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高考填空题的解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谈数学高考填空题的解法 摘要:本文结合XX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总结出填空题的解答方法:直接法赋值、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编外合式法。�� 关键词:XX年江苏高考;数学;填空题;解法�� 中国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XX)4-013-02 自从XX年高考以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取消了沿用了多年的数学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很多考生心存胆怯
2、的填空题,并且增加为14个,每小题5分,共70分。由于没有选择支提供信息,填空题历来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题目小、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渗透着各种思想与方法,形式灵活,突出考查学生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填空题作为命题组改革试验的一个窗口,容易题、中等题、难题都会出现.特别是今年江苏高考数学卷在难易梯度方面较以往两年有所改变,体现较大的区分度。所以,做好填空题就成了取胜的关键。本文根据今年高考填空题的命题特点,总结一些填空题的解答方法。�� 1.直接法��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
3、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这是解填空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果.�� 例1(题号1)、设集合A={-1,1,3},B={a+2,a2+4},A∩B={3},则实数a=.�� 解析:考查集合中交集的概念,集合的运算推理。3∈B,a+2=3,
4、a=1.�� 例2(题号2)、设复数z满足z(2-3i)=6+4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模.�� 解析:考查复数运算性质、模的定义。z(2-3i)=6+4i,z=6+4i2-3i=(6+4i)(2+3i)(2-3i)(2+3i)=26i13=2i,则
5、z
6、=2.�� 例3(题号5)、设函数f(x)=x(e��x+ae����-x��)(x∈R)是偶函数,则实数a=.�� 解析: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的知识。f(x)=x(e��x+ae����-x��)为偶函数,由定义得:f(x)=f(-x),则x(e��x+ae����-x��)=-x(e����-x��+ae
7、��x),整理得:x(e��x+e����-x��)(1+a)=0对于x∈R恒成立,而x(e��x+e����-x��)不恒为0,故1+a=0,a=-1(此题解法多种,在下面将进行阐述).�� 例4(题号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x��24-y��212=1上一点M,点M的横坐标是3,则M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
8、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解析:考查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MFd=e=42=2,d为点M到右准线x=1的距离,d=2,MF=4.�� 2.赋值、特殊化法�� 当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可以把题中变化的不定量用特殊值代替,即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例5(题号5)、设函数f(x)=x(e��x+ae����-x��)(x∈R)是偶函数,则实数a=.�� 因为f(x)=x(e��x+ae����-x��)(x∈R)是偶函数,所以对于x∈R
9、,都有f(x)=f(-x),令x=1,f(1)=f(-1)解得a=-1.�� 例6(题号13)、在锐角三角形ABC,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a+ab=6��cos��C,则��tan��C��tan��A+��tan��C��tan��B=.�� 解析:考查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等价转化思想。考虑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对于角A、B和边a、b具有轮换性,可以使用特殊化法.�� 当A=B或a=b时满足题意,此时有:��cos��C=13,��tan����2C2=1-��cos��C1+��cos��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