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13061
大小:68.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冯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161600)【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肭囊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心理应激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均以及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
2、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心理应激,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小切口:心理应激【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078-01m囊炎和肭石症是肭道系统的常见疾病,肌囊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常规切口下胆囊切除术有助于保证充分的手术视野,但也会增加手术创伤、影响术后恢复。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开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来治疗肭囊疾病。在下列研究中,我们比较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
3、效果,现汇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明确的原发疾病诊断,乜括胆囊炎和胆石症;(2)符合手术指征,收住院后给予胆囊切除术;(3)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共纳入12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34-53岁、平均43.8±6.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33-55岁、平均44.2±6
4、.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手术方法1.2.1观察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小切U胆囊切除术,具体方法如下:摆放平卧位后于右上腹肋缘下做一长约4-6cm的斜切口,逐层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经由腹直肌进入腹腔,用拉钩拉开腹直肌和邻近的肝脏组织,充分暴露胆囊三角;仔细辨别并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妥善结扎后切下胆囊并缝合胆囊床,注意不留死腔;冲洗后放置引流管,逐层关腹。1.2.2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具体方法如下:摆放平卧位后于腹正中旁线做一8-10cm的切口,逐层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由腹直肌旁进
5、入腹腔,胆囊三角内解剖结构的处理方法与观察组相同,切除胆囊后逐层关腹。1.3观察指标1.3.1手术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吋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1.3.2术后负面情绪指标术后5d时,采用NRS量表评价疼痛程度,采用HAMA量表和SAS量表评价焦虑情绪,采用HAMD量表和SDS量表评价抑郁情绪。2结果2.1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吋间(76.8±9.4vs77.3±9.1min),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2.4±8
6、.5vs98.5±14.2ml)、术后引流量(18.5±2.8vs34.7±5.3ml)、月工门排气时间(1.6±0.3vs2.9±0.5d)、卧床时间(3.8±0.5vs5.7±0.8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2术后负面情绪指标术后5d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指标HAMA评分(16.3±2.5vs24.2±3.5)、HAMD评分(15.8±2.2vs24.6&pl
7、usmn;3.9)、SAS评分(42.8±6.2vs62.3±8.2)、SDS评分(43.2±5.2vs64.2±9.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胆囊炎和胆石症是最常见的两类胆道疾病,均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该病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需要采取手术切除来进行治疗[1】。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做8-10cm的切U,以取得清晰的手术视野,奋利于准确的辨认和分离胆囊三角内的解剖结构,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但随着
8、常规切口的广泛开展,临床学者也认识到较大的切口会增加手术创伤、影响术后恢复[2】。近年来,微创观念和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切U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