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

ID:2545081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第1页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第2页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第3页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第4页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摘要】运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急性荨麻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关键词】犀角地黄汤;过敏性紫癜;急性荨麻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犀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瘀的功能,适用于热入血分及热伤血络证,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有血分热盛之表现者。笔者近年来应用本方治疗儿科杂病取得良好疗效,兹举例说明如下。1过敏性紫癜董某,女,10岁..,于2007年10月23日入院

2、。患儿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紫癜,遂在当地诊治,查血常规:WBC12.5×109/L,GR76%,LY19%,PLT356×109/L,出血、凝血时间均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静滴维生素C、止血敏、地塞米松、头孢唑啉钠等治疗,效不佳,患儿皮肤紫癜反复出现,且于今日出现腹痛便血,故来我院救治。刻下症见:双下肢皮肤出现点片状淤斑,膝关节以下为甚,色红鲜亮,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腹痛,便血鲜红,小便黄,大便稍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证属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

3、。方药给予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黄15g、牡丹皮10g、赤芍10g、水牛角30g(分2次水冲服)、丹参10g、茜草15g、仙鹤草30g、大青叶15g、佛手15g、香橼皮15g、三七粉3g(分2次水冲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上方3剂,腹痛便血消失,紫癜减少,颜色变淡,继以上方去佛手、香橼皮,加徐长卿15g,调理1周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紫癜未再复发。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的全身性免疫性小血管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感受风热或过食辛辣厚味,蕴湿生

4、热,热邪炽盛,迫血妄行,血不偱经,溢于脉外,发为本病。血热妄行是本病最根本的病机,犀角地黄汤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血功效,故能取得良好效果。兼有风热者,笔者常加金银花、蒲公英;兼有湿热者,加黄芩、黄连;气滞腹痛者,加佛手、香橼皮;出血不止者,加蒲黄、三七。2急性荨麻疹李某,男,6岁,2008年3月18日因“全身皮肤淡红色风团样皮疹3d”就诊。患儿3d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皮肤淡红色风团皮疹,略高出皮肤,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以面部、胸腹部较多,伴瘙痒,皮肤可见抓痕,不发热,稍咳,咽红,皮肤划痕征阳

5、性。在某医院诊治,查血常规:WBC12.2×109/L,GR58%,LY30%,E6.5%。诊断为荨麻疹,静滴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甲氰咪胍、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肌注异丙嗪等治疗,患儿皮肤皮疹仍反复,随来我院。刻下见:全身皮肤见大片风团块样皮疹,色红灼热,略高出皮肤,压之褪色,皮肤可见大量抓痕,患儿烦躁,饮食差,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属血分郁热,兼有湿滞。治以清热凉血、活血祛风、除湿止痒。方药以犀角地黄汤为主加减:水牛角15g(分2次水冲服)、牡丹皮10g、生地黄10g

6、、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徐长卿15g、荆芥10g、蝉蜕6g、牛蒡子10g、忍冬藤30g、鸡血藤3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患儿皮疹已褪,无皮肤瘙痒,饮食可,睡眠安,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原方去地肤子,加车前子15g,继服5剂,随访半年皮疹未再反复。按:急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黏膜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黏膜的暂时性、局限性、瘙痒性红斑、风团、水肿为特征。本病中医称为隐疹、风疹块、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是由风、寒、湿、热

7、邪郁于肌肤,致营卫失和、气血郁滞而发,几种病邪常常夹杂侵犯人体,临床以风湿热之邪侵袭人体者较多。本病的病机为营卫失和、气血郁滞,治疗过程中不能忘记活血祛瘀,且中医有“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本证为风湿热三邪侵袭机体,致血分郁热而发,治以清热凉血、活血祛风、除湿止痒,以水牛角、牡丹皮、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忍冬藤、鸡血藤清热凉血活血;地肤子、白鲜皮、徐长卿祛风燥湿止痒;荆芥、蝉蜕、牛蒡子祛风清热止痒。全方既可以去除致病原因,又针对病机,故能收到良好疗效。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王某,男,

8、4岁8月,2008年4月7日就诊。患儿因1周前胸背及四肢皮肤出现散在淤点到某医院诊治,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惧怕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随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症见:胸背及四肢皮肤出现散在淤点,色紫红,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无鼻衄、齿衄,无呕血、便血,口渴,小便黄赤,大便正常,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PLT35×109/L,IgG389ng/L,骨髓全片见巨核细胞167个,幼巨核细胞18%,颗粒性细胞70%,巨核细胞裸核12%,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西医诊断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