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ID:2684317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_第1页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_第2页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_第3页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_第4页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1.1研究背景1998年3月,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开元上市,正式拉开了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曾经由个体投资者主导市场的情形已日渐远去,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并对中国的证券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至今,我国呈现出证券投资基金、券商、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等多种机构投资者并存发展的局面。基金品种已从原来的单一封闭式基金逐渐发展为包括封闭式基金、幵放式基金、交易所基金和上市开放式市基金等品种多样、投资风格各异的格局。通常机构投资

2、者被看成是成熟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其成熟性体现在信息收集与信息解读的优势。机构投资者存在规模优势,能够降低信息收集成本,通过构建丰富便利的信息渠道,及时获得上市公司详细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公幵信息,还可能包括私人信息。在获取有效的信息后,机构投资者凭借专业人才队伍能够相对正确解读信息。既然机构投资者拥有信息收集和信息解读的优势,那么他们是否会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交易,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超额回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导致他们釆取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盈余管理。在

3、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出于IPO动机(林舒和魏明海)、配股动机(陈小悦、肖星和郭晓燕,等)、防亏扭亏和保牌(陆建桥,等)以及契约报酬(刘睿智,等)动机,上市公司借助会计准则的灵活性来操纵利润,造成报告盈余的扭曲和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与市场报酬率的判断,最终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未能公允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误导投资,影响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中国的银广夏、海普瑞、绿大地等财务造假事件,无不影响巨大。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主

4、导力量,在经历几轮的“牛熊”市交替,已经迅速发展壮大,那么中国机构投资者能否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信息资源看穿公司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行为?机构投资者是否遵循一定的投资原则而非一味地投机?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这些是本文的所要研究的问题,着重研究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关系。1.2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用规范研究分析机构投资者在有效市场理论下的投资行为,界定了盈余管理的内涵,回顾了前人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机构投资者面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能的投资行为。

5、实证研究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在中国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存在多种类型,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QDII等等,受机构投资者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的限制,以及考虑到中国证监会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政策,本文选择信息披露较为完整的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到数据的时间问题,投资行为以年报公布前后的基金重仓股持股比例变化度量。盈余管理则考虑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研究内容上还考虑了盈余管理的方向、长短期机构投资者以及不同基金业绩的基金解读能力的差异。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

6、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有效市场理论,紧接着回顾了国内外对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说明已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章是研究设计,提出本文的三大研究假设,介绍了相关变量的度量和计算、研究模型以及选取的样本和数据来源。[1][2][3][4]下一页ok3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财务学领域重要研究内容。根据这一假说,股票价格对市场新信息的反应是迅速而准确的,股价正确反映了已有的所有信息,不

7、存在错误定价,投资者也无法利用信息获得超额收益。有效市场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强度依次减弱的假定之上:(1)市场上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能理性的评估证券的内在价值。投资者了解每一种决策所产生的后果,会对市场上的信息快速做出反应,从而能够对证券价格做出无偏的估计,实现市场的效率。(2)虽然市场上存在部分非理性投资者,但他们是随机进行证券交易,非理性投资之间交易会相互抵消,因此不会影响价格;(3)虽然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同质性,但理性的投资者通过套利交易可以消除非理性投资者对价格的影响,最终市场还是有效的。根据信息的不同类别,存在三

8、种强度依次增强的有效市场。一是弱势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历史信息,包括股票价格、成交量等信息,这也意味着技术分析法是无效的。二是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价格包含所有已公幵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成交价、成交量、财务报表、盈利预测值、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