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学生用)

师说导学案(学生用)

ID:27836187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师说导学案(学生用)_第1页
师说导学案(学生用)_第2页
师说导学案(学生用)_第3页
师说导学案(学生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师说导学案(学生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说》导学案预习案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提出了“”、“”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

2、,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初读课文。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师说(    )   游说(    )   小学而大遗(    )句读(   )六艺经传(   )  谄(   )媚  或不(    )焉   贻(  )之谀(   )  郯(    )子   苌(      )弘  老聃(    )李蟠(    )(2).读准句读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人非生而知之者(3)指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的含义: 

3、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第一课时一、解题。《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二、检查预习:注音三、听诵读四、齐读文章五、整体感知,梳通文章大意概括各段大意:1.。2.批判。3.以为例,。4.赞扬。六、批注文章1.把注释中重要字词翻译誊写到课文中。2.尽量多的批

4、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意、特殊句式作业:解释留空格词语,并翻译语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并继续梳通文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

5、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作业:翻译余下语段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第三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文章梳理。二、分析本文的对比手法(在书上批注)三、语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给下列的古今异义词加以解释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读之不知。古义:_____

7、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___________

8、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