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ID:24223243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_第1页
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_第2页
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_第3页
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肽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张显峰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外二科4670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一2013年1月在木院接受治疗的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均有临床优势,但是在具体的临床疗效分析上可以看,内固定的方法更为有效,患者的满意率也较高。【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方法;疗效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对于肱骨髁上

2、骨折的治疗,在强调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使骨折断端解剖复位的同时,固定位置及外固定方法十分重要。木文针对当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较为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详细情况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一2013年1月在木院接受治疗的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进行了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入选病例均经X线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类: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在3〜12岁,平均7.21±1.33岁,治疗组进行了切幵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25例,男13例,

3、女12例,年龄在3〜11岁,平均7.30±1.04岁,对照组进行了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差异显著性,有临床对比研究的意义。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首先要显露骨折端,清理骨折间隙内的软组织。在远骨折端内逆向穿入1枚或多枚相应直径的克氏针。将骨折复位后,把克氏针顺向穿入骨折近端的骨皮质内。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复位方法。肩外展60°〜70°患肢抬高30°,予以骨牵引。首牵重量为1

4、.5〜2.5kg,前臂用牵引0.5〜0.9kg,其间注意血运和复位情况。修复骨膜后逐层缝合,术后石膏制动。穿入的针必须达到对侧骨皮质以保证有牢固的固定。针尾剪断后置于皮下组织内或留置于皮肤外。视病人年龄和愈合情况将针留置3〜6周,同时用石膏后托保护肘关节于90°屈曲位。1.2.2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了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患者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顺势拔伸牵引、矫正重叠移位。若骨折远端旋前(旋后),应首先矫正旋转移位,使前臂旋后(或旋前)。渐将前臂在牵引下由中立位变为旋后位,纠正重叠、旋前移位后

5、,术者以“两点捺正法”矫正侧方移位,助手继续牵引。复位后,固定肘关节屈曲90°〜110°位置3周。骨折基本稳定后去外固定,逐渐加大肘关节的锻炼角度,每次锻炼前可用热毛巾敷或拇指指腹按摩肘关节周围复位后可予输液抗炎、消肿对症治疗待肿胀控制或消散吋加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此过程需密切复查X线了解骨折是否移位,观察肢体血运情况。如一切顺利,3周后可拆除外固定。术后要维持有效固定,经常检查固定位置,查看有无松动,局部有无压迫症状,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如果肘关节屈曲角度过大,会影响挠动脉正常搏动。1.3疗效

6、评价本次疗效评价采用了三类评价标准,具体如下。第一,优秀。患者恢复后活动自如,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负担,肱骨下端前倾角减少在10°以内者。第二,良好。患者恢复后能够自主活动,负担重量的能力较弱,X线检查骨折断端尺侧略有嵌插,前倾角减少在20°以内者。第三,差。患者自主活动受限制,X线检查骨折部位没有恢复,甚至出现移位。优秀和良好的患者为总奋效率。1.4随访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和实地随访相结合。随访吋间为7天〜30天,平均随访吋间为14.04±0.53天

7、。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了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资料用具体数值和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固定后的疗效情况进行了总结,具体见下表。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从上表之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讨论通过本次论文研究可以看出,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儿童身上,因此固定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了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方式优势在于费用较低,儿童痛苦感受会减少,但是小夹板容易松动而失去固

8、定效果,使复位的骨折移位。因为小夹板依靠绷带的固定使其固定于受伤肢体的骨折部位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而由于肢体的运动也会导致绷带变松弛,从而使小夹板失去固定的效果,使复位的骨折再次的移位。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随时检测和进行固定控制。相对于对照组采用的固定方式,治疗组的克氏针内固定方法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冋吋也可以在进行内固定的冋吋实现外部固定,术后不须外固定,手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