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

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

ID:9487868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_第1页
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_第2页
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使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固定矫治患者70例(共1468颗牙齿),其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14.5岁,治疗前全部患者牙齿光滑,无釉质脱矿情况。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托槽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进行粘固,带环使用的是玻璃离子粘固剂,平均矫治时间18个月。在治疗过程中不间断的向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另外每日要用含氟的牙膏刷牙。矫治器拆除后,彻底去除牙齿表面的釉质粘接剂,用75%酒精清洁牙面并吹干,观察牙齿的唇颊面,如牙齿表面较粗糙松软,出

2、现不透明的白垩状或染色斑点、斑块、小凹陷,即为釉质脱矿,记录牙位及脱矿部位。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0例病例中40例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发病率为57.1%,1468颗牙齿中252颗发生牙釉质脱矿,脱矿率为17.2%.不同部位牙釉质脱矿率为:上颌中切牙24.0%,上颌侧切牙30.4%,上颌尖牙21.6%,上颌前磨牙12.1%,上

3、颌磨牙10.5%,下颌中切牙11.3%,下颌侧切牙18.5%,下颌尖牙17.7%,下颌前磨牙13.2%,下颌磨牙8.9%.734颗上颌牙中144颗发生釉质脱矿,734颗下颌牙中108颗发生釉质脱矿,上颌牙齿脱矿发生率(19.6%)高于下颌牙齿脱矿发生率率(1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252颗脱矿牙中,122颗(48.4%)发生在托槽龈方釉质区域,67颗(26.6%)、49颗(19.4%)分别出现在托槽的近远中方釉质区域,14颗(5.6%)发生在托槽颌方釉质区域。牙釉质脱矿的好发部位为托槽龈方区域。  3讨论  目前,

4、口腔正畸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活动矫正、固定矫正和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活动矫正器虽然方便拆卸、清洁,但矫治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固定矫治器因其不能随意拆卸,正畸效果得到较好保证。因此,固定矫治器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固定矫治器的使用打破了牙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动态平衡,脱矿过程占据优势地位,导致牙釉质脱矿。  本调查中70例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57.1%,这与一些国内外报道的发病情况基本一致。固定矫治器导致牙釉质脱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固定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取下,加大口腔清洁难度,食物碎屑更容易在其间残留,大量细菌繁殖,局部pH值下降,成为釉质脱矿

5、的有利因素[1];②矫治过程中,特别是在粘接托槽前对牙面的酸蚀处理,牙釉质的表面凹凸不平,这样易使菌斑停留在牙釉质小处凹陷的表面,从而加重脱矿现象的发生,但是一旦发生脱矿再通过唾液矿化恢复就很难了;③固定矫治器使用,改变了口腔内细菌群落的环境,托槽周围的菌斑中变链菌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变链菌与釉质脱矿有正相关关系,是引起釉质脱矿的主要细菌[2];④口腔卫生欠佳及经常摄入甜食或碳酸饮料的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青少年牙釉质脱矿的重要原因。  固定矫治引起牙釉质脱矿与牙齿部位有密切关系。通过分析看出,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牙位,其次是下

6、颌侧切牙和上下颌尖牙。这主要是因为上颌前牙和口腔大唾液腺开口距离较远,故唾液不易缓冲的菌斑产生的酸性物质,形成酸性环境,增加了脱矿概率。  另外,上颌侧切牙的牙冠稍微短一些,对正畸托槽粘接后,牙龈间与托槽显露出来的的釉质面积较小,有效刷牙变得困难,使食物和菌斑堆积聚集,因此上颌侧切牙较其他牙齿更容易脱矿[3].因为正畸带环所使用的玻璃离子粘固剂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氟离子增强了牙釉质的抗酸能力,降低了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所以上下颌磨牙釉质脱矿率最低。牙釉质脱矿的好发部位多在托槽龈方釉质区域,其次是托槽近远中釉质,这些部位不易清洁,导致菌斑滞留,长期作用导致釉

7、质脱矿。由此可见,对口腔正畸患者来说,加强口腔卫生尤为重要。  本调查结果显示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相当高,为减少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患者宣教正畸治疗前、中的口腔卫生,对患者使用正畸牙刷和必须的刷牙方式应及时教导,平时要用含氟的牙膏、漱口水,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并定期洁牙。②正畸治疗过程中尽可能规范操作,以有效的降低牙釉质上菌斑的滞留;对牙釉质酸蚀的面积要合理控制,并且最好要要略大于托槽的底部;在托槽进行粘接时候,要使托槽和牙面贴紧,同时将周围的粘接剂处理干净。在操作过程中,对最佳的酸蚀时间要注意合理掌握。有

8、相关研究表明能够满足固定的要求的酸蚀时间为15s粘接力,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减少粘接剂的残留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