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ID:26498808

大小:2.3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27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_第1页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_第2页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_第3页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_第4页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第一节概述一.解剖和生理(一)心脏解剖冠状动脉心肌纤维:粗丝细丝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LDH(二)生理:收缩期舒张期二.病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心肌疾病心肌肥厚、扩张、纤维化、坏死。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第二节冠心病危险因素学说一.概述(一)危险因素的概念(二)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发展危险因素不等于病因危险因素不是诊断指标同一疾病可能有多种危险因素二.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一)血脂(二)炎症炎症与冠心病CRP与冠

2、心病多因素分析(三)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第三节.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1979年心梗诊断标准典型持续的胸痛史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学改变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或仅存在与心肌中早期检测心肌损伤估计梗死范围一.历史演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上述两种酶作为一组测定项目,用于论断AMI。但从图可以看出总AST测定对论断AMI毫无优点,当AST升高时几乎无一例外都伴有CK/或LD升高,如果考虑到AST还大量存在于其它器官,如肝、肌肉内,其测定特异性明显低于CK。至于HBDH实际上并不存在此种酶,所测的仍是LD的活性

3、,只在当以酮丁酸取代丙酮酸为底物测LD活性时,LD1比其它同工酶对酮丁酸有更大活性,所测结果更能反映出LD1的活性。随着有更好方法,如电泳法、免疫法和化学抑制法测LD同工酶,已无必要再测定此酶以诊断AMI。二.传统心肌酶谱(一)AST氨基转移是氨基酸代谢中基本生化反应之一,在机体内存在着多达60种氨基转移酶,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AMI正常或轻度升高明显升高,与CK和LD相比,无何优点>1.0心肌炎正常或轻度升高急性期可轻度升高>1.0(二)LD及同工酶LD催化反应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反应,广泛存在于人

4、体各组织中,故测总酶临床意义不大,但LD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其中H型亚基中酸性氨基酸较多,电泳时负电荷多,因此电泳速率较快。按电泳向阳极泳动快慢,分别命名为LD1(H4),LD2(H3M),LD3(H2M2),LD4(HM3)和LD5(M4)。LD及其同工酶常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肝细胞中主要为LD1,在肝实质病变时常出现LD5>LD4,但由于正常血清中LD5含量很少,不少病例就是出现同工酶异常LD5>LD4时,总LD活性仍为正常,故LD同工酶检查阳性率远高于总LD,一般在胆道疾患或梗性黄疸早期

5、未累及肝实质时,不出现LD5>LD4,仍为LD4>LD5。值得注意的是,在骨骼肌疾病和损伤时,也会出现类似变化,临床上诊断各型肌萎缩也常测定LD及LD同工酶,早期常为LD5升高,但在晚期LD1和LD2也升高。临床检测急性心梗LD肌同工酶的 应用原则限制LD应用胸痛发作24小时后测定LD同工酶LD出现较迟(三)CK及同工酶1.CK概述以前临床常习惯将此酶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PK),此名称不确切,目前国外已摒弃不用。此反应逆向反应速度约为正向反应速度6倍,与大多数激酶一样,Mg2+为它的辅基,需双硫键维持酶的分子结构。测定酶活性时必须加入巯基化合物,N-乙

6、酰半胱氨酸(NAC)是目前最常用的激活剂。CK作用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2.CK测定方法CK-MB测定方法和试剂盒很多,同一标本不同实验室往往结果不同。从测定原理来分,可分为测酶活性与酶质量两大类方法。第一类方法先用物理、化学和免疫等各种手段将CK-MB和其它同工酶分开,然后根据酶的催化活性测CK-MB浓度,用活性单位/升

7、(U/L)或百分比报告结果。测酶质量方法则是利用CK-MB的抗原性,根据抗原抗体反应测CK-MB酶蛋白浓度,单位为μg/L。两者结果有时不一致,因为如酶变性失活但仍保留抗原性,此时用测酶活性的方法结果不高,但用测质量方法可以增高。80年代早期德国学者根据此结果认为AMI患者血中存在着灭活的CK。但最近用改进方法测CK-MB,发现两法差异不大。国内普遍使用测酶活性方法,目前较多使用电泳方法分离CK-MB。电泳法特点是准确可靠,当出现一些异常同工酶如巨CKⅠ、巨CKⅡ等,从电泳图谱上很容易发现,并可通过光密度计进行定量测定,不会将CK-BB和各种异常同工酶

8、误认为是CK-MB而误诊。其主要缺点是灵敏度较差。CK测定的临床意义CK及其同工酶是目前世界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