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

ID:2501908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_第1页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_第2页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_第3页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_第4页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

2、第1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干预是不同体制国家的共同选择,而宏观目标即通过干预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的确定,则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核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宏观调控的内容和着力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要求我们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思维观念的羁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一、探索阶段    改

3、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虽然对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商业、文教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劳动工资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计划安排,但没有非常突出的宏观目标,计划主要是对主要产品的产量和增长速度进行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计划从偏重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逐渐转到搞好宏观调控上来,从对经济的直接调控转到间接调控上来,从原来主要是定指标、分投资、批项目、分物资转到抓大事、谋大局、促进经济发展上来,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开始形成。    1979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4、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余秋里,作了拔乱反正之后的第一个人代会上的《计划报告》,即《关于一九七九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在这一年的《计划报告》中,首次集中列出了主要宏观目标,表述为“一九七九年计划的总轮廓是:农业生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工业生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八,其中轻工业增长百分之八点三,重工业增长百分之七点六。……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三百六十亿元,加上利用外汇贷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总数为四百亿元,保持去年的实际水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一千七百五十亿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六。进出口总额四百四十亿元,

5、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四”。    1983年以后,听取和审议《计划报告》,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正式议程。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姚依林作了《关于一九八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提出“一九八三年计划的基本轮廓是:农业生产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工业生产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执行中争取增长百分之五。其中,轻工业生产增长百分之四点一,重工业生产增长百分之三点九。固定资产投资七百四十七亿元,比上年减少九十八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五百零七亿元,更新改造投资二百四十亿元。

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二千七百六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八。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三十六万人,比上年增加四万五千人”。此后,计划的基本轮廓又增加了财政收入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指标,扩充了基本建设投资指标内容,变成包括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两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  1988年3月,姚依林同志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计划报告》,首次提出“计划目标”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5%。农业生产增长4%;工业生产在降低物资消耗、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330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

7、定资产投资2060亿元,略低于上年的实际水平。货币增发量和信贷规模控制在适度水平,既要有利于币值的稳定,又要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财政赤字控制在80亿元,维持上年的水平。除了工资奖金、价格补贴、科学文教卫生事业、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等支出适当增加外,基本建设拨款、行政费和其他事业费等支出都低于或大体维持上年水平。城乡人民的收入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要比上年水平有所提高。”    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计划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宏观调控目标”的概念,将目标体系变成为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投资、财政、金融和物价方面的指标。   

8、 二、形成阶段    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也进一步调整并逐渐明确。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邹家华作的《计划报告》,第一次列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八大主要目标:(1)经济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3)金融财政;(4)外贸进出口和外汇储备;(5)商品零售;(6)物价;(7)经济效益;(8)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4年3月在八届全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作的《计划报告》,沿用了在八届全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主要目

9、标体系的内容,但把金融财政指标分开,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九大主要宏观调控目标。第二年,不再列出经济效益指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八大主要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1)经济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3)财政;(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