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6499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封丹丹张茂星贵州省盘县鸡场坪乡罩子河小学553500摘要:观察力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途径,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加强训练等途径对学牛进行观察力的培养,为学牛在牛活中逐渐探索数学知识而增加感性认识、储存大量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发展智力,夯实学习数学坚实的基础。关键词:观察力数学教学学习数学。观察力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其它几种因素健康发展的基础。观察是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持久的知觉活动,是获取
2、知识和经验的途径,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系统的知识都是从观察开始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其前提必然是观察,在学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对知识由表象认识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过渡到理性认识;才能由感知去完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完成学习目标。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牛的观察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牛对数学的观察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对数学观察的兴趣。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
3、让学牛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体验数学在现实牛活中的价值,使学牛认识到牛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如《克和千克》,在认识了“1千克”后,引导学生合作去掂一掂、说一说,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大约是两包食盐或一大袋洗衣粉的质量,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重1千克。在这样的作业氛围中,学生不但建立了较鲜明的质量观念,而且充分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这样,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
4、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些发展感知觉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吋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与数学相关的气候变化、动物迁移、自然常识等等。在观察吋,要掌握从表及里、从近及远、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养成观察事物的好习惯。由观察产生兴趣,从兴趣中又开始思索,再从思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知识,由知识中了解这个事物,就此周而复始,一次次的循环,一次次的了解、学习。观察力虽然只是学习中的小细节,却支撑着学生成长学习的成败。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便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二
5、、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学会应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数学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中观察方法的指导,要做好以下几点:1.观察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对于数学中一个几何图形或是一个数学式子,你对这方面的概念、法则、定理知道的愈多,观察吋得到的东西就愈多,观察就愈深入。2•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观察,以控制自己的知觉方向。教师应当根据观察目的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并要启发学生运用思维进行分析和比较,学会抓住数学式子或图形的本质特征
6、,做到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观察。例如,对一道复杂的混合运算,必须按运算顺序或括号,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小计算题来解决。3.适当做好观察记录。在几何证明中,对基本图形的结论作适当的记录,有助于证题。三、加强训练,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观察条件。观察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过经常性的训练,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如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本做实验。用两个相同的杯子,装入同样多的水,再把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入两个杯子中,观察水面的变化;再
7、用沙重复一遍这个实验,从而认识了“体积”。学习“体积单位”,可以模仿观察课本上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然后找一下身边的物体哪些和它同样大。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块摆出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数一数块数,看一看里面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然后观察它的“块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在观察中非常愉快地理解并掌握了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慢慢引导,学生就能逐渐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总之,在学习数学
8、的过程中,都要进行观察,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有了良好的观察力,学生就可以更好地领会知识、明确概念,提高对抽象数学问题的理解水平;有了良好的观察力,学生就可以在生活中逐渐探索数学知识,懂得数学图形的美感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增加感性认识,储存大量表象,为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发展智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心理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