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ID:2654438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_第1页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_第2页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_第3页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_第4页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姜淑华,王利春,刘芳菲,刘国华,杨京花,陈艳艳【关键词】芪参还五胶囊;脑梗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是脑梗死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脑梗死患者半暗区神经细胞损伤与炎症的关系愈来愈受到关注[1],而脑缺血受损部位有白细胞的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存在,证明了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脑缺血的神经细胞损伤过程[2-3]。2004年6月,笔者采用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了该制剂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

2、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患者。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4],并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同时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外伤等可能对本研究有影响的因素。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按入院先后进行编号,单数者为中药组,双数者为常规组)。中药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发病年龄55~76岁,平均(60.2±7.8)岁;常规组60例,男31例,女29例,

3、发病年龄52~79岁,平均(61.8±9.4)岁。2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组  生理盐水250mL加维脑路通0.8g,生理盐水250mL加胞二磷胆碱0.5g,二者均为静脉滴注,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每日1次口服。以15d为1个疗程,同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  1.2.2中药组  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参还五胶囊,每次1.8g(4粒),每日3次。芪参还五胶囊主要药物组成:黄芪、地龙、冰片、白僵蚕、秦艽、醋大黄、水蛭、川芎、当归、钩藤、

4、远志、栀子、郁金。将上述药物制成干浸膏末,低温干燥成粉,装入胶囊,每粒0.45g,本院制剂室监制生产。  1.3观察指标与方法①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②血清IL-6、IL-8浓度测定:2组患者均于发病后24h和第7、14天抽血检测血清IL-6、IL-8浓度,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注入含抗凝液试管中,室温下静置0.5~1h后离心,分离血浆并放置-30℃冰箱中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检测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检测方法严格按试剂盒提供的说明书进行。  1.4疗效标准

5、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5]。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

6、软件包进行。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R中药组=0.44,R常规组=0.56,u=2.16,P0.05,说明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中药组比较,*P0.05。  2.22组血清IL-6、IL-8浓度测定  经方差分析,2组患者入院24h后测定血清IL-6、IL-8比较无差异(P>0.05),第7天二者均明显增高,但中药组浓度小于常规组(P0.05),提示中药组炎性反应轻于常规组。而在第14天,二者

7、均有回落,但常规组浓度仍高于中药组,说明芪参还五胶囊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见表2。表2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IL-6、IL-8浓度测定(略)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P0.01,▲P>0.05。  3讨论近年来,有关急性脑梗死缺血早期的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作用被高度重视,并认为脑缺血的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一种连锁过程。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缺血性脑损害区域内出现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聚集、浸润,从而加重脑损伤的过程。白细胞的聚集、浸润与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有关[

8、2]。IL-6分子量为26KD,可由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白细胞分泌产生,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急性期反应等防御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6]。目前认为,IL-6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并且与梗死体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血清中IL-6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脑梗死严重程度以及梗死体积大小的重要指标,并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7]。IL-8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分子量为8~10KD,是一种重要的白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