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ID:28185894

大小:74.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_第1页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_第2页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石晶(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使用过程中牙釉质的脱矿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0例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按照刷牙频率分为两组,I组52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II组58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对比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与脱矿指数。结果:110例患者的2305颗牙齿,有79例患者的241颗牙齿岀现脱矿,发病率为71.82%,脱矿率为10.46%,脱

2、矿指数为0.033±0.017。2305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2064颗,占89.54%,I级139颗,占6.03%,II级74颗,占3.21%,III级28颗,占1.21%。II组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及脱矿指数低于I组(P<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矫治器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牙釉质脱矿,其中刷牙频率是重要影响因素,患者应保持适当的刷牙频率。关键词:U腔正畸:矫治器:牙釉质脱矿【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9-0008-01口腔正畸矫治

3、器为临床常用的口腔矫正装置,但是因为该装置增加了口腔清洁的难度,容易引起菌斑积聚,破坏牙周环境,从而导致牙釉质脱矿[1]。为了进一步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使用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0例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共收治110例以U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按照刷牙频率分为两组,I组52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其中男3

4、0例,女22例;年龄为11〜23岁,平均年龄为(16.4±4.7)岁。II组58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为13〜24岁,平均年龄为(17.1±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在拆下固定矫治器后,以乙醇(75%)清洁牙面,对牙釉质脱矿牙数、脱矿指数及脱矿程度进行观察分析。⑴脱矿程度:按照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斑点数0、染色斑点数0及探测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0级:牙釉质表面光滑透

5、明,无病变;I级:牙釉质表面存在轻微的白垩色斑点,斑点面积与牙齿面积比不足50%;II级:牙釉质表面存在明显白垩色斑点,斑块面积与牙齿面积比为50%及以上;III级:牙釉质表面存在严重白垩色斑点,斑块布满整个牙齿,探测松软。②脱矿指数(EDI)评价标准:EDI=牙齿各部位的脱矿程度记分之和/所有牙齿区域数。③以软垢指数对软垢程度进行评价:0:牙齿表面无软垢;1:牙齿表明散在点状软垢;2:牙颈部存在1mm以下连续带状软垢;3:牙齿表面软垢的覆盖面积/牙面面积<1/3;4:牙齿表面软垢的覆盖面积/牙面面

6、积为1/3〜2/3;5:牙齿表面軟垢的覆盖面积/牙面面积〉2/3.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脱矿指数110例患者的2305颗牙齿,奋79例患者的241颗牙齿出现脱矿,发病率为n.82%,脱矿率为10.46%,脱矿指数为0.033±0.017。2.2脱矿程度2305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2064颗,

7、占89.54%,I级139颗,占6.03%,II级74颗,占3.21%,III级28颗,占1.21%。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齿脱矿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牙齿脱矿指数及软垢指数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软垢指数均得到明显降低,脱矿指数均得到明显升高(P<0.05),且II组的软垢指数及脱矿指数低于I组(P<0.05),结果如表1所示。3讨论固定矫治器治疗容易引发牙釉质脱矿、口腔卫生状况差等。研究指出[2],正畸固定矫治器引发的牙釉质脱矿共分为早期脱矿与后期脱矿两个

8、阶段,其中早期脱矿是因矫治器安放过程中牙釉质间质溶解引起牙釉质表层的矿化物丧失;后期脱矿主要因矫治器妨碍U腔清洁,形成细菌生长环境,导致菌斑聚集及pH值降低,最终引起牙釉质脱矿。本研究结果表明,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71.82%,脱矿率为10.46%,略高于徐泽的报道[3]。通过对不冋刷牙频率的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刷牙频率≥3次/天的II组患者的降低脱矿程度及减少牙软垢程度明显低于刷牙频率<3次/天的I组患者,提示适当的刷牙频率及科学的刷牙方法对于降低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