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53746
大小:59.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3d下床活动,7d后出院,术后12个月复查,骨水泥充盈良好;随访18个月,平均14.3±2.4个月,56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治疗后椎体高度(27.01±
2、5.32)mm,显著优于治疗前(15.31±4.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40-01老年人往往合并骨质疏松,由此导致的脊柱压缩性骨折也逐渐成为临床骨科的一种常见病[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主要临床症状是椎体变形、脊柱后凸,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双下肢不全瘫及大小便失禁,该病引起的顽固性腰背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
3、严重的不良影响[2]。随着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观察了该院骨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6.2±5.4岁;病程5d-47d,平均病程16.9±4.
4、2d,单椎体压缩骨折37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8例。1.2诊断标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腰背疼痛,坐位或站立位时疼痛则加重,取平卧位时则疼痛减轻,胸椎或腰椎棘突出现叩击痛和压痛;经x线片及MRI显示为椎体新近骨折,同时排除腰椎管狭窄弓根钉内固定者、高能量损伤并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者、超过3个月应用激素者及椎体病理性骨折者。1.3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如椎体MRI、椎体后壁是否完整,是否为新鲜骨折,检查硬膜受压情况,患者是否耐受手术等各项检查。协助
5、患者取俯卧体位,将胸腰部垫高后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麻醉,C型臂x线透视下使用特定穿刺针于椎弓根(左侧椎弓根10点或右侧椎弓根2点)刺入,直达病椎椎体前1/3处,取出穿刺针的针芯,将导针插入,安装球囊,维持压力为200mmHg,将病椎椎体的左右侧撑开,以椎体恢复高度为度,将球囊回缩直至真空,缓慢抽出,调和液体单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粉末,比例为2:1,注入人注射器中,缓慢推入病椎内,恢复椎体骨折的高度至理想高度,慢慢转动导管,待完全凝固后拔出,嘱患者保持俯卧位,约15min,患者感觉双下肢和活动均
6、正常后送回病房。1.4观察指标对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1.5判定标准[3]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判定:无痛为0分;轻微疼痛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