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62022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4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止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及原因。方法:选取木诊所自2012年4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固定正畸患者,针对所选取患者在矫正前后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其脱矿的原因。结果:经治疗前后研究,采用正畸疗法之前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47%,治疗后患者牙釉质脱矿率为14.68%,治疗前后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差异显著(PC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牙釉质脱矿发生在上颌侧切牙61颗,占26.64%,中切牙发生牙釉质脱矿58颗,占25.33%,上颌牙齿牙釉质脱矿159颗,占6
2、9.74%;下颌牙齿牙釉质脱矿70颗,占30.26%,上下颌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固定正畸疗法会造成牙釉质脱矿率上升,因此临床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关键词】口腔正畸疗法;牙釉质脱矿;临床观察止畸治疗牙齿错合效果显著,而口能有效恢复口腔功能和颜面部的美观[1]。随着当前正畸口腔技术的发展,固定矫治器(也称托槽)在治疗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后发生的概率不断升高,使得对才釉质脱矿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此研究也对治疗牙齿错颌时并发症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3、2〜3]。选取本诊所自2012年4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1560颗)错合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诊所自2012年4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错牙畸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年龄在13-2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7±0.:3)岁,女性22例,年龄在12〜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2±0.4)岁。所选取患者的牙齿齐全,一共1560颗牙齿,其中83颗存在牙釉质脱矿。1.2方法所选取患者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方法进行矫治,托槽采用京津釉质黏合剂进行黏结,带环用磷酸锌水门汀黏固
4、。平均治疗时间18个月,治疗开始前均向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建议选用含氟牙膏刷才,3次/天,并定期进行口腔护理[3]。止畸治疗开始前对患者的牙齿脱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正畸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记录。记录时选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牙面,吹干后借助牙科治疗台工作灯进行仔细观察。若牙釉质表面较光滑、无病损变色则记录为阴性;反之,若牙釉质出现白色或者棕色的点片影,使用探针进行探查,患者牙齿表曲松软或粗糙则记录为牙釉质脱矿。1.3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土s)表示,使用I检验,计数资料使
5、用(n)或者[n(%)]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矫治前后牙釉质脱矿结果经治疗前后研究,采用正畸疗法之前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47%,治疗之后患者才釉质脱矿率为14.68%,治疗前后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差界显著(PC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牙釉质脱矿上下颌比较牙釉质脱矿发生在上颌侧牙61颗,占26.64%,中切牙发生牙釉质脱矿58颗,占25.33%,上颌牙齿牙釉质脱矿159颗,占69.74%;下颌牙齿牙釉质脱矿70颗,占30.26%,上下颌牙齿牙釉质脱矿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
6、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讨论健康的才齿木身就是才釉质脱矿和再矿化的平衡过程,牙釉质脱矿属于一种动态失衡,若牙釉质脱矿过多则会导致嶠齿。釉质脱矿有表层和表层下脱矿两种形式。正畸治疗中发生的早期脱矿是表层脱矿,如果这种早期的釉质脱矿病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成表层下脱矿,自身的再矿化系统很难使病损完全复原,逐渐形成舗齿。采用正畸治疗导致分釉质脱矿的主要原因有:(1)致翻性菌类产生酸性物质。(2)粘结固定矫治器时酸蚀使得牙釉质表烦变粗糙,菌斑更加容易滞留,加速脱矿的发生,且难以通过唾液再矿化恢复平衡。(3)固定矫治器的托杷I、带环
7、等装置减弱了牙齿表而的清洁效果。(4)不良饮食习惯。综上所述,口腔固定止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应对患者进行宣教,在治疗期间帮助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帮助减少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参考文献】⑴弓飞,刘艳.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9:248-249・[2]平燕.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J]•河北医药,2014,20:3138-3140.[3]邓海平,曹军.固定正畸治疗中分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J]・中国医疗美容,2014,04:190-191
8、+19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