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57363
大小:6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8
《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龔雋200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龔雋華南師範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247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龔雋247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龔雋提要該文主要討論了道生思想中的圓頓和次第的觀念,對於傳統學術的看法有不少糾正。論文共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討論道生頓悟學說與謝靈運的異同,認爲謝靈運對於道生頓悟論的闡述,不單是如學者們所認爲的“復述”,而是有了自己的發揮,其中重要
2、的區別在於,道生的頓是密切關聯於漸的次第修行,這種頓漸無間道被謝靈運所消除了。第二部分主要討論道生頓悟與漸次觀念的經典來源,與傳統從般若和涅槃來聯繫道生頓漸思想不同,本文特別論述了道生頓漸思想與《阿毗曇心》的關係,並據此特別討論了道生與慧觀思想的分歧並不是在傳統說的頓漸之分,而是修道方便上的不同。第三部分主要討論道生頓悟說與後世禪門的關係,重要的論點有兩方面,一是道生頓漸思想對於中國禪的影響不是直接,而是間接透過《楞伽經》、《起信論》的思想而影響到中國禪的;二是道生頓悟說對於中國禪的影響,恰恰不是學者們所樂
3、道的南宗禪,而是北宗禪的思想。目次一、道生與謝靈運:另一種意見二、道生與《阿毗曇心》三、道生頓悟論與禪門的交涉247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龔雋以道生爲中心的早期佛學史中的頓漸之辯,學者們已經有了較充分的研究,特別是湯用彤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以下簡稱《佛教史》)第十六章和WhalenLai有關道生的研究,參見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以下簡稱《佛教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WalenLai,Tao-sheng'sTheoryofSuddenEnlighte
4、nmentRe-examined,SuddenandGradual,p.169-200.(以下簡稱TTSER)對這一爭論的源流、理趣、小頓悟與大頓悟的異同以及頓教與三乘的關係等,都作了細密的學術史分析。本文並不擬重複這些研究,而主要就道生與謝康樂,道生頓悟說的典論依據,尤其是道生頓悟理論與後世禪學的曲折關聯等,這些有待進一步澄清的問題,給出新的思想史疏解。一、道生與謝靈運:另一種意見史傳一般認爲,康樂對於道生頓悟學說的闡發,大體只是作了一種「復述」性的工作。《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二載《法論》第九軼「慧藏集」七
5、卷中說:沙門竺道生執頓悟。謝康樂靈運辯宗述頓悟。《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慧達《肇論疏》卷上也如是說:謝康樂靈運辯宗,述生師頓悟也。《肇論疏》,《續藏經》第壹輯,第七拾四套,第壹冊。這些說法可能影響到學者們對於康樂和道生學說關係的基本判斷,如湯用彤就認爲,康樂頓悟「全承生公意之說」。《佛教史》第六六五頁。雖然湯用彤發現,康樂在折衷儒釋,不重佛性等義方面不同於道生,而於頓悟的旨趣上是沒有分別的。仔細勘辯康樂對於道生頓悟說的轉述,其實是有出入的。康樂依自己的取捨對論本有過增刪,無論他是否有意爲
6、之,如果從解釋學的立場來理解他的「述」學,可能會更趨於合理。康樂存旨儒、釋之論而昌言折中,大抵都不太因循經典傳統,而好作自由申論。他這種「縱橫俊發」有餘,「深密則不如247從道生的頓悟學說分析早期禪的圓頓與次第觀念的由來/龔雋」的名士作派,早就被慧琳批評爲有「漸絕文論」的危險。《南史》卷十九;《辯宗論》,《廣弘明集》卷第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從形式上看,道生對佛典的解釋也有類似的情況,生公不同於「守文之徒」,常常「獨發天真」,「更發深旨,顯暢新典」,有出於意表之論,但他並非全如康樂所說的那
7、樣別出「新論」,而依然保有了「斟酌雜論」,循持舊義的一面。梁《高僧傳》卷七本傳謂其「籠罩舊說,妙有淵旨」,這是很中肯,也很值得重視的評價。《高僧傳》卷第七,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就是說,了解道生的頓悟學說,必須注意到他思想中歷史性的一面,這是解釋他的學說與康樂所「述」之間距離性的關鍵。那麽,我們究竟能在什麽意義上說,康樂對於道生頓悟觀念的「復述」其實是存在嚴重的「詮釋偏見」呢?從學理的分析來看,道生的悟理必頓,信解非真究竟是建立在漸、頓「無間道」的基礎之上,即存在於慧達《肇論疏》所記載的「悟不自生,必
8、藉信漸」的觀念內的。可以說,道生的頓悟論保留了傳統由階漸而頓的連貫性。如他的《法華經疏》卷下就說:何以漸漸便耶?所以爾者,欲表理不可頓階,必要研粗以至精,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損矣。又云:……又踴出非佛,而是菩薩者,明此悟分必須積學以至無學也。《法華經疏》,《卍續藏經》第二十七卷。他在《大般涅槃經集解》的「序題經」中所言頓悟之要,也特別提示到伏迷而後得悟,始起而必終的漸頓連續性思想。《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卷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