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3307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浅谈《翻译中文化空缺的译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翻译中文化空缺的译法》摘要:虽然汉族文化与藏族文化之间有很多的相似点,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所以文化的个性就会导致民族语言中蕴含一定的文化信息,而其中的这些文化信息往往只有本民族的读者才能够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中的文化空缺。本研究从汉藏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空缺入手,然后对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空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面对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如何通过有效的译法解决的措施。中国7/vie 关键词:文化空缺;译法;翻译;解决措施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实际上也是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转换,但是由于两种语言往往产生于
2、不同的文化,所以在翻译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空缺,这就对翻译者提出了挑战,要求翻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效的克服文化空缺所造成的翻译困难。 一、汉藏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 汉藏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转换,还需要将两种语言上所承载的文化进行转换,而这正是翻译中的难点。由于汉藏文化的差异,那么在翻译实践中就遇到了文化空缺的现象,一方面是在藏语当中存在而在汉族的文化当中却不存在,另外一中是汉族文化当中存在而藏族文化当中却不存在。例如我们的汉语当中有“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但是在藏族的文化当中“诸葛亮”却没有相应的翻译;在例如在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人物在汉族的
3、文化当中是没有的,直到后来汉藏文化不断的渗透,人们才逐渐的对藏族的英雄格萨尔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空缺的原因分析 奈达将文化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社会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及物质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一种对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转换。文化空缺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由美国的语言学家发现的,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1.基于不同的人文�v史而导致出现的词汇文化空缺:藏族与汉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特色风俗习惯及特色文化,所以在这两种语言之间必然会出现文化词汇空缺
4、的现象,例如藏族中的雪顿节、汉语的端午节,两个民族在称谓上是有一致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词汇文化空缺。 2.基于宗教信仰而导致出现的文化空缺:在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当中宗教信仰对文化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藏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是以苯教和佛教为主的,而汉族地区则是一个多宗教文化氛围,这样在差异化的宗教信仰下藏汉文化之间就会产生差异,例如在藏语当中有灌顶、堪布等,汉语当中的真人、道观等则是藏语中没有的。 3.基于生存环境而导致的文化空缺:文化是人创造的,环境对文化有着不同于寻常的制约作用,例如藏语雪山是水源等,汉语中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这些文化的产生都是与生存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5、的。 三、有效破解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译法策略 对于译者来说,面对文化空缺自身自需要具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对两个民族的文化及语言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了理解,在汉藏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民族文字系统存在差异、民族的文化、生活环境等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对导致出现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分析,为了在汉藏翻译的时候对信息文化进行正确的传递,译法策略应该采取下面几种: 1.直译法:对于藏语当中的一些地名、人名及新概念,若在翻译的时候在本民族的语言当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表示,则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直接将其介绍到译文语言中,这样既能够保证原文的生动性、形象性,还能够实现词汇的扩充,使译文更充满活
6、力。 2.意译法:对语言进行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的填补过程中,采用意译法进行是较为有效的,例如大量的词汇一般只存在于汉语当中,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藏语的构词规则进行,这样的意译实际上属于一种概念上的借鉴。 3.归化翻译法:当在翻译当中对原本保留字面意义,但是却无法正确传达原文内涵的时候,那么翻译者应该从翻译的目的、读者反应两个维度去考虑,根据译文阅读对象、原文的文化功能,进行等效功能的翻译,这时候是不受表达意象及文学形象的限制及影响的。 总结: 所谓文化空缺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由于非语言的手段之间的差异而导致出现的空缺,例如由于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7、的不同而导致出现的民族手势语及体态语等。文化空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有其独有的文化意义,面对着汉藏翻译中的文化空缺主要采用的译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及归化翻译法,而究竟利用哪种译法则是需要译者根据需要翻译的具体内容去选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