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22052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感性确定性思想及其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感性确定性思想及其意义摘要:对生活世界的感性确定性的理解关涉到人们的世界观。《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费尔巴哈感性确定性批判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阐述了感性确定性得以可能确定的前提、原则和结果;在理论上宣告了超感性世界神话哲学的破产,确立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感性确定性;意义生活世界的感性确定性究竟何以可能是确定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感性确定性的批判,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阐述了感性确定性得以可能确定的前提、原则和结果。在理论上宣告了超
2、感性世界神话哲学的破产,确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立足于现实生活过程,终止了以往的主客、心物、思有等二分的思辨哲学,开启了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关注每个时代的个人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把哲学从解释世界的抽象神坛带到改变世界的现实之中。一、对费尔巴哈感性确定性思想的批判“在我看来,感性(Sinnlichkeit)不是别的,正是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的真实的、非臆造的、现实存在的统一。”[1]515费尔巴哈把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为人的主体性做了证明,虽然对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但是“他(费尔巴哈)从来
3、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2]78因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3]527。费尔巴哈尽管可以凭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意识到他所谓的“感性确定性”对象,但是,对于这个“感性确定性”对象是怎么来的?何以可能是确定性的?他根本不明白也回答不出来。“为了排除这些东西,他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真正本质’的高级哲学直观之间”[3]528。这种二重性直观使费尔巴哈最终“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
4、和条件的地方”[3]530他却重新陷入了“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错误不在于他使眼前的东西即感性外观从属于通过对感性事实作比较精确的研究而确认的感性现实,而在于他要是不用哲学家的‘眼睛’就是说,要是不戴哲学家的‘眼镜’来观察感性,最终会对感性束手无策”[2]76。费尔巴哈确认感性确定性的那种极端有限的二重性直观方法,使他始终摆脱不掉用那种超感性的方式来理解和谈论感性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理解的感性确定性只是现存的被费尔巴哈的单纯直观和单纯感觉所认为的确定性罢了,实质上依旧是不能称之为确定性,因为费尔巴哈根本不知道感性对象何以可能是确
5、定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感性世界中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物”和感性世界的“人”两个方面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思想。一方面,他们认为“他(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的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
6、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成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3]528。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比“纯粹的”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因为他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但是仅仅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所以费尔巴哈的“人”依旧是在理论领域内停留于抽象的“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理解的单纯的直观和单纯感觉的局限性使得他不能从现有的社会联系出发,不能从那些使人之所以能成为现实中的人的周围的生活出发,他只能把人看作直观的“感性对象”,只能看到单纯的感觉范围内的“现实的,单个人的,肉体的人”所固有的观念化了的爱情和友情这样的关系。在费尔巴哈面
7、前的人是感性的对象,是单纯直观单纯感觉上的表面的人,而不是何以可能是其所是的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理解的感性确定性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因为它们没有自己的“史前史”也不知道它们怎么从“史前时期”过渡到它们现在所是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感性确定性的批判一方面肯定了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理解的感性确定性以直观和感觉为出发点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他们扬弃和超越了费尔巴哈确立了自己对感性世界理解的感性确定性。他们不仅像费尔巴哈对感性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