明,优势互补。在节目中,二者的穿着得体但不刻意,主要以西服和衬衫为主,并不正襟危坐,而是半侧身,有时双手交叉,双腿交叠,仿佛在与一个老朋友聊天,尽量与观众拉近距离。从节目的安排上来看,评论类的解说通常出现在镜头语言相对匮乏的地方,或者是画面感比较弱,缺乏素材填充的地方①。最明显的表现在于,主持人的评论通常是表现人物心理的重要方式,口述者叙述的历史人物一般已经逝去,这些逝去的历史人物,在当时所处环境下的个人情绪,现在的人是无法感知的,却可以通过主持人的嘴,传达给观众@。凤凰卫视主持人的强大影响力,使得这种评论有着近似权威的力量,观众很容易信服并乐意接受。2、画面的解说词:客观色彩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在电视艺术诸表现元素中,画面是第一位的,它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的特点,有其自身的表现意义。解说词也是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区别于电视画面,它可以补充画面无法展现的内容,又可以不受画面的限制,创造无限的画外空间⑨。因此解说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渲染等作用。解说作为辅助工具,为画面服务,语言本身具有的灵活性,使得解说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为同一个画面配音,最终目的都一样,都是用语言和文字描述事物和现象,补充画面所缺失的信息。①郝银侠.口述历史的现状与困惑——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36-140圆蒋营.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的异同[J].采编谈艺,2011(09):74—78@周振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制作[J].新闻界,2007(04):i01—10427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由于过去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水平,无法记录下当时的历史画面,这里只有通过解说词,才能在逻辑和细节上加深观众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和见解①。画面对解说词也有促进作用,可以更好地诠释解说词,画面为观众提供视觉感受,解说为观众提供听觉感受。视觉与听觉结合,使观众在享受美感的同时,倾听历史,感受历史②。解说一般采用直接描述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客观表述,直接评论的情况很少,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画面解说词推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即便如此,解说词对节目的背景介绍和意义阐述仍然显而易见,尤其体现在叙述结尾,主持人会通过精炼的语言以总结陈述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传达给受众③表6《口述历史》解说类型时长(时间单位:秒)节目/类动作、结背景、资场景心理活意义、原因评论型果料动陈赓1831551050648梁漱溟2231573l82519李汉魂2977245O3217王定烈2215037331624胡宗南1509210021027张志新16716737111165彭德怀340113898290刘志丹254695626329周扬28317010955117万里2762137918227从表6可以看出,每一期的解说都比较重视客观陈述,极少直接发表评论,画面解说词大部分时间是为了推进事件的发生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节目中的背景阐释和意义阐述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编导对意识形态的引导暗含在尾随事件后的阐释之中。①王宇英.口述历史四问——对近年来中国大陆口述历史发展现状的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11(05):卜5@邬情.口述历史与历史的重建[J].学术月刊,2003(06):77—82@李燕.口述历史在纪录片中的应用[J].学术前沿,2008(03):28—3028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3、人物访谈同期声《口述历史》就是以人物访谈的形式,在演播室进行录制的节目,这种方式对于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具有如下作用:第一,“还原"历史细节。若想口述历史做到绝对真实地“还原”历史,这显然不现实,口述历史的讲述人虽然是历史的亲历者,但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还不足以还原一段历史的全部面貌。再加上讲述者个人记忆、主观选择的差异,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都很难做到。但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不可能像电视电影那样,以画面呈现的方式重复再现。观众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只能通过他人对事实的讲述,在脑海中填补眼不能见的空白。人物同期声以原始的口头语言,实时传播,未经任何转述和加工,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①。如《文革中的<光明日报>》,王忠人回忆道:“莫艾非常廉洁莫艾到《光明日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有人就说报社有车你干嘛不坐呢?你是总编,你应该坐嘛。就应该分配给你车坐。后来他坐了,也就是上下班和工作时候坐。如果家里来人了,他爱人的什么亲戚,一律不许坐,来客人了需要到车站接,是他私人的客人,如果他要坐车去接,他交汽油费,让他的秘书把汽油费算好,到财务处交钱去。”这段话选取莫艾对使用报社公车的态度,从坐车时间、坐车交钱,不挪私用等细节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莫艾做事勤恳,公私分明,从不损公肥私的个人品质,鲜活而有吸引力,观众渴望探寻细节,渴望了解一个生动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一代报人王芸生》中王芝琛回忆父亲临终前的景象,“临终之前他悔恨,他说我对不起《大公报》,我对不起张季鸾,我对不起胡振之,我对不起大公报的同仁,是我把((大公报》埋葬了。他对着墙,拿了一张白纸,他说我答应过,临终前张季鸾跟我说写《张季鸾传》非我莫属。他说我答应了他,但是我没有,最后我没写,当我有时间要动笔的时候,我不能动,对于这样一个才智精明爱国的这么一个报人,我现在要写他的传,我还要给他编排好多的帽子才能出版,我于心何忍啊,所以不行。拿了一张白纸,交给他,交给他,这个白卷,我的白卷。”王芸生临终前的这番话和表现行为,非至亲之人无以得见,更无法在历史书中看到,可见口述者对历史细节的贡献之大。@朱小琥.口述史方法在课题研究中的价值探析[J].科研博览,2014(11):71—73.2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第二,解释阐述。这类形式出现的不多,多体现在学者,专家的口述中,他们在叙述历史的同时,也是在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范达人在《文革“御笔”沉浮录》里对毛泽东与江青的关系这样分析道:“很多人认为,江青是江青,毛主席是毛主席。我说这个问题值得很好研究,要把真实的关系搞清楚,毛和江青到底什么关系,在文化大革命这个问题上,在各个阶段,他们在政治观点上到底是怎么个状况。我认为他们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江青她基本上是贯彻文化大革命意图的,当然有时候出点错,毛主席有时候对她批评,甚至指责,说得她很厉害,但是总体上你看,江青怎么能上来,江青为什么能发挥那么大作用,江青一直到最后,她的政治地位在毛主席去世之前没有下去,是不是?”第三,评论历史。口述者对于亲身经历的历史,必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代表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体现电视台的栏目宗旨,树立媒体形象,有时需要借口述者之口来表达对敏感事件的看法。康庭梓是“林彪座机"飞机机组成员之一,他亲眼目睹了9月13日凌晨林彪等人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的全过程。后来写了一本书《亲历9.13事件》。在节目中康庭梓这样描述到:“毛泽东在1966年7月8号给江青的一封自称是黑话的信里曾经这样写道:‘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掐指一算,林彪在文革"-3中从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直到他最后以极富戏剧性的模式身首异地的收场,也不过短短5年,所以说不管历史如何评价林彪,不管他是叛逃还是蒙冤,林彪在文革期间的命运倒还真是应验了毛泽东的这每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的大规律学的预言。”因种种原因,康庭梓的回忆录《亲历9.13事件》至今尚未出版。第四,情绪宣泄,引发共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人物很多时候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当观众了解了历史的真相和残酷,全身心投入到口述者诉说的故事中,难免“看三国落泪——替古人担忧”∞。人物同期声使得观众与讲述者产生心灵共振,张广友在《大饥荒见闻录》中描述自己走访受灾农民的家里,“我去看看那小孩,结果我一看以后吓一跳。他的小孩已经三岁了,大脑袋,小细脖,两个眼睛叽里骨碌的,身上骨瘦如柴,就剩那个肋条骨像搓衣板似的,喘气呼嗒呼嗒,你能看出来还有气,眼睛还是挺灵活的,能看着你,不会说话。他妈妈跟我讲他①韩震.历史的话语分析和文本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0(04):80—8630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电视话语文本分析活不多长时间了,她说没吃的,没办法。我看了他以后就想到,农民的孩子饿成这样,我们是靠吃农民饭长大的,农民饿死了,农民的家庭的孩子弄成这样,我们自己心里好受吗?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很难理解农民受到的伤害,直到现在。”(四)声画结合——在声音和画面里解读历史《口述历史》无论从视听语言还是内容观点上,都体现出我国纪录片试图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和成就,绘声绘色地再现了众多无法重演的历史场景,满足了观众对历史真相和历史文化的双重需求,取得了收视率和美誉度的双赢,观众在深情投入中领略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打破了中国纪录片一直以来题材单一,创作手法陈旧,样式雷同的局面,在赢得电视市场的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忠实观众,这主要归功于《口述历史》在“真实性"和“可感性”上取得的突破,《口述历史》是声画与原生态同纪录片相结合的精美产物,得到业界和观众的肯定,它通过声画的结合,再现了逝去的历史,复原了大量的历史原型,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情景再现,让屏幕前的人们真正的触摸到那段逝去的历史①。《口述历史》作为一档成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片中运用的拍摄手法、技巧,朴实而不张扬,主要以平拍为主,讲述人面对观众,以水平视角讲述历史人物鲜活可感的生活和命运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对时空、声音和画面做了巧妙处理,以叙述话语为内容,以画面元素为形式,两者有机结合,组成了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国产纪录片,再创收视新热点。《口述历史》节目主要以声音语言为主,画面元素只占很少的部分,这是由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自身性质决定的,声音语言前面已经做过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口述者的叙述话语,主持人的解说和评论,以及针对画面的解说词和旁白,口述者作为历史的亲历亲见者,以过来人的身份,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向观众陈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问或夹带自己的评论和看法,更具可信度和历史感,更贴近观众需求心理。画面解说词通常采用浑厚低沉的男声旁白,符合节目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心理④。主持人的解说和评论,通常出现在开头和结尾,起着开启下文,总结全篇的作用。。杨胜.历史话语与历史真理[J].黑河学刊,2010(05):11—13@周夏.历史记忆的采撷,收藏与呈现——_中国电影人13述历史”之记录方式[J].当代电影,2010(03):78—8131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口述历史》的画面语言主要通过镜头组接,镜头语言等形式表现,节目大量呈现了远景和全景,大量使用广角镜头、滑轨、摇臂等器材,以动态的多视角拍摄,观众置身其中,仿佛是自由行走在历史遗迹中间,穿行在历史的画卷之中。传统的镜头剪辑技术与真正用摄影机拍摄的画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达到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场景中若隐若现或从历史到现实相互交替的景象,让观众自由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中,观众自发调动情绪,在节目编导的引导下,与口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一起,感受彼此,身心交融,更好地理解历史,铭记历史∞。①林兴仁.论电视主持人三语境[J].新闻大学,1995(03):54—5532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第三章《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历史主要通过口头叙述和文本记载两种方式得以传承和实现,换种说法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使得语言具有了一种神奇的特性,即语言构建了史实,我们不但通过语言而且通过在行动、交流、非语言符号系统、工具、技术和独特的思维、评价、感觉和信仰方式中一起使用的语言不断地、积极地构建并重建我们的身份、活动、乃至周围世界,随后这些身份、活动和世界又不断被改变和重建,使用语言就是我们积极构建世界的最重要的过程,语言是一种工具,和其他辅助工具一起,共同构建我们周围的事物和世界,我们首先使用语言创设情景,在情景的范畴内行为做事,才能构建一系列的事件和历史,这里需要执行七项构建任务,即意义、活动、身份、关系、立场和策略、联系和符号系统与知识建构,这七项构建任务是构建情景的全部内容,同时发挥作用,是人们在交流中通过彼此协商与合作发挥作用的,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文本和情景①。这些构建任务使我们能够使用语言以某种方式诠释情景,口述话语从这七个方面构建完整的历史事实或人物形象,因此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正是通过这七项构建任务给我们提供的暗示或线索得以完成的②。一、一、意义建构恧义婕俐在话语分析中,指的是某一段话怎样使事物有意义,通过什么方式赋予事物意义的。我们通过语言以某种方式使事物具有意义(赋予它们意义或价值),以此来构建意义。意义是构建任何情景的一个组成部分。意义并不是建构主义所独有的概念,它衍生于认知主义某些观点。最典型的关于“意义"的解释是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他认为,所谓有意义,是指观念或知识之间的非任意的和实质上的联系④。简而言之,意义的本质就是“联系",我们谈意义的建构,就是“联系"的建构,意义建构不等于凭空想象,而是在一定情境中进①陈晓鸥.论整体视角下的广播电视语境[J].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2012(08):73—75.@丁云亮.媒介批评的话语分析方法一文化唯物主义视角[J].东南传播,2014(05):65—68.@徐世红.认知语境因素的运作方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5):79—81.33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行的。脱离一定的情境,意义建构将成为“空中楼阁"①,缺少根基。《口述历史》话语对意义的建构相当普遍,如曾彦修在“我为六十一人案平反”中提到,他和胡耀邦是同辈,关系密切,往来随和,大家都习惯称胡耀邦为耀邦,通过这一席话,我们可以了解到,曾彦修当时与胡耀邦往来密切,身居要位。以薄一波为代表的六十一人能够得以平反,曾彦修和丁光远提供的证明材料是这个案件得以平反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这份证明材料的作用可想而知,因为这份材料是康生亲口对曾彦修讲的关于六十~人的口头资料,康生实际上是六十一人案的主谋,在康生的亲口陈述中,康生认为这六十一人空有一腔革命热情,却不懂通权达变,缺乏警惕性和策略,以致被抓进监狱,可见康生对这六十一人怎样入狱,怎样出狱的这段历史清清楚楚。然而,在文革中,康生却写信给毛泽东,诬陷这六十一人是受刘少奇的指使,叛变党和人民,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抓叛徒"活动。曾彦修的一系列讲述,赋予了这份证明材料无与伦比的生命力,让人不得不信,显示了强大的证明力,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吴象的“农村改革亲历记”,主持人中间有一段评述:“1963年,远在山西的吴象目睹了山西昔阳大寨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丰产典型,却怎么也想不到,因为毛泽东的看重,大寨从此主宰中国农业的命运几乎二十年。”这一段话,叙述和评价结合,虽寥寥数语,却以郑重哀叹的121吻讲述了大寨的典型形象和代表意义。二、活动建构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人通过活动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都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人的心理和意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话语分析中,指的是某一段话被用来促成哪种或哪几种活动的开展或确定,语言的使用揭示出我们目前从事的是什么样的活动,这也是话语构建活动的一种方式。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话并行动,代表我们目前正在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在做出行动时,我们不得不使用语言向别国王铮.电视语境下的多元功能实现者[J].新闻传播,2011(07):89—9034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人说明我要做什么∞。在《口述历史》中,口述者和主持人各司其职,观众希望口述者尽其所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叙述历史。而主持人的职责远不止这么简单,主持人通常集采、播、编等活动于一身,必须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托起一个节目,同样,一个好的节目也可以映衬主持人,《口述历史》取得成功,与凤凰卫视一贯执行的节目内容的安排与主持人的个性特点相结合,栏目风格要符合主持人各自的特点这一理念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口述历史》的主持人曹景行和陈晓楠,才能在节目中充分释放自我,张扬个性,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说话方式,语气和内容明显区别于口述者,如在“农村改革亲历记”中,“在吴象的记忆里,包产到户的责任田虽然一直带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却从未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即使是在‘摆擂台,放卫星,超英赶美,大炼钢铁’的‘大跃进’时代,因为在老百姓心里它是救命而短命的责任田。”这一段话,明显不是口述者吴象的陈述,而是主持人在进行解说这样一种活动,通过这一段解说,我们了解到接下来的主题是关于包产到户的责任田体制的历史情况,即口述者和主持人接下来要进行的活动,所以主持人的解说起到了提示下文,促进讲述活动开展下去的作用,实际上是主持人的这段话让我们明白接下来要进行什么活动,即口述者对农村责任田改革的历史介绍。张晓峰在《毛泽东水晶棺制作揭秘》中,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元旦之前你必须得有结论大伙心里急,四天四宿没睡有时候,吃早饭的时候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觉嘴里含着东西就睡着了。”如此紧迫的景象,到底是在做什么,大家伙参与的是什么样的活动,联系上下文,我们了解到当时众人是在心急如焚的状态下加工赶制毛主席水晶棺,大家伙之所以这么加班加点,是因为他们在执行水晶棺的制作这一秘密而又紧急的任务,全体职工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了。三、身份建构在话语分析中,指的是某一段话被用来促成了哪种或哪几种身份的确定,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即通过语言构建身份。语言的身份构建性特征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并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语用学揭示了社会身份的情景性和行为性,①陈萍秀,陈英.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意义及真实性探赜[J].兰台世界,2012(09):9—103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认为身份是人在不同语境中扮演合乎规约的语用行为的结果∞。语用学家维什伦认为,真正的语用学不去研究理想人群的社会变量,而着眼于构成实际说话者社会身份的各种变量,如文化、社会阶级、民族、教育程度等。民族语言学的实践社区理论认为人的身份取决于他们说话的方式,人的身份是随时构建和改变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费尔克劳夫也指出“话语是有着社会建构性的,它不仅是表现世界的行为,而且是说明世界,在意义上构建世界的行为”②,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构建性特征。再以水晶棺的制作为例,主持人在开场就亮明了主讲人的身份:“我们的讲述者张晓峰先生三十年前是北京玻璃总厂603厂的技术员,从1976年的9月到1977年的11月,他参与了水晶棺材的制作过程,今天,他为我们讲述了当年那一段难忘的经历。”,主持人对讲述者张晓峰做了简明扼要的人物介绍,指出张晓峰是一名制作玻璃的技术员,参与了毛泽东水晶棺的制作,观众根据这一职业身份的介绍,对张晓峰制作水晶棺的事实给与了认同,如此身份对于水晶棺的制作过程具有权威性,正是由于这样的身份,张晓峰才得以亲历水晶棺的制作,然后现身说法,以压倒性的身份优势让观众相信,他是叙述这个故事的不二人选,语言对人物身份的构建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口述历史》在每期节目前,都会对本期节目的口述者做一个大概的人物介绍,包括人物生平,职业类型,与所讲述事件或人物的关系,这些概况综合起来,便能使我们对口述者的身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讲述“刘志丹传奇”时,主持人这样解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这句话提到的“反党小说”就是《刘志丹》。这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讲述了陕北著名的红军领袖刘志丹传奇的一生。然而,从一九六二年起,因为毛泽东的这样一句话,再加上幕后种种复杂的关系,小说《刘志丹》遭受批判,被打成“反党集团的政治纲领”,而且有上万人受到了株连。今天我们节目的讲述者、《刘志丹》执笔人之一何家栋当时自然也是厄运难逃。”这段话欲扬先抑,在篇末道出了主讲人的身份,作为小说《刘志丹》的作者之一,对于小说如何被创作出来,作者如何临危受命,以及小说是如何催生出“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语录,o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2(04):97—103@Percheux,M.Language.SemanticsandIdeology:StatingtheObvious[M].LondonandBasingstoke:Macmillan,198236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这一切,除Yd,说作者,没几个人是完全清楚的。由此可见,话语构建身份的重要性以及身份对话语的限制和构建作用。四、关系建构在话语分析中,指的是某一段话被用来促成了与他人的哪种或哪几种关系,使用语言来构建社会关系,与他者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我们使用语言来传达我们和与我们交流的听众、读者或其他人、群体或机构建立、想建立或正努力建立什么关系的信号①。在口述历史中,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交流等叙事话语促成并识别一组组特定的社会关系。在徐光耀的口述《我与丁陈反党集团》中,主持人的开场白是这样的:“电影《小兵张嘎》对很多人来讲不陌生。嘎子聪明、机灵、有智有勇的形象留在了千百万人的记忆中。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嘎子这个人物诞生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作者徐光耀人生中相当苦闷的一段日子。一九五七年,作为‘丁陈反党集团’主犯丁玲、陈企霞的学生、一向自以为是‘左派’的徐光耀被扣上了‘右派’帽子,直到一九七九年才最终得以改正,今天已经是八十岁高龄的徐光耀老人回忆的正是这一段在他看来是‘头朝下脚朝上’的历史。”,这一段话构建了口述者与电影《小兵张嘎》,与人物丁玲、陈企霞,与事件“丁陈反党集团”案件的三层关系,徐光耀与丁玲等人是师生关系,在文学创作上受N-人的指点和帮助,因而在“丁陈反党集团”事件中,受到牵连,而丁陈之所以被批右派,徐光耀回忆道:“她在一次小范围的会上说起胡风来,她就说过一句话:胡风是很懂得创作的。这句话很重。所以,批胡风是批得不对的,她心里是有数的。’’这段话也构建出丁玲与胡风的关系,丁玲与胡风是挚友,二人才华横溢,惺惺相惜,后来胡风因政治上的孤傲表现出与新中国文化界当权者不好合作的态度,而丁玲在文代会之后,进入文化界当权者的圈子,与胡风渐生嫌隙,但胡风与她过去有私交,是知心朋友,故也区别对待,在日记中说丁玲是文艺界的“实力派”,特别是“可以合作的"。所以胡风和丁玲二人相互理解,相互爱惜的真诚友谊,却成为日后“丁陈反党集团"批判丁玲,与胡风事件有关联的有力“证据”。。甘于慧.试论电视节目的语境建设[J].电视研究,2009(09):53-5437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五、立场与策略建构在话语分析中,指的是某一段话是关于社会产品的观点的交流,也是对社会产品分配性质的看法,即构建关于社会产品的观点,类似的观点如什么是“正确的”“有希望的"、“合适的”、“有价值的”、“应该的"、“有用的’’等。人们通过特定的语言将相应的谈话内容看作是可以影响人的地位和权力的社会产品。任何情景的创设,都把社会产品和社会产品的分配意见作为其组成部分。《口述历史》节目由主持人的开场白、旁白配音、口述者的讲述、以及主持人的点评组成,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带有说话者主观的评价和看法,况且历史本身就是留给后人评说的,因而在《口述历史》中,对相关人物或事件的评价经常出现,这也是风凰卫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由王芸生之子王芝琛讲述的“一代报人王芸生”,主持人曹景行认为“不论结局如何,在王芝琛看来,张季鸾的社评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曹景行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王芝琛的讲述,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季鸾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社评,《给西安军界的一封信》引起了巨大反响,社评的中心思想就一个:请张杨立即释放蒋介石。张季鸾认为,现在处于抗击日军的关键时期,蒋介石积极抗日的情绪也比较高,尽管出现犹疑,在以往的抗战中,也给了日军不少重击,张学良主张抗日,却把抗日的头目给抓起来,并准备宰了他,那么何谈抗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写了一份悔过书,言辞恳切,是真心悔过了。张季鸾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时,在台湾举行了纪念活动,张学良当着张季鸾儿子张史机的面,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了一遍这篇社评。可见这篇社评对张学良在处理西安事变时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张学良把这篇社论作为了他行事救人的参考依据。王芝琛此次的讲述为我们还原了王芸生晚年的一个真实状态,通过这样的讲述,意在为父亲洗刷冤屈,平反正身,揭露当时的体制和人情给父亲带来的不公待遇,王芸生在上海解放后,撰写了《大公报新生宣言》,这篇宣言中处处都能看到不实之词,仿佛是阶级斗争的宣言,王芝琛说自己的父亲根本不懂什么阶级、阶级斗争,“我的看法可能主要不是他写的,他可能也参与讨论了,或者是参与了点东西。”接下来王芸生又写了((1926年至1949年的旧<大公报>》,在这篇类似于自戕的文章中:“他花了很长时间写,就是一条,反复地用、到处用大资38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方法产阶级、大官僚资产阶级等词儿,但是他没承认《大公报》是国民党机关报,找不到这个内容。他往自己、往张季鸾身上泼污水,用尖刻的语言来批判,都是咱们传统的写法,革命大批判。现在有时候拿起那个东西,很痛心,一页纸,两,我就数,数出来14个大资产阶级的报纸。因此他认为这是他一生当中一篇最大的违心之作。”,据王芝琛讲述,王芸生一再推托,直到得知这是毛泽东的意愿,王芸生才违心地应承了下来,写下了这篇自掘坟墓,抹黑《大公报》的文章。王芸生原本答应张季鸾,要写一本《张季鸾传》,但他没有写,“当我有时间要动笔的时候,我不能动,对于这样一个才智精明爱国的这么一个报人,我现在要写他的传,我还要给他编排好多的帽子才能出版,我于心何忍啊,所以不行。拿了一张白纸,交给他,交给他,这个白卷,我的白卷。”这就是王芝琛给我们展现的一代报人王芸生言论报国、浩然正气,却又屡屡遭罪的一生。从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立场上来看,王芸生是身不由己,做了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错事,王芝琛借助《口述历史》栏目,将父亲一生的荣辱和辛酸坦诚于观众,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社会大众的谅解,而不是固执地求全责备甚至诋毁。六、联系建构在话语分析中,指的是某一段话使事物具有某种联系或断开联系,即通过语言建立联系和相关或不相关,事物之间并不总是存在联系或相关,语言可以建立这种联系,同样,即使事物之间看起来存在着内在联系或相关,也可以通过语言来打破或断开这种联系或相关∞。在汪东林对梁漱溟的口述中,梁漱溟在1953年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扩大会议上,作了一个即席发言,“都进了城了,工人有工会管,生活提高了,工商联有工商联,农会呢,搞了土改,这就不用去了,干部都进城了,农村空虚了,农民苦,农民想进城,进城,你不让去,又把他轰回去。我还听别人讲,他说工人生活提高太快了,农民还是那么苦,所以是九天九地,工人在九天,农民在九地,差得太大了,这样子不行的,可别忘了共产党是靠农民进城的,你那么做,人家说你嫌弃人家了,你领导党这样子合适吗。”第二天,毛泽东作了针对梁漱溟的发言,批评他不懂农民运动,不了解农民,认为他这是在共产党面前班门弄。姚力.试论口述历史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启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04):33-393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斧,最后给他定位成反对总路线的“反面教员”。“梁漱溟申辩自己没有反对总路线,但是在9月17日周恩来作了一个长篇发言,将梁漱溟解放前的历史称为‘为了做官、一贯反动’。这种批判的调子激怒了梁漱溟,他要求再次申辩,并且说自己在解放前几十年与中共的异同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需要给他更充裕的时间。”这段话表现出梁漱溟虽然出身于诗礼仁宦之家,却对农民有着深厚的关怀之心,但是毛泽东给他扣上了反对总路线的“反面教员”的帽子,在这里,根据话语的构建理论,毛泽东的发言将梁漱溟与反对总路线联系起来,把他当成了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代言人,而梁漱溟则试图断开这种联系,认为自己原是就事论事,并没有站在反动阶级的立场上反对党的领导,反对总路线。这里的叙述就是通过语言来建立联系或断开这种联系。七、符号系统与知识建构在话语分析中,图像、表格、公式等非语言形态也属于符号系统,语言可以使某种符号系统具有优势或不占优势,使一个符号系统在知识信息方面高于其他符号系统,确立该符号系统的优先权和威望①。在口述历史中,语言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大部分人都能灵活自如地使用语言讲述故事,但是谁的说法更可信,谁的故事更精彩,这要取决于语言的构建功能和组织能力,所以做口述史强调要“亲历、亲见、亲闻”@,口述者最好是与所述人物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或是亲身参与到历史事件中,这样所讲出来的故事才有权威,才能让观众信服,不至于产生被愚弄的感觉@。①赵为学.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应用:现状。局限与前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90-99圆李曙光.新闻语篇对话性初探情态语言资源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6):60—63@肖好章.意义与语境:交互语境模式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O1):12—1640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第四章《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口述历史发展至今,成果显著,却也非议不断,由于口述历史主要是依靠人的记忆来复述历史,而人的记忆往往并不可靠,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如此史学界更应不遗余力地保证其真实性,这是口述历史的价值和原则所在。如今的观众观看电视,大多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自身见解,他们不需要“填鸭式”的说教节目,他们需要的是客观陈述一件事实,提供相关历史的原始材料和信息即可,把判断留给他们自身,他们会自觉参与到讲述者构建的历史洪流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反思现代社会和自身。凤凰卫视的节目形式与这些观众的心理诉求不谋而合,口述历史纪录片在精神上实现了“向自然回归”,而在观众看来,这就是真实性的体现。口述历史在中国方兴未艾,在一片质疑声中发展走远,尽力保证了大部分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对于真实性的建构,口述历史自有一套方法体系∞:一、多元话语:构建真实性的客观证据口述历史的形成特点之一就是多元话语,所谓多元话语,是将传统的话语分析技巧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倡导的多元主义视角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话语分析”和“多元主义’’为特点的社会研究思路圆,口述历史纪录片在确定历史主题后,会尽力寻找最合适的人选,通常采用“多点探析法”,也就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在讲述者的选择上,尽可能多找一些人,而不是只选择一两个讲述者,三“人"成众,三“口”成品,通过“群言”@的形式,相互补充,互为验证,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共同完成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事。由于每位口述者所处事件发展的阶段不同,角色身份的差异再加上个人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在口述同一事件时,必然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观众才得以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多元认知,形成立体视角,认知①黄国文.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1-5@谢立中.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的新尝试[J].社会科学学报,2010(02):i-19@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5):1-44l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历史,接近事实。口述历史营造出“众声喧哗"①的景象,在不同的叙述中,是否契合或有出入,孰真孰假自然不攻自破。《口述历史》曾就江青的历史专题访谈过阎长贵、张颖等人,江青作为中国曾经的第一夫人,除了作为文革大反派被批判至今,对于江青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知道的人并不多,《口述历史》的主讲人是江青的两位秘书,以实例证实了江青确有“妖魔"的一面,但江青的为人,也有谦逊温和的一面。有时主讲人的部分讲述材料往往也是通过倾听他人的口述而得来的,陈禹山在追忆张志新的访谈中,作为一名记者,他的很多材料,如张志新被捕情形,与家人的联系,以及去世后对家人的影响都是通过采访张志新女儿得来的。多元话语是证明口述历史建构真实性的客观证据,口述历史中的科学证据不同于司法诉讼中的证据,不受法律规约的限制,它存在于日常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评判中,但也为观众感受真实的历史事件提供了多方面,多视角的可靠证据,多元话语决定了口述历史的超高可信度,对传统的历史文献具有补充,扩展的作用,讲述者面对镜头,面对万千受众,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演播室的氛围以及对历史的责任感使得讲述者很难违背本心而作假,具有较大可信度。加上口述历史采用倾听、对话的方式,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随着历史事件的发展而跌宕起伏,这种身临其境,感染力极强的历史讲解方式更易让读者相信口述历史的可靠性,读者在无意中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历史人物的相关者。只有当观众承认讲述者所叙述的历史内容时,才能达到节目的预期效果和“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的人文关照。读者通常都有一种想要把握历史真相的信念,多元口述这一方式恰好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放大了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口述类纪录片的信任感由此加强,而这种增强了的信任感,使得我们把握口述类纪录片最重要功能的能力大大加强。这个重要功能就是以上提到的多元话语提供的客观证据。此外,口述历史纪录片从民间视角出发,以平民化的口吻讲述重大历史事件,拉近了历史过往与现实群众的距离,“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密切与现实相联系"②,使得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变得可感可触,不再只是文献档案和人们口耳相传,但真实性却无法确定的传奇,口述史学家用自身的努力为关心历史的大众营造了①陈墨.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J].2009(08):51—58@周新国.中国大陆口述历史的兴起与发展态势[J].江苏社会科学,2013(04):189—19442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一种真实可感的历史空间,也为口述历史在大众文化的园地中占得一席之地和坚实的生存空间。口述历史源远流长,始于远古时代的口头记述和传播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栏目也是基于这种原生态的口头叙述方式,与现代观众对原汁原味的历史事物的探奇和发掘心理相契合,因而获得巨大成功。《口述历史》栏目去除了一般电视节目的过分藻饰和花哨的包装,只是请来几位老人,没有任何多余的人工安排,完全就一件历史事件或一名历史人物展开自己的叙述,秉着中正平和的思想和尽量客观的态度,向观众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般地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激荡往事。口述历史纪录片受限于历史资料和实际场景的匮乏,无法做到真正的“真实再现”∞,只能依靠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口1:3传播,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真实性,纪录片的创作者没有将全部的智慧投入到视觉形象的记录之中,而是在多元话语的搜集上下足功夫。“因为每一个人的声音,尤其是他使用的语言词汇具有鲜明的个性,声音是生命的外在形式,人的声调、语速语气,口音都是人生命的律动,具有美感。"@多个声音汇聚而成的群言验证,正是证明事件本真的历史强音。二、语言的开放性、抽象性强化了“临场感’’口述历史的基本工具是语言,语言具有开放性、抽象性等特征,普通人采用口语化的方式讲解、叙述历史,这对听众来说,不仅新鲜,饶有趣味,而且增加了历史的可读性,口述形式的历史,不再是教科书式的板上钉钉,不容置喙,简短扼要之余,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也不再是连篇累牍的卷帙浩繁,令人头晕目眩,不得要领。口头语言开放性的自然优势,不同于写作,写作需要字斟句酌,需要考虑句与旬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以及上下文的衔接,相对于口语,多了许多人为加工和藻饰,写出来的历史也少了原生态的味道,口述历史时,情之所至,记忆之所至,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能滔滔不绝,徜徉恣肆,甚至一气呵成,将完整的历史事实再现给观众,观众听过一遍,仿佛自己经历了一遍,如同穿越到当年的历史情境中,强化了观众的“I临场感"@,与叙述人一起,在回顾中体①毕秋晨,赵冠杰.解构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J].电影评价,2013(07):80—81②牛慧清.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再说之道[J].中国电视,2006(10):58—61@穆磊凤凰卫视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运作方式研究——以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为例[J].广播影视评论,2014(03):72-7443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验历史,触摸历史的一角。口述历史也不同于直接的视觉影像,语言自身的开放性,抽象性使得语言展示的场域要宽于视觉影像,语言能使听者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联想和建构,而视觉影像所呈现的固定画面限制了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传者的意图,不会自觉进行批判或反抗。将口述历史与电视纪录片结合,能够直观并且形象地给观众带来精神大餐,有助于加深观众对事实的理解,在影像资料提供背景解说的同时,讲述者运用口语叙述的方式,通过语言将历史的距离感和生疏感减弱,再次让观众体验到了强烈的“临场感”,遥远的距离、当时的历史情境以及当事人的种族和文化差异产生的疏离感,都被口头语言这一古老而直白的对话方式打破了,它减少了观众对历史的陌生感和漠视感,观众进入到语言所构建的历史情境中,将那段遥远的历史拉进现实,仿佛自己是历史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进行了“穿越”式的历史想象。口述历史纪录片采用多种传播手段,集语言、文字、音响、影像为一体,多角度,全景化呈现历史,与社会大众分享历史,关心历史,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大家共同参与的历史其真实性自然更有保证。肢体语言对真实性的建构口述者面对镜头,讲述历史,观众不仅听历史,还能看历史,所谓看历史,就是通过观察口述者面部表情,判断当事人的情绪和所述事件的真假。在享受口述者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从VI述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上进行判断,获得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满足,借助现代科技的纪录片也让观众享受到了全方位的生理体验。《口述历史》中讲述了多个历史事件和人物,当事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口若悬河,多个讲述者轮番上阵,构成了所谓的“群言"现象,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群像",指的是《口述历史》中出现的多个讲述者和受访者的面孔,这些神态各异、特点鲜明的面孔,配合着自身的语言讲述,展示出所述语言背后当事人亲身经历的历史往事在内心深处激起的汹涌暗流,反映在脸上,可以被观众捕捉到,通过这种方式弥补话语所无法表达的一些东西,对历史进行描述的现实的声音、影像通过把讲述者的面孔、声音、所处环境综合在一起,重塑了过去历史的声音,图像。过去历史中的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人物或事件对口述者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倾听与观察得以窥见一二。1:3述历史通过两种途向观众传送信息和影响观众,第一种是依靠视觉,观众根据口述者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事实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获得信息,第二种是根据口述者的语言描述,确定讲述者的语言所指。纪录片中字幕、话语和解说,可以帮助观众获得关键知识和了解,但缺少了“面孔阅读”①这一环节,当事人的“面孔表情"在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态度方面,比口述话语更直白、更强烈,也更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口述历史》节目中,给受访者的镜头普遍是上半身,尤其是面部特写较多,这种镜头处理方式使观众的眼睛集中定格在口述者的面孔上,受访者每一次面部表情的变化都体现出当事人情绪的一次波动,这与同期的口述话语一起,加深了观众对这段史实的了解,也对讲述者个人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有一个大体的把握。这种处理不会使观众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反感和疲劳,反之,观众更容易对口述者个人产生或同情或敬仰或羡慕的情感体验。“群像”汇集了大量的讲述者表情,从这些表情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对口述者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和情感波动,隐藏在这些变化不甚明显的表情的背后,是他们的欢乐、痛楚、犹豫、不安和不甘,这些间接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认知历史,判断史实也起了重要作用,观众从中也学会了辩证看待历史,深挖历史背后人的喜怒哀乐,感受着历史中人的感受,明白历史其实就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物质运动的延续。“群像”对口述者情感的展现十分细腻,这一点在口述者的话语中或许无法表达,或许刻意抑制,或许有意隐藏,在与话语共同作用的过程中,让观众根据自身喜好,在价值评判中构建自认为真实的历史原貌。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现代人更倾向于直观的视觉感受,“群像”的特性恰好符合了这一需求,于是我们看到《口述历史》中,对人物的上半身给予特写,清晰展示人物的神态面貌,背景以书房或花园为主,格调高雅素净,这样的环境给口述者造成一种临阵自危的心理压力,再面对镜头,面对观众,语言与神态结合,口述者便很难作假了。《口述历史》的讲述者在这一点上,综合素质较高,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波动,反映在面部表情上,就是神态自若,娓娓道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口述现场录制,这是凤凰卫视《口述历史》一直以来的节目呈现和对历史的尊重,表现出了严肃认真的治史精神。①徐鸿琳.口述历史的意义和价值[J].广角视野,2009(11):1664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四、细节记忆对真实性的建构《口述历史》叙述的都是当事人自己的亲身经历,是鲜活的历史记忆,是属于讲述者个人的,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忆,这样的记忆内容,在教科书上是看不到的,它不是教科书上所呈现的普遍的概念和大事记,而是对历史细节的深刻挖掘,更能体现出历史人物的情感经历和精神风貌。《口述历史》不同于说教,而是讲述历史事件,在连贯,有序、深度记忆的过程中,让观众获得历史故事,并带领观众深入历史故事,切实感受历史事件的波谲云诡,体验历史人物的跌宕起伏。口述者把他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这种直接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口述者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当事人经历了什么,获得什么样的感受,就会以某种方式将这种体验展现出来,《口述历史》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我们不仅关注讲述者所提供的宏大叙事,更有感于其中的细节描述,人是情感类动物,而人的情感表露通常体现在具体的细节部位,于细微处见真情,深入细致的描述更能激起观众的共鸣,引发讲述者对往事的无限追思。再者口语化的叙述特征使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变得更为亲近,加上讲述者的情绪,演播室的氛围,增加了对观众的感染力。《口述历史》曾对文革做了大量专题报道,对文革时期人们酸楚而又隐晦的情感体验做了细致描述,如下文:“一九六八年春吴晗被关进监狱,夫人袁震也进了劳改队,家里只剩下小彦姐弟。一天晚上,袁震被放回去看看家,结果一家人挺高兴的。万里知道袁震回来了,赶快叫家里人熬了一锅红豆粥送给袁震。袁震和儿子、女儿三个人喝完了红豆粥挺高兴的,结果没想到那天晚上半夜就发病了,赶快送到医院去。说起是吴晗的老婆,医院里头也不敢抢救,也不进行抢救,所以就没有救过来。快到天亮的时候,袁震眼睛睁开了,小彦就说:咱们身边只有一个苹果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我把这个苹果削削给你吃一点?袁震摇摇头说不,她想喝一碗粥。小彦赶快去找医生去,说能不能让厨房熬一碗粥给妈妈?医生也不答应,过不久袁震就死了。死的时候小彦跪在那儿哭,哭着哭着发现袁震眼睛的两边有两滴眼泪,她就感觉到她妈妈死不瞑目。后来做梦也好,什么也好,老是梦到她两滴眼泪,而且到处问人家人死了还会不会流眼泪,她就幻觉了,她感觉到她妈妈可能没死。就这样。”吴晗妻子死后流下的两滴眼泪,触目惊心,袁震遭遇了怎样的变故,内心承受了多大的伤痛,才会真的“死不瞑目”。如此震撼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46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细节,足以让电视观众为之动容,个中滋味留给观众自己去感知,去品味。苏双碧在讲述吴晗是怎样“沦为文革祭坛上最早的牺牲品”时,主要从家人的点切入,吴晗在遭受残酷的体罚时,十多岁的女儿小彦会扑上去挡住父亲,妻子袁震在临终之际,想要喝一碗红豆粥而不得。这样整个故事才足够细腻深刻,才能引入入胜,才能使大众带着情感去看待历史甚至研究历史,这样也能传达出记录者对《口述历史》的良苦用心以及对人类历史的自我建构。在传统社会中,正史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霸权地位,人们对口述历史,野史往往弃之敝履,认为其可信性不强,空口无凭,缺乏实际考证,如今的口述历史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正式纳入学术研究范围,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尽职精神得到加强,所以,新中国的口述历史可以作为正史文献的补充资料发光发热,也在史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它还有正史不可比拟的优势:口述历史较少经过藻饰、渲染,不受正史框架体例的限制,而且篇幅不限,这样就能够尽可能地将历史细节纳入其中,历史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存在,可读性大大加强,但也不同于野史,野史无据可考,而口述历史通常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且所述多为当代史,年份较近,便于考察,因此,口述历史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中的细节记忆更显得尤其珍贵,观众可以在口述者提供的细节的基础上,联系整个故事,然后总结分析,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从而更好地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五、影响口述史真实性的因素(一)口述者因素口述者是口述历史得以开展的首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希望口述者能够无时无刻,不论时间地点,无条件,毫无保留地向我们讲述真实的历史情况,这是口述历史真实性的来源。口述历史一直饱受诟病,主要都是针对口述史的真实性而发起的,口述历史发展到现在,已日渐成熟,但要完全避免口误和记忆性的偏差,还很难做到,这是由于口述者自身存在众多局限。第一是记忆因素,口述历史建立在口述者对历史的回忆基础上,《口述历史》中的讲述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如何家栋、曾彦修、吴象、徐光耀等都是8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人的记忆力存在衰退现象,尤其是老年人,这是做口述史必须47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要面对的问题,老年人在回忆往事时,在具体细节方面经常容易出错,如事件发生的日期、地点、相关人物等方面,记错时张冠李戴,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通常他们不会意识到这些错误,而是把它当做史实进行记忆错误的自我复制。每个人的记忆方式都存在差异,这一点也会对真实性产生影响,善于逻辑推理的人在记忆具体细节方面并不擅长,容易出现错记、漏记、记忆扭曲等情况;善于形象记忆的人对亲身感知过的事件会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记忆,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推理存在不足,缺乏从大局出发对历史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感知,在对历史的评价和宏观背景上容易产生错漏。另外,人的记忆存在一种奇特现象即“回想增长律”,例如“口述史家访谈老年人有关他们的少年往事时,人们会因为不满现状而美化过去。又如劫后余生的人因为大难不死而觉得以往的艰苦岁月并不坏”∞。又“政治史学者发现政治家离开政坛越久,一般人对他的评价也就越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极易使人产生审美冲动,以至于“那过去了的一切,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②。第二是口述者的人格因素,即口述者是否愿意说真话,是否本着抢救历史记忆,造福大众的高尚情怀,是否愿意剖析自己,在镜头前展现真实的自我,并公开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甚至忏悔和反省。这些都取决于口述者的个人意愿和思想觉悟,旁人无从干涉。第三是所谈事情与口述者的相关程度因素,如果说人格对口述者的影响是不明显的,无意识的,那么口述者对所谈事情与自己的亲密关系则非常清楚明了,我们通常说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便是依据所谈事情与口述者的亲密程度依次排序的,一般而言,亲历的真实性高于亲见,而亲见的真实性高于亲闻,所以在口述历史中,只要条件允许,一般都会找来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亲历者在叙述历史时,根据记忆,可能会加上自己当时亲眼看到的或亲耳听到的一些内容,不过这种情况,口述者最好加以说明,以便观众分辨。第四是口述者的价值观因素,口述者讲述的虽然是个人经历的事件,但他采用的表达方式,对语言结构的整理以及遣词造句,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另外口述者的动机也能影响真实性,动机是促使口述者叙述历①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2(04):97-103@陈墨.史学之谜:真实性,口述历史与人[J].当代电影,2012(04):97-10348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话语对真实性的建构史的内在动力和原因,它决定着口述者为什么说,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这种动机可以分为七大类型,分别是平反辩白型;获取利益型;伸张正义型;邀功型;歌颂感谢型;公益宣传型;历史责任型。此外如信仰,记忆,所处政治环境,口述者对采访者或主持人的信任程度,以及口述者对口述后果的判断和顾忌等因素,都能或多或少地对口述历史的真实性造成影响。(二)采访者因素采访者在口述历史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采访者对受访者进行采访时,能否为其创造良好舒适的氛围,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口述者畅所欲言,不受阻碍,决定着采访质量的高低。采访者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要认清双方承担的角色和义务,不可越俎代庖,不可让口述者服从自己的安排和想法,那不是口述者想要讲述的真实历史,而是采访者自己臆想出来的历史。这样只会加重人们对口述历史真实性的怀疑。采访者在整理采访资料时,不可删除采访者的提问,这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和叙事结构上的断裂,有些口述历史是由采访者和口述者共同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删除了采访者的提问部分,就变成了口述者的自述,这种自述有时会给读者造成混淆,不明白口述者这么说的目的何在,甚至误会口述者的本意。4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第五章《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一、当代历史纪录片的话语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概念和意义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国外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引进,意识形态不再是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大众对意识形态的单一认识逐渐改为意识形态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和多面性的特点。意识形态体现在电视文化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一)官方话语: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是官方话语的代表,是国家机器运行的理论枢纽,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即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的是共产党的阶级立场和人民利益,电视文化作为当今社会的大众文化,归属于国家主流文化,因此国家需要对电视节目和文化栏目进行议程设置,这种设置的依据便是国家意识形态,国家必须运用自身的权威和力量进行引导,这在西方国家也是有着理论基础的,早期的“教养理论”、“社会责任论”也从多方面强调国家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必要性,这对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安康具有重要意义,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都归中央政府部门管辖,是政府的喉舌,属于国家机关,必然体现着国家意识形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即正面宣传和隐性渗透,正面宣传主要体现在新闻和公益节目中,隐性渗透主要体现在电视剧,电影等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形式中,电视媒体是遵循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媒体,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职责,向大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树立开放文明的国家形象。凤凰卫视是少数几个获得中国大陆部分地区落地权的境外媒体,虽然其一直标榜自己是为了宣扬“民主”并有“独立见解”,但整体观点仍然倾向于中国大陆官方,有外国媒体认为其近年来观点越来越与大陆的中央电视台(CCTV)接近,对涉及④欧阳夕.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风凰大视野>为例[B].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0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大陆的敏感话题不予报道,凤凰卫视通过高质量、高品位的电视节目,以及对内新闻政策的把握和严格的自律,迸一步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和很多内地电视观众的喜欢。在《口述历史》中,只有已经定性的历史事件,才会纳入选题的范围,无论讲述者或是主持人他们的叙述和点评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维护中国大陆主流意识形态。(二)受众话语:市场意识形态受众话语是片子从历史人文纪录片转向准商业化纪录片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生产机构,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受众需求,才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群众基础,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必然难以为继,因此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便成了各家电视台争相努力和比拼的目标,在商品经济大潮下,电视文化也变成了大众消费品,电视节目主要以满足大众的趣味和需要为导向,经济收益上主要来源于广告利润和商家赞助,国家干预减弱,市场成为主导,电视文化的发展也被打上了市场意识形态的烙印,媒介消费主义时代到来,在市场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下,产生了大众文化,这种以“文化消费”、“大众娱乐”为特征的电视文化,缺少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娱乐有余,内涵不足。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经典文化、精英文化的熏陶,最后恐将积重难返。凤凰卫视属于商业性的传媒机构,必须把市场的准入和商业利益结合起来,《口述历史》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人文理念与商业原则的统一对立,凤凰卫视对人文历史素材的成功经营是《口述历史》取得商业成功的保证。“理性经济人’’∞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确保企业的投入(时间、资金和人员)最小和产出(作品量和收视率)最大,保证企业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口述历史》走的是凤凰卫视纪录片的栏目化的路子,以观众为核心,为观众而讲述历史,赢得了一定规模的受众,也就产生了一定市场。不过,《口述历史》在商业性方面也存在问题,如过于追求成本的最小化,这会背离真实性原则,不利于口述纪录片的长期发展,做口述历史,价格的确昂贵,费时费力。《口述历史》取得强烈社会反响,凤凰卫视纪录片目前遇到的竞争和挑战还比较小,因此这些问题显得并不迫切。。潘知常,林玮.批判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851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三)精英话语:精英意识形态精英意识形态体现知识分子阶级的立场,指的是人文知识分子精英对人类精神的追求和终极价值关怀,他们所重视的是对文化传统中的高贵精神与精英意识的持继。这是一种理性的话语,理性的发声,他们有着崇高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健康积极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大众的精英意识形态十分必要和迫切,电视文化应致力于此项事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思考,一味迎合大众口味,崇尚“娱乐至死”的市场意识形态,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电视节目要找准自身定位,在宣扬精英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不能脱离大众,有悖公平,完全走精英道路,避免曲高和寡①。本文选取凤凰卫视《口述历史》为研究栏目,正是出于对精英分子的关注,对历史理性的思考。《口述历史》在选材上,重点仍然在领袖和精英的思想和行为上,不论是故事中的人物,还是讲述故事的人物,都不是寂寂无闻,毫无建树的普通百姓,至少也有个一官半职,或是某领域的专家、学者。这里的口述历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史学"②,也没有对以往的“精英史学”起到冲击作用。选题上仍然呈现出单一的状态。这一点与《凤凰大视野》中的《北大荒青春纪事》和《红树林粤海农垦知青纪事》等通过普通人之口叙述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小事相比,选材不够广泛,题材延展性有待于加强。二、《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本章主要分析话语是如何在政治传播过程中被生产、建构、认同并发挥作用的,意识形态的定义至今没有定论,但它的存在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工作也势头正猛,本文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中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为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符号学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口述历史》运用了哪几种方式建构、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传播自身的意识形态,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对凤凰卫视的营销和传播策略有整体的认识,探讨《口述历史》这一栏目是怎样在意识形态传播和收视率两方面取得双赢的。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谢海潮.两岸1:3述历史学者:让”草根史学”塑造社会共同记忆.福建日报,2013(11)52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本文选取《口述历史》作为研究样本,一方面是因为《口述历史》主题深刻,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凤凰卫视纪录片的王牌栏目,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该栏目主要讲述的是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一)语境建构语境是社会语言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使用语言的情景场合,语言往往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境意义,本文主要从情景语境的建构来分析意识形态的不同呈现。意识形态是批评话语分析所要揭示的主体,批评话语分析的代表们认为:揭示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必须把话语放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加以研究,《口述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因此必须对当时的环境加以考察,不仅要考察宏观的社会政治背景,还要对事物的发展历史做纵向的时间考察,另外还要考虑节目本身的制作背景。了解节目是怎样实现政治话语和历史话语的意识形态转换,以及不同话语如何体现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阶级立场和情感倾向,找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扬长避短,以史为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趋向做出一定的预测和指导,这也是我们的终极理想。如此一来,对历史进行理性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社会语境——节目制作背景凤凰卫视一直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一口号作为受众定位,这是凤凰卫视长期对中国和海外电视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瞄准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的三高人群,走精英文化路线。而纪录片的深度、文化品位、艺术价值正好契合了凤凰卫视节目定位的高端精英路线。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之初,为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品牌形象,践行“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的理念,陆续推出了大型电视行动《千禧之旅》、《欧洲之旅》和《两极之旅》,同步制作了大量文化游记样式的纪录片(节目),在业界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这些耗资不菲成本很高的纪录片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商业回报。风凰卫视的节目策划人不得不继续寻找差异化的选择。2002年,凤凰卫视展开大型电视行动,雄心勃勃地启动大型百集纪录片项目《唐人街》,于2003年1月19日在凤凰卫视①吴慧明.凤凰卫视境内营销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3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中文台播出,迅速成为凤凰卫视中文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此后更在中国内地多家地方电视台同步热播。却仍摆脱不了和前几部纪录片相同的命运,潮水般的赞誉并没有带来丰厚的广告收益。几经波折之后,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总策划刘春发现,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并不是凤凰卫视的强项,属于“劳民伤财的奢侈品”,相比之下,历史纪录片不仅成本相对低廉,在凤凰卫视的受众群中也很有市场,2004年9月,凤凰卫视在黄金时间晚上八点档推出纪录片栏目《凤凰大视野》,一改以往商业回报低迷的局面,观众反响强烈,受到广告客户的热捧,《凤凰大视野》火速成为凤凰卫视的名牌栏目,商业上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潍柴动力等企业的冠名和广告每年为风凰卫视贡献9000万左右的广告收入,而以前晚上八点档播出电视剧时,每年带来的广告收入只有3000万。于是,在痛苦地摸索转型后,凤凰卫视的节目策划人终于通过《凤凰大视野》找到了纪录片的蓝海——历史题材纪录片。此后,凤凰卫视趁热打铁,接着推出《口述历史》,《口述历史》栏目开播于2005年,是第一档直接以“口述历史”命名的口述历史类电视栏目,《口述历史》一改叙述者占据主体地位的传统,转而交给了口述者以主动智能,让口述者的叙述在时间上占据着节目的主体,形成电视节目中的历史专业主义精神。至此,凤凰卫视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逐渐成型,成为凤凰卫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电视纪录片业界独树一帜。2、政治语境——民主自由的媒介环境凤凰卫视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商业电视台,香港是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健全的法律制度给传媒提供了自由的生存环境,香港特区政府没有新闻审查制度,全世界各地的消息和资料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公开报导,可以表达各种意识形态及信仰的言论和意见,哪怕是对政府行政长官和官员指名道姓的批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策营造了宽松的新闻传播环境,由此香港的传媒也为言论自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天地,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和监督功能。凤凰卫视敢于抓住机遇,利用日渐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挖掘报道一些以往不为人知或不敢为之的敏感历史题材,这与凤凰卫视是境外媒体,特殊的地缘性和工作风格所带来的相对广阔的话语空间也是分不开的。《口述历史》曾对文革做过大量专题报道,这是因为文革中的许多冤假错案虽然最终得以平反,蒙受冤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屈的各界精英和群众也重见天日,继续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生产劳动,但其中的许多历史细节和来龙去脉,普通大众无法得知,我们记得这些受害者的名字,却不清楚他们在文革中具体经历了什么,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淡忘这些人所遭受的苦难和打击,甚至淡化文革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口述历史》节目对文革专题的策划可以说是补救性的,节目在批判、反思文革的同时,又体现出质疑和矫正的态度,这与大众对文革的主流看法略有出入,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在该节目中得到了彰显。(二)阐释分析:意义生成与创作手法克里斯朵夫认为,话语的互文性即将“历史插入到文本当中,以及将文本插入到历史当中”,指出文本是建立在过去的文本基础上,并对之前的文本进行了加工、重组和建构,使文本发生变化,并形成历史和现实。话语互文性中强调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媒介话语是如何建构的,这种建构是在怎样的转换过程中得到建构的,我们成为媒介话语的“互为话语性”或“建构的互文性"①,《口述历史》是一档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节目,它的节目文本是由极具纵深感的历史瞬间、现代人的话语建构、重组和保存不多的老照片、影音资料等符号组成。观众在历史的真实感和现实的时代感中解读节目制作者的编码,找寻历史真相,这正是互文性过程和话语的竞争和重建过程。风凰卫视由于地缘优势和政策的放宽,得以开辟新的话语空间,突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制,弥补了大陆历史纪录片在某些重大、特殊、敏感、边缘化题材上的“失语”,通过话语建构某些重要历史和消失的过往。而非大陆纪录片所构建的“想象的现实”。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但流传下来的历史并非是过去的完美真实再现,而是经过历代人再创造和再建构的结果,电视口述历史更无法完全真实地展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媒体对于当下的新闻都无法做到完全客观公正,何况超越时空处于变化中的历史,凤凰卫视纪录片不囿于窠臼,不以体现国家意志为宗旨,而是力图突破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在纪录片领域独树一帜,明显区别于大陆纪录片。《口述历史》的题材取自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建构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弥合了两岸三地①凌霄.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风险传播中的话语结构——以白酒塑化剂事件为例[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5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的意识形态分歧,创造出“和”与“同’’的平衡。1、意义生成:对节目制作者的编码解读(1)题材的选择纪录片创作之初,如何选择题材,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是节目制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一系列的筛选,拍摄和剪辑活动。在寻找、捕捉素材的过程中,编导有意无意地掺进了自己的审美和判断,开始了主体审视,节目呈现“这一个"而非“那一个"专题,排除现实情况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编导个人喜好和审美意识的体现,在节目制作之初,编导的意识便开始发挥作用,并贯穿始终,题材的选择和呈现是编导主体意识的最初体现。《口述历史》在取材上注重事件或人物自身所蕴涵的价值,是否具有深远的传播意义是首要依据。《口述历史》讲述的大多是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历史人物的活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从人文历史的角度,讲述历史长河中的人的生存境况和感情波折,以人物为切点,窥见历史发展的一角。《口述历史》中的人物专题大多与文革有关,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国人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口述历史》旧事重提,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反思文革,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人性的挖掘和灵魂的反思。张志新作为文革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作为殉道者在当时激起巨大反响,“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这是诗人韩瀚献给烈士张志新的短诗,张志新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诉人们那曾经是一个多么荒谬、扭曲而疯狂的时代,传达给人们永难磨灭的气贯长虹的形象和信念。凌厉直接地指出了文革带给人们的心灵冲击,使人悲愤、自责、反思、醒悟。编导选择如此强有力的人物形象,既是对文革的沉重祭奠,也是编导对反恩文革精神的强烈呼吁,观众受到强力感染,在对文革的看法上,很多地方与编导的意识形态是重合的。(2)拍摄角度的选择在选定主题和访谈对象后,接下来就是开机拍摄,这是纪录片创作遇到的第二个问题。而选择什么样的拍摄角度,与节目制作者的审美倾向和对生活的态度56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有着很大关系。这里所指的角度,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编导站在什么位置、选择什么方向去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着编导的主观选择,这是编导进行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过程,这里的主观选择,并不是指完全按照编导个人喜好和价值观念来选择拍摄角度,是指围绕主题进行的有目的有指向的拍摄。我们不能决定拍摄对象发生什么,但可以选择什么是拍摄目标,编导只需选取拍摄对象的一个或几个与主题有关的侧面进行拍摄,阐明深化主题即可。纪录片的拍摄就是要从事物的多面性中找准其最新、最巧的角度来深化和延伸主题①。这种拍摄角度的选择能力,不仅是编导专业技能水平的体现,也是衡量纪录片社会价值的标准,它充分体现了编导的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口述历史》中最多的拍摄镜头都给了口述者,囿于拍摄主题的限定,不可能对发生过的历史进行影像重现,只能通过讲述人之口,依赖声音大于画面,无论主持人或是口述者,主要采用平视的拍摄角度,重点拍摄人物的上半身,并适时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彭刚将军在讲述《我的伯父彭德怀》时,谈到彭德怀在文革中遭遇的政治变故和身体状况,数度哽咽,泪流不止,原本连贯的讲述出现了中断,演播室里一片寂静,主持人没有发声,一直等到彭刚擦干眼泪,坐正身子继续讲述,镜头始终没有移开或变换角度,依然平视着彭刚,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对讲述人个体情感的尊重,也是对彭德怀将军的无声缅怀。在展现历史遗迹方面,尽量采用全景镜头,极尽摇拍,俯拍之能事,希望呈现给观众完整的历史遗迹,以帮助观众充分了解相关史实。如对彭德怀故居怀仁堂的拍摄,数次对整个四合院进行绕院一周的拍摄,而后再重点拍摄彭德怀的书房大门,因为这是彭刚与伯父在一起最多,时间也最长的地方,每当讲述人叙述到某个地方,镜头会迅速切换至所述地点,尽量给观众营造真实性十足的历史场景。这就充分表现了导演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尽其所能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抓住富有揭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镜头@。(3)后期剪辑的选择剪辑是纪录片创作的最后一步,怀斯曼曾把纪录片后期的图像剪辑过程称为①阎立峰.凤凰卫视纪录片:人文理念与商业原则的统一对立[J].环球视野,2005(05):109一110@关炳炳.纪录片拍摄的现场控制意识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7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从孤岛到群岛"的连接过程。他把图像剪辑定义为:“在前期拍摄来的图像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归纳整理,把一些互相不成交、不连接的镜头最终剪接在一起,从而使纪录片更具有逻辑性,反映的意义更准确。"①高鑫教授认为,所谓编辑,就是对原始素材进行鉴别和选择,根据作品思想内容的要求,将其重新排列、组合,经过一定的编辑处理,使其成为独立、完整的电视纪实作品。面对大量的历史题材和现实素材,仅仅忠实地反映事实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从事实中升华出更真、更善、更美的东西,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那些不容易被人觉察的人性之光②。《口述历史》是一档历史题材栏目,中国人对待历史的严肃和认真态度决定了该档节目的较高品味和朴实无华,《口述历史》主要由口述者的连贯讲述构成,片子的剪辑看似简单,缺少变化,主要由演播室、历史影像、历史遗迹三个部分组成,历史影像和遗迹随着讲述人的叙述适时穿插其中,每期节目的剪辑模式大体相同,为何采用这样的剪辑模式,如此朴实平淡的方式却赢得了广泛受众,这是由于历史本身不可戏谑,喧哗取宠的方式不可行,所述人物或事件大多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当然纪录片的可看性也同样重要,节目制作者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独具匠心的剪辑能力,这对增强纪录片的价值大有裨益,《口述历史》的一大出彩之处便是片中适时加入了大量的有关当时的背景资料,通常把一个讲述个人坎坷命运的故事,变成了提示人与战争、人与政治关系的纪录片,顿时拓展了片子的内涵和外延,增强了历史厚重感及思索空间。因此,编导的主体意识,尤其是在后期剪辑的选择上对提升纪录片的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纪录片的魅力,一个是它的真实,另一个就是它可以融进编导的思考。纪录片记录和展现的不仅仅是一段真实的画面,而且表达了创作人员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倾向。2、创作手法:人本叙事,强化冲突和矛盾口述历史源自于“说’’“听”历史这种最古老的治史方法,如今与电视媒体结合,形成历史电视纪录片,为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展了电视栏目类。肖敏.浅析国内纪录片拍摄剪辑的新趋势一纪录片<信仰>创作谈[D].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杜群.浅析剪辑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D].南昌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8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型,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电视口述历史是大众传媒和古老治史方法的最新尝试,是媒体人集体劳作的成果,电视传播本身具有特殊性,“口述历史’’在影像空间里,无法做到真正地再现还原历史,甚至连“最大可能复原历史”的初衷都无法得到满足,作为一档电视栏目,可看性和收视率才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媒体人的意识形态。《口述历史》在创作手法上,呈现出与以往历史纪录片不同的特点:(1)人本叙事:权威人物的口述史《口述历史》中所播出的题材大多取自于近现代史,所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大多为观众所了解,《口述历史》独辟蹊径,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这样的取材定位决定了叙述的主体必须是事件的亲历亲见者,这样才有充分的理由使观众相信,从这些口述者口中说的话更有权威,更加客观、真实。历史的真相才得以保证。《口述历史》主要由六种基本镜头组成:历史影像资料、历史文献资料、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活动的遗址与环境、主持人的解说以及画面旁白,其中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口述历史》中的访谈对象大多与历史人物有过直接接触,或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也有些是历史人物的直系亲属,如王芸生的儿子王芝琛、李汉魂的儿子李帧、陈赓的儿子陈知建等,也有仍然健在的历史老人自述传奇,如王定烈、杜高等人。这些讲述者大多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大多身居要职,主要有学者、将军、富商和政界要人这几类。少数的小人物如北京玻璃总厂的技术员张晓峰,参与了毛泽东水晶棺材的制作过程,作为众多技术员中的一员,张晓峰只是个普通工人,所以接收水晶棺制作这一任务,成为他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无论地位高下,职业贵贱,节目的制作者都将他们从各行各业找来,向观众讲述特定历史阶段中的特殊经历,也恰恰是他们的体验、他们对历史的评判引发了观众一次次的共鸣,个人片断式的生存和情感体验使观众收获了跨越时空的真实感。(2)剧情化:突出故事情节和矛盾提倡新闻报道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精彩最初来源于华尔街日报,他们认为生活5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无非是笑话和故事,因此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同样,纪录片已经从严肃的说教时代转变,尤其是栏目化的纪录片要想受到观众的欢迎,就必须善于设置悬念,以矛盾和情节吸引人。在内容的选择上,《口述历史》选择的并不是史书上那些平铺直叙式的事件记载,而是在基本的历史事实上挖掘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借鉴和沿袭经典故事片的叙述模式,每一集围绕一个主题,大方向上有开端、发展和结局,小细节上有人物的命运和抉择。悬念设置、矛盾冲突、细节呈现、平行叙事等手法的运用强化了节目的戏剧色彩,使节目在简约中具有可观赏性。(三)传播策略分析:《口述历史》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口述历史》是一个政治色彩略显浓厚的电视栏目,是对近现代历史源源不断的叙述,也是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梳理。因此,节目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国家的意识形态,这也是中国意识形态流转和发展的体现。《口述历史》并非凤凰卫视首创的电视栏目,大陆此前早已推出《纪录片》、《人物》、《百年小平》等“口述历史”体裁的纪录片,口述历史发展开始初步显示生机。但大陆口述历史在涉及到政治人物、敏感历史事件时,大多采取保守措施,创作者的政治意识也较高,对待宣传也十分谨慎,在制作影片时,十分重视对文献的考证,材料大多靠文献记载堆积而成,再辅以相应的影像资料构成完整的纪录片,历史的讲述者通常以专家口吻进行高姿态的阐述灌输。而香港远离大陆,又与国际接轨,政策开放,所受限制较少,可以不必完全奉行大陆的主导意识形态,有一定的自主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媒体在相关题材上的失语。但这不代表凤凰卫视可以完全自主掌控节目内容和宣传方式,不受大陆主导意识形态的规约,反主流而高谈阔论,本文通过分析凤凰卫视的节目形态和传播方式,窥探意识形态与霸权话语之间的关系,了解《口述历史》如何塑造国家形象。1、传声与扩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放大所谓主流,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传声’’原指用传声器传送声音,在媒体信息领域,则指运用各60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种媒介化手段,真实再现历史真相,准确传达信息,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生发展。①“扩音"是在“传声’’的基础上,媒体还要履行宣传思想、塑造国家形象的职责,这一点在对外宣传中尤为重要,在信息时代,各国需要相互增进了解,媒体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特别是发生重大事件,媒介的报道和立场能鲜明反应出中国的国家政策和国际态度,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形象②。《口述历史》的正面形容词分析节目主题正面词汇陈赓我父亲陈赓将门之后、汗马功劳、幽默豪爽梁漱溟“反面教员”义正词严、深居简出李汉魂爱国将领铁血纵横、功勋卓著、乡梓之情浓厚王定烈地狱归来的将军戎马一生、古朴热情、孝顺胡宗南民国岁月秘辛“天子门生第一人”、成绩优良、赏罚分明张志新淹没在文革中的呐喊赤胆忠心、宁死不屈、浩气长存、为真理而献身彭德怀我伯父彭德怀德高望重、耿直刚正、勤恳、严于律己刘志丹“反党小说"《刘志丹》作风民主、身先士卒、随和周扬人生的最后12年善于反思、文学造诣颇高万里农村改革亲历记不畏艰险、有魄力、深切@欧阳夕.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凤凰大视野>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欧阳夕.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凤凰大视野>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1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13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I同情农民《口述历史》中的解说词很少直接采用正面的褒义词,特别是在节目的开头,主持人通常只是不设悬念地对本期主题进行大致介绍,再引出下文,但是在情绪抒发的高潮,或者故事叙述的转折点,节目也会采用感情色彩强烈的正面词语,这些词语多集中于表达历史人物的崇高情怀和可贵品质,在观众的缅怀追忆中,树立良好的人物形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反驳与斗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追问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观众在面对庞杂的信息堆积感到无所适从后,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需求,观众通过媒体的传达,不仅要获取特定信息,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信息里寻求对自我的指导,客观性和指导性成为观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诉求。纪录片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由过去的习惯于将国家形象刻画得“高、大、全”,国家意识形态凌驾于所有意识形态尤其是个人利益之上,转变为客观反映这种意识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反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①。与以往浓墨重彩地渲染国家正面形象,以赞美和称颂为基调的传统背道而驰,这在《口述历史》中并不少见,这些质疑甚至是抵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做法看似是揭露了国家意识形态中不合理的成分,实际上仍然是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前提下,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创造未来圆。抗战编剧兰晓龙曾经说过,自己写剧本注重体现其中的主旋律,这种主旋律可能是忧患,但也可能是一种自信,包括个人的甚至一个民族该有的自尊。当这种自尊过了头,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并把它往回拉也叫主旋律。这种在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理性地提出质疑和改进,反而增加了文本的客观性和可看性。《口述历史》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逆反表达时而直接,时而隐晦,节目中的表达方式有三种:第一,通过人物的语言直接表达,包括演播室的主持人评论和讲述者的叙述。苏双碧在《从海瑞罢官到“文革”兴起》中对毛泽东计划发动文化大革命做了解释,认为毛泽东是文革的发起者和授意者,江青等人很多时候只是执行者。“《二月题纲》在刘少奇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上一获得通过,彭真便急急赶去向毛泽东汇①赵章浩.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解析[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阎立峰.凤凰卫视纪录片:人文理念与商业原则的统一对立[J].环球视野,2005(05):109—11062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报。彭真、胡绳、陆定一亲自到武汉去给毛主席做了汇报。主席看了以后没有明确地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可是在那个汇报的人写的笔记里头明确记的是主席同意了。彭真也认为问题解决了,主席没有发表反对意见,能说吴晗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吗?现在在我看来毛主席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个提纲的,因为他旨在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闹得越大越好,二月提纲把它规范了,就不会再大了,按照一定的轨迹来搞这场运动,搞成一场学术讨论。所以他看了以后,把留在他那边的--k;/\个材料批了,交江青保存,就说明他当时的态度了,没有退回去,就保存,保存了就可以算账。”第二,通过客观事实的选择来表达。洪炉在《文革中的<解放军报>》中通过党报的一系列表现,展示了毛泽东与江青为发动文革而做的舆论宣传工作。“1966年5月31El,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带领总政治部和《解放军报》的几个人组成一个工作组,进驻长期跟不上形势的《人民日报》。当天晚上,在陈伯达的直接授意之下,总政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和《解放军报》的两位干部连夜写出一篇两千字的社论,第二天,也就是1966年的6月1日,这篇社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一篇文章被一些后来的研究者看作是文革正式开始的标志,它就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第三,通过镜头语言来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口述历史》中编导对于镜头的剪辑和编排手法十分巧妙,值得后来者做进一步的探讨。三、《口述历史》的意识形态特点凤凰卫视由于地理位置和节目定位的国际化,意识形态比较松动,创作出了许多意识形态丰富的节目。2005年开播的《口述历史》是继《风凰大视野》之后又一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节目。《口述历史》体现了凤凰卫视一贯的人性化关照,做到了权威与亲民的合二为一,敢于选择边缘性、敏感性历史题材,打破了以往重文献记录,将文献资料与影像资料简单堆砌的纪录片传统,以第一人称的微观个人史打破了第三人称的宏观社会史,《口述历史》的意识形态呈现出了~些新的特点。63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一)党政话语弱化,个人话语凸显《口述历史》全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尽力寻找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以个人之口叙述宏大的历史史诗,讲述宏观历史事件中个人该何去何从,以及当事人的观史心态。传统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记录过于简洁,在这些简短的历史记录背后,也许有着众多鲜活生动的历史剪影,口述历史这一新兴的治史方法,虽然只能针对近现代历史进行亲身讲述,但也是完善历史细节的一种补救措施,有了口述历史的存在,近现代以后的历史会更易于保存和研究,历史的真实性和多样性也得到加强。《口述历史》采用第一人称的个人化叙事,注重个人体验的表达,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远离了宏大叙事,打破了以往“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整体上呈现出感伤怀旧的情感基调,拉近了节目与观众,当事人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观众闻其声,观其行,产生类似于“穿越”的情感体验。此时,电视画面解说让步于口述者的叙事,因为核心内容通常蕴含于叙事中,需要依赖讲述者个性化的讲述,主持人的解说或旁白只是起到承接和解释的作用。国家意识形态被压抑了,个人化的叙事采用个性化的语言,包括回忆历史细节、根据自身认知,“合理想象”、甚至是无稽之谈。由于个体生存和经历的差异性,个人叙事必然体现个体的意识形态和心理诉求,而非代表政府或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卡尔·波普尔说过:“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人有权利去作出自己的解释。”①由此可见,对历史的解读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这里,国家意识形态对个人的控制微乎其微。(二)主流与抵抗二元对立现代人普遍遭遇信息铺天盖地的冲击,电视是大量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体之一,观众会根据自己的选择收看电视节目,不仅带着“喜闻乐见”的态度倾向要求电视节目更具故事性、传奇性,同时更注重对相关信息的深度挖掘,《口述历史》试图做到两全其美,于是展开了一场迎合与抵抗主流意识形态的斗争。《口述历史》的基本话语特征可以概括为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至上,偶尔出①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北京:[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3464万方数据 《口述历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现逆反与抵抗。历史是由口述者亲口叙述的,不代表节目本身的观点立场,节目自身虽然作为第三方,独立于历史和当事人之外,但电视媒体作为国家的宣传机器,对国内外大事的报道和评论,一直以来仍是秉承主权大于人权,生存权大于民主权的传媒意识形态,是国家话语的体现,时刻体现并遵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偶尔的逆反和抵抗实质是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善意批评,以达到修补和完善的目的。虽然文革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历史文物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科技严重滞后、教育程度落后和社会伦理道德丧失。讲述者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了十年浩劫给百姓尤其是政治人物带来的厄运,但最终都得以平反,历史终于还公道于受害者。人民群众在极“左"思潮的强压下,付出惨痛代价,经过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挫折,在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带领下,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不彻底否定极“左”思潮,“文化大革命”就不可能结束。这些叙述带有浓厚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色彩,并坚信这种民族精神会带领国家走向更加光明,更加强大的未来。与此同时,《口述历史》敢于选择敏感性和边缘性的历史题材,节目制作者们更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在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地位,然而颇富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如康生、林彪、胡宗南、江青等以反面形象为定格的历史人物,通过富有人情味的口吻真实再现了这些人的生活、性格等,以客观陈述的方式讲述他们犯错误时的无奈与考量,以及历史对他们造成的不公,还原了他们的传奇,让人反思。这里体现的主流与抵抗并存且对立的意识形态,值得后来的研究者做进一步的系统探讨。65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第六章总结口述历史是通过话语描述的方式完成话语建构的,采用描述语言和阐述语言,描述侧重于客观呈现,阐述则经常包含着主观因素,由口述者和主持人分工合作完成。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存在于过去的一切,其真实性必须得到保证,另外还必须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作品的艺术表现只有进入情感的层次,才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章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多元话语、肢体语言、历史细节记忆和语言本身的特性等方面对真实感进行有机构建,其中的原生态采访和受众把握主动权等创作理念对各类纪录片均有借鉴意义。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取得了收视率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双赢,收获了一大批关注历史、反思历史的忠实观众,这与凤凰卫视巧妙地寓意识形态于看似不受约束,畅所欲言的叙述中有关,再加上主持人精到的点评,观众在解读时很容易对意识形态的意义进行解码,《口述历史》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即弱化党政话语,凸显和张扬个人话语,改宏大的国家历史叙事为微观的个人发展史和心理挣扎史,并对以往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和改进,这样既能吸引观众,保证节目的收视率,又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中找到自我的平衡点。本文仅对《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做了部分分析,即《口述历史》如何建构真实感和意识形态,由于笔者的自身水平有限,深知对《口述历史》文本的剖析和解读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要对《口述历史》的话语建构进行深层次研究,需要选取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长期进行节目跟踪和分析。一、关于真实性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电视口述历史是对历史进行13头陈述和影像再现的一种纪录片形式,从内容到表现方法,真实性始终是口述历史不可动摇的根本要求,口述历史纪录片是影像与口语的结合,既是对历史的口头呈现,又是对当下现实的关照。马克.费候在《电影与历史》中提出“以历史的观点来解析影像,或以影像的叙事策略来诠释历史”①,13述历史纪录片就真切地反映了“历史的影像”和“影像的历史"①马克.费候.<电影与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113—11466万方数据 总结之间的关系①,即秉着客观、真实和现场的原则,以影像介入历史。在影像中解读历史,透视历史。《口述历史》作为纪录片,本身是对一个事件的叙述,同时也对这一事件做出反应。口述历史纪录片以口语叙述为主,在历史影像的呈现方面,采用“代言性叙述”②的方法,如对业己消逝在时间长河里无法再现的历史事件、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进行语言建构时,需要借助资料汇编、人物口述、旁白、影像再现等方式,才能建立对事件和历史的完整表述,纪录片一直以“真实的纪录"作为制作基础和道德原则,口述历史的制作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在口述历史节目中,口述者完全进入历史的情境之中,他们以一个事件参与者与见证者的身份面对观众,他们经历并感受着历史细节,并外化为语言提供给广大观众,其中夹杂着叙述人理性和感性的论证和表述,为我们展现出更加生动的历史影像。口述历史纪录片以普通人的叙述为主,建立起纪录片观察历史的民间视点,“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密切与现实相联系",使围绕着这一个个重要人物的历史风云逐渐变得明朗、清晰,构建一个真实感十足的历史空间,为纪录片这一本属于主流文化的节目类型赢得更宽广的大众文化生存空间。真实性是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生存之本,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每个纪录片有其特定的主题思想,这就使得节目本身免不了与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社会,人们认知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观众的自主判断能力增强,变以往纪录片的宣传说教为将主流意识形态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植入节目内容当中,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思想,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口述历史》在使主流意识形态自然化的过程中,采取了高明的做法,在旁白和解说中极少直接运用形容词,如“悲愤、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等等,而是借助于主持人的评论,引导口述者在口述和追忆中发出感慨,既为节目贴上了真实性的标签,又把个人观点和节目观点分开,节目更像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直接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①肖平.代言的现场: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05(07):49—51@周宁.叙述与对话:中西喜剧话语模式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1992(09):109—11167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二、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前景、问题及解决方法电视口述历史节目在丰富电视的表现形态,补充完善中国当代史,以及传承历史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南方周末》2005年新年特刊的“致敬12005中国传媒”中,《南方周末》将“致敬之年度电视栏目"给了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在致敬理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叙述者的记忆里有丰富的惊人的经验,总能为读者提供了解一个时代的新的视角和思路’’。可见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我国的口述历史纪录片进入20世纪后,取得了显著发展,在广大口述历史学者和媒体人的奋发追进和不懈努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成绩有目共睹。但在但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受市场调节机制的影响,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生存发展遇到了瓶颈期。首先是电视纪录片的精英文化定位与如今大众媒体的快餐化的矛盾,电视纪录片属于大众文化范畴,但历史题材类的电视纪录片却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品质,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收视率和文化品位的和同发展,其中的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其次,现时代的媒体体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成了媒体的运作理念,导致媒体内容更趋向于商品化,成本与效益的比例成为衡量媒介产品的重要标准。口述历史纪录片不能一味地固守在“高雅艺术的殿堂中’’,这会导致大量受众的流失,收视走低,纪录片栏目萎缩。最明显的问题是近年各地电视台设置的纪录片专栏被取消,纪录片的播映档期和频道被边缘化,收视率也相应呈暴跌态势,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纪录片的生存问题日益凸显。我们要让口述史纪录片发挥出独特的自身价值,在全球化、多民族的语境下实现人文历史对现实的关照,需要相关的媒体从业者认清口述史的发展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与反思。首先认识和观念上的改变是当务之急,走大众化的发展之路,口述历史纪录片应当把自身从狭窄的“阳春白雪”中解放出来,眼界放低,把创作重心转移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①上来,将普通人的事件、情感、状态、心理诉求和审美品味等作为主要的选题对象,增强纪录片的现实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建①吴甜.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8万方数据 总结构自己的受众群。其次,口述历史的亲历者或见证人要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敬畏感,本着对历史、对国家、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留存真史。口述历史要想获得长足进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这项艰巨的工作,要求规模化的队伍建设,在扩大队伍的同时也要兼顾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再次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口述史的真实,需要多方搜集并掌握口述者与所处时代的相关史料,尽可能寻访与口述者及其所讲事件相关的历史见证人,形成多视角、多侧面的记忆材料。这一点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已经在努力践行,还需要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最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栏目化本土化是大众化趋势的必然要求。“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生存策略。"①需要综合考虑定位、包装、收视率各方面,要求我们应该丰富原有的创作手段,采用吸引人的创作手法及叙述技巧,如故事化手法的运用、悬念的设置等等,同时也应该看到栏目化生存不能解决纪录片所有的问题,纪录片创作中也要融入制作者独立的思考和品牌意识,重点挖掘纪录片和当地社会的关系,确立自己在本土化生存中的位置,珍惜传统资源,可以从内容、表述方式和审美风格上加以改变。①潘婷婷.说出来的故事:口述历史纪录片[J].中国电视,2014(05):113—11569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参考文献参考书籍:[1](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4]段业辉著.新闻语言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5]杨效宏著.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6]曹京渊著.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7]陈汝东著.新兴修辞传播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丛莱庭、徐鲁亚著.西方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9]胡华芳著.(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北京奥运相关新闻的批评性分析[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10]李彬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胡春阳著.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12][英]保尔.汤普逊著.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l版.[13]迈克尔.拉毕格著.何苏六等译.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l版.[14]冷冶夫.马莉著.电视纪实与创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15]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可比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6]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7][美]丹尼斯.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8][荷]冯.戴伊克著.施旭等编译.社会,心理,话语[M].上海:中华书局,199370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年.[19][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上海:中华书局,2002年.[20]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21]]档案学词典编委会.档案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2版.[22]朱元石,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23]朱元石,周新国主编.关于口述史问题的一些研讨,中国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24]梁景和,周新国主编.关于口述史的思考,中国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5年.[25]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6]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27][美]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等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8]李向平,魏扬波著.口述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中文文献:[1]俞东明,左进.语用模糊、会话策略与戏剧人物刻画[J].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6).[2]禹和平.变异的魅力:汉语语言艺术变异结构探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11).[3]王培基.论语言变异与言语修辞变异[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09).[4]郑松辉,陈俊华.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的伦理问题初探[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04).[5]王炎.口述历史工作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J].载于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一7l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熊月之.口述史的价值[J].史林,2000(03).[7]谭悦.口述历史节目:电视传播与口述史的跨界之作[J].新闻记者,2009(11).[8]姚蒙,李幽兰.西方口述史学[J].载蒋大椿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334.[9]何平.法国大革命与历史研究——访牛津大学卢卡斯教授[J].史学理论研究,2002(01).[10]吴红燕,徐燕.新闻语篇与批评性话语分析[J].安徽文学,2008(09).[11]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国语,2000(06).[12]范利东.对两则时事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9).[13]院菊霞.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2008年初中国雪灾报道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12).[14]魏欣欣.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J].东南学术,2010(10).[15]苗兴伟.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黑龙江大学外语学刊,2006(08).[16]苏海燕.国内话语分析研究概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17]冯霞玲.电视新闻如何传播意识形态[J].青年记者,2008(20).[18]隋岩.多重复合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意识形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19]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当代电影,1987(06).[20]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与意识形态的角斗及融合的关系探析[J].新闻大学,2010(01).[21]汪方华.凤凰大视野.中历史建构的艺术[J].现代传播,2009(06).[22]陈龙.“霸权理论”与电视意识形态宰制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23]李进.口述纪录片形态分析——以央视<讲述>栏目为例[J].现代视听,2007(04).[24]刘灵芝.电视纪录片的节目化发展趋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青春永驻>观后谈[J].电视研究,1995(10).72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25]张秀.浅析电视纪录片栏目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电视,2009(02).[26]周振华.述历史纪录片的制作[J].新闻界,2007(04).[27]温蓓,魏艺,侯洪.再谈我国纪录片栏目的市场化道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8).[28]曾舟.电视纪录片节目市场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04).[29]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J].读书,2006(08).[30]胡智锋,张国涛.春节联欢晚会:”模式”之思[J].电视研究,2004(02).[31]王歆雅.论春节联欢晚会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J].新闻传播,2009(09).[32]蔡骐,欧阳菁.符号学与电视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07).[33]王泽霞,姜晖.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分析的有效途径[J].新闻爱好者,2010(03).[34]言人.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现状与前景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5(05).[35]邱芳烈.电视文本的意识形态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7).[36]卢颖生,郭志鹃.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J].新闻爱好者,2009(08).[37]王迟.纪录片的诗性之维:兼论吕新雨教授的纪录片理论[J].南方电视学刊,2010(01).[38]张斌.视觉时代的拟态现实:从符号学角度看电视对现实的重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39]张如成,李开全.谈电视镜头的组接及无技巧组接方法[J].有线电视,1996(05).[40]曹丹.解析纪录片栏目大众化生存特色[J].声屏世界,2011(01).73万方数据 电视语境中的历史言说一以凤凰卫视《1:3述历史》的话语分析为例致谢在毕业论文接近尾声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回想从入学到即将毕业的这三年,从论文选题到最终完成,我走过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我的或有声或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我深知自己的学术水平一般,当初师从包鹏程教授的时候,心理上有些忐忑甚至胆怯,因为我担心自己的科研能力远远达不到导师的要求,不具备相当的能力与博学的教授进行学术学习与交流。然而在一次次和包老师的接触中,老师的谦和、博学、不拘小节不仅打消了我的胆怯,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欢声笑语的玩闹和畅所欲言的读书体会,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喜悦和自豪。包老师课业繁重,因为自身的威望,带的学生也较多,仍然坚持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会,在会上,包老师开头不作发言,而是把时间留给我们自己整理思绪和讨论疑惑,中间适当给予提点和引导,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在读书会的末尾,则是一顿零食大餐,让我们获得精神满足的同时,也抚慰了一颗颗吃货的心。在读书会之余,包老师会带领我们进行各类户外活动,打球、烧烤、聚餐,玩的不亦乐乎。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包老师从帮助我寻找资料到统稿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大到论文框架的调整,小到标点符号的改正,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我这个稚嫩与羞怯的学生很想当面对他说声感谢,在这里真诚地感谢包老师的谆谆教导,他的学品和人品将影响我的人生。此外,吕萌老师和马琳老师也对我的论文给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直接影响我的论文定稿,在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研究生即将毕业,我的学习生涯也即将画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在这三年里,安大给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也有太多太多要感激的人。他们传递给我一种安大人的信念,博学笃行、至诚至坚,这给我以后的工作或是生活都将带来无穷帮助。我感谢我的同学,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同窗之谊。另外,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室友们,在研究生期间最难忘的是与你们一起的时光,我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并会一直铭记珍藏。最后,最应该感谢的人当然是父母,我今天的一切,是伴随着他们的关心与教导得来的。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像风筝一样越飞越高,但你们始终是牵引风筝的那根线。74万方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风险社会视角下基于微博平台的风险议题——以“山东地下水疑被污染"的媒介呈现为例》,《安徽省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2014年7月第1版,P492一P499,第一作者;2、《电视对场景融合的作用——读<消失的地域有感>》,《新闻世界》,2015年第3期,P117一P118,第一作者。75万方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