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

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

ID:24303888

大小:7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_第1页
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_第2页
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研究刘进黄异(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贵阳550025)【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麻醉术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一2014年11月的10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及B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观察并记泶2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时间、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屮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监测的RR、HR和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B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

2、A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明显上升,B组平稳(P<0.05),两组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ASAI—II级患儿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对不合作的小儿尤为适合。【关键词】小儿:七氟烷;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125-01麻醉是手术成功的第一保障,因此,寻找效果更合适、更好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尤为重要,以期减轻患者尤其是儿科患者的痛苦。以往小儿患者常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其疼痛常带给患

3、儿造成心灵创伤。七氟烷现已成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其具有诱导期短、消除快、呼吸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小、麻醉诱导和觉醒平稳而迅速,麻醉深度易调节等优点[1-3]。本文对我院儿科108例需手术的患儿进行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2月一2014年11月儿科108例需手术的患儿,手术种类包括包皮环切术、气管异物取出术、阑尾手术、疝气手术、精索鞘膜积液手术、疝囊高位结扎术等。所有患儿术前均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指标,结果正常。男58人,女50人,年龄8月-9岁,平均年龄为5

4、.12±2.39岁,体重7-30kg,平均体重为24.58±3.27kg,ASAI—II级。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54例。A组即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B组即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麻醉方法所有患儿术前均需禁水、禁食6〜8h,术前30min肌肉注射剂量为0.01-0.02mg/kg的阿托品,常规选择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A组采用肌肉注射4〜6mg/kg氯胺酮基础麻醉后行静

5、脉穿刺,待静脉穿刺成功后行骶管或硬膜外穿刺,根据患儿年龄、体重进行骶管或硬膜外常规给药,术中静脉注射给予咪达P坐仑0.1〜0.15mg/kg及芬太尼1〜2μg/kg,术中根据患儿的反应间断给予氯胺酮lmg(kg?次)。B组则先将螺纹管道内充满8%七氟烷,将面罩轻扣于患儿口鼻部,氧气流量3L/分,嘱其进行深呼吸,患儿意识开始淡漠时,七氟烷浓度减为5%,待患儿意识较淡漠吋,立即扣紧面罩,快速加压吸入七氟烷,患儿入睡后即刻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停吸七氟烷,静脉注射给予咪达唑仑0.1〜0.15mg/kg及芬太尼1〜2μg/kg,随后行慨管或硬膜外穿刺、骶管

6、或硬膜外麻醉。根据患儿年龄、体重进行常规给药,术中根据患儿反应变化给予维持或间断吸入1%〜3%七氟烷浓度。1.3观察指标研究中分别记录两组患儿从清醒到意识消失的吋间、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监测的RR、HR和SPO2变化,年龄>3岁的患儿增测MAP变化及不反应发生率等。采用SPSS18.0统汁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所有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2结果由两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得知:A组的诱导时间、术后苏醒吋间分别为169.34±8.76秒及51.29±3.91分,B组的诱导吋间、

7、术后苏醒吋间分别为42.01±6.47秒及19.73±4.64分。B组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A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HR、SP02进行比较得知:A组HR明显上升,B组平稳(P<0.05),两组SP0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3讨论本次研究资料中显示,B组诱导时间、术后的苏醒吋间明显短于A组,同吋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耐受好,肌松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较满意,表明七氟烷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婴幼儿麻醉吋经常要先在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下建立静脉通路,

8、肌肉注射疼痛会还给患儿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