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

ID:25888836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_第1页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_第2页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_第3页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_第4页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一方活水成作文清渠——浅谈如何在作文中汲取生活素材◎庞玉忠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位先生的话精妙地指出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我们在中学作文中所说的生活不外乎自然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而学生在作文中也确实写到了这些方面,写家庭生活就会写母亲的唠叨与关爱、父亲的批评与鼓励;写学校生活就会写与同学的友谊、与老师的交往、考试成绩的波动以及因此给自己带来心灵的磨折等等。只是我们的

2、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总是会感慨学生写作的题材为何那么局限:写父母的关爱不外乎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给自己熬汤煎药,成绩揭晓的时候父母对自己或批评或鼓励;写学校的事情又不外乎与同学因鸡毛蒜皮的某事而争吵,又因某事而和好,或者是自己的成绩遭遇巨大的落差,心情失落,遇到老师的鼓励又如何坚强;写社会生活那就常常多是胡编乱造各种故事了。学生写是写了生活,却常常落于窠臼,循着千篇一律的套路写成阅卷老师只想瞄一眼就过去的文章。那么,我们究竟该写出怎样的生活来呢?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头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

3、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真实的水来”。那么我们从生活中应汲取怎样的“活水”?又应该怎样汲取呢?首先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缺少细致的观察,就写不出生活的细节,而细节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了生动性和艺术性。南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经就细节描写有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好的细节描写就像萤火虫的屁股,总是一亮一亮的,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说,细节是写作中的“活水”,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汲取“活水”的方法。既然是细致观察,就要体现一个“细”字。同样是写父亲的操劳,如果仅仅是写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打工,回家时已经天黑了,或者粗略介绍他的工作和简单概括他的辛劳,缺少细致的观察

4、,那么写出的作文也必然多用粗线条勾勒,少工笔细描。而缺少了细节的文章好比是缺少了血肉的架子,很难给阅读者以真切的感受,也往往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细节从何而来?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无中生有的臆想只能制造语言的狂欢和内容的虚空,无米之炊必然难以果腹,唯有对生活本身多加细致观察,生活才能给你以素材的回馈。且看学生在命题作文《收藏》中的一段:“木制的地板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我弯下腰去,细细端详。是一根白发。在苍白的灯光下,泛着冷然而沧桑的光芒。如同在耀眼的阳光里蓦然老去的岁月,无力单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忽然模糊。我在恍惚之间想起半年前读到的《台阶》中的最后一句话: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说到“收藏”,我们

5、往往想到收藏相片、邮票、珍宝或者其他显见的事物,而这位同学独辟蹊径,“收藏”了父亲的一根白发。如此细微的一样东西,只有“细细端详”方能见出它“冷然而沧桑的光芒”。而这一“细细端详”,又见出父亲的苍老,由此而更见父亲为一家的奔忙:“他转身回房,脊背挺直而坚毅,撑起整个家。我却分明见到他的背影中夹杂的单薄与苦涩。摊开手掌,那根白发刺痛双眼。几次想甩手扔掉,却终究还是再次握紧了。我要收藏它,像是收藏父亲的爱与辛苦,让它在记忆中深深镌刻,每分每秒都无法忘怀。父爱如山,铭记于心。”父爱如山,其实已不言自明,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英雄事迹,作为一个父亲,他肩负的责任无言以表,就用这一根细细的白发诠释。这根

6、白发也恰恰表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致观察。作文就是要将这样的观察转化为叙述中的细节,为全篇注入“丰盈感”,让文章具备立体的造型。其次,要使文章有生活的质感,还需要对观察到的生活细节进行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一些学者还提出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从学生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1]其实生活本身每天都在为我们创设着感受和体验的情境,它只是没有给我们一个作文题而已。作文的写作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而对生活的感受

7、和体验是不经意间的。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行搜寻、整合和表现的过程。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角度和深度,决定了作文写作的角度和深度。比如,有的同学看到我们江南小镇马路的变化,看出的是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感受到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交通便捷,体验到的是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这自然是一篇很符合主流思想的“积极健康”的文章,但是这样的感受是表面化的、没有深度的体验,是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