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ID:26217975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_第1页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_第2页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_第3页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_第4页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临床观察【关键词】胆汁返流降气清热胃炎中药疗法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gast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胆汁性胃炎、十二指肠反流病,主要由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的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糜烂甚至溃疡〔1〕。近年来,由于电子胃镜的广泛使用,BRG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目前西医治疗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多易复发,长期服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2006-06—2007-11,我们应用清热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并与应用吗丁啉治疗3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

2、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病例均为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BR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21~59岁,平均(38.86±2.35)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5.1±0.65)年。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0~59岁,平均(38.53±2.54)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4.78±0.76)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和《中药新药临床研

3、究指导原则》〔3〕制定。  1.2.1西医诊断标准  ①临床症状:胃痛,胃胀,烧心,嗳气,恶心,口苦,呕吐。②胃镜检查:证实为胆汁反流,并有胃部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出血。  1.2.2中医辨证标准  主症:胃脘疼痛,胃脘胀满。次症:可兼有①烧心或胃脘烧灼感;②胸闷食少,嗳气吞酸;③胃痛攻串两胁,甚及后背;④进食辛辣或遇恼怒忧思后加重或复发。舌脉:舌红,苔黄腻或黄,脉弦等。除主症及舌脉必备外,兼有2项次症即可。  1.2.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纳入试验前1个月内检查证实诊断。  1.2.4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消

4、化性溃疡、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  予清热降逆方药。药物组成:蒲公英20g,黄连6g,连翘12g,柴胡12g,黄芩6g,枳实12g,三七粉2g,延胡索20g,白芍药20g,半夏9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分服。  1.3.2对照组  吗丁啉(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片)1片,每日3次饭前15~30min口服。  1.3.3疗程  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一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  1.4观察项目  观察2组治疗

5、前后证候疗效、胃镜疗效以及停药6个月后胃镜下炎症复发情况。  1.5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症状采用记分法,分无、轻、中、重4个级别,分别记0、1、2、3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减少<30%。证候积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V8

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表12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例(略)  表1中数据经Ridit检验,2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炎症程度比较  见表2。表2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炎症程度比较例(略)  表2中数据经Ridit检验,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症程度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2组停药6个月后胃镜下炎症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3。表32组停药6个月

7、后胃镜下炎症复发情况比较例(略)  表3中数据经Ridit检验,2组停药6个月后胃镜下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BRG临床上以胃脘痛、烧心、反酸、恶心等为主要表现,据其证候当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呕胆、吐酸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热客于胃,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明确指出与热毒密切相关,无论是饮食或情志所伤,均可致胃气郁滞中焦,气郁日久,化热化火,热为毒之渐,毒为热之极,热毒内蕴影响胆之通降,胆汁随热毒之邪上逆,故而发病。故以清热解

8、毒、和胃降逆为法组方。方中蒲公英味苦甘,性寒,为君药,善清热解毒,泻肝和胃;黄连、连翘为臣药,清热解毒,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