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温白灵菇栽培试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温白灵菇栽培试验论文.freel×35cm筒袋,每袋装干料0.35kg,装袋完成后,当天灭菌6。1.3.2灭菌。装袋后立即进行高压灭菌(0.15Mpa,4h),冷却后移入接种室。1.3.3接种。接种室使用前1d,用高锰酸钾和甲醛10mL/m3蒸薰,把待接种物品移入接种室,用紫外灯灭菌30min,然后按照超净工作台的操作规程进行接种。1.3.4发菌。白灵菇采用袋栽法较适宜,黑暗条件下,在温度25~28℃、空气湿度70%以下的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这期间要经常检查菌袋是否有污染,栽培种一经发现污染要立即移除,如果是培养袋被污染,可以采取注射相关药液进行处理。经常通风换气,经3
2、0~45d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袋,菌袋培育期间要防止强光照射7。1.3.5出菇管理。培养菌丝长满袋后,当料面或侧面出现原基时,说明白灵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此时的栽培袋可移到出菇场所内长菇。白灵菇可以进行室内架层立放式栽培,也可卧放在层架上栽培,均应做好以下几点8:一是搔菌。白灵菇菌丝满袋后,进行骚菌。骚菌可以使白灵菇长势更整齐。二是养菌。开始时将温度控制在25~28℃,待菌丝长满料面后,温度下调到18~23℃,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培养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排出CO2,减少菇房内的CO2浓度。三是催蕾。白灵菇是中温发菌、低温蹲菌、变温催蕾的菌类。变温催蕾的做法为:白天关闭
3、温室门窗,接收一定的散射光,使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晚上打开门窗通风让冷空气进入,这样连续进行10~15d的温差刺激,并加大通风量迫使菌丝倒伏,原基即可出现。四是温湿度和光照管理。原基出现后室温控制在20~23℃最为理想,室温低于10℃菇蕾生长缓慢。空气相对湿度需保持在85%~95%,并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度控制在200~500lx,适当增加通风量,菇房CO2浓度超过0.5%时会出现畸形菇。当形成的菇蕾长到花生米大小时要进行疏蕾,为优质高产创造条件。具体方法:每袋保留1~3个菇蕾,随着菇体的长大要把袋口挽起来,为菇体提供更为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新鲜空气。当菌盖完全展开、孢子未
4、弹射时应及时采收。五是出菇。原基出现1周左右即可采收,该试验最大的菇体有300g;但培养基很快出现地衣。温度在14℃时,出菇时间长达70d。1.3.6病虫害防治。白灵菇发菌期间主要杂菌为绿色木霉、青霉、毛霉、红色链孢霉。子实体生长期,主要病害是假单孢杆菌,表现为子实体菌褶和菌盖边缘呈水渍状,常出现水泡,色泽变黄,失去活力并迅速蔓延导致整批菇绝收,发现后应立即移走。发生此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喷水后通风不良,环境温度高。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如: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辅材料,保持菇房及四周经常性清洁卫生,可用10%石灰水涂刷墙壁、屋顶及床架,也可用2%~3%甲醛液喷
5、雾;接种时加大播种量,一般以增加15%~20%为宜,让菌丝迅速生长占满料面,可抑制杂菌的发生。此外,要加强管理调控好温湿度,特别是在发菌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尽量创造一个有利菇体生长发育而不利病虫发生和繁殖的生态条件9。2结果与分析试验因受试验经费及试验场所等因素的限制,只引进1个高温白灵菇的品种,根据龙岩市较容易获得的原材料等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了5个试验配方,在2个地方分3批次进行试验。从中分析原料及数量比例对高温白灵菇各个时期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优的配方,以作为当地大规模生产高温白灵菇的参考配方,并总结相关的生产管理技术。试验结果显
6、示以配方2和配方4的效果为好。高温白灵菇不宜在低温条件下出菇,以6—8月出的白灵菇长得最好,11月以后出的白灵菇质量较差,畸形率高。要定期在菇房内消毒。高温白灵菇在发菌和出菇期间容易被杂菌污染,要注意菇房内消毒,以减少污染。出菇期间要加强通风,避免因CO2浓度过高而使白灵菇出现畸形。原种扩繁次数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出菇,严重有甚至不出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