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

ID:2404514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_第1页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_第2页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_第3页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在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收治并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56例肝血管瘤在经过一般扫描时,共65个病灶,均显示为低密度灶。进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的病灶都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肝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对该病

2、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有重大临床意义。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检查肝血管瘤影像学检查    肝血管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肝脏良性病变的40%左右。如果不经过及时治疗,巨大的肝血管瘤(直径>5.0cm)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我院为更准确诊断肝血管瘤,并提高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率,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2008年初~2010年初56例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诊断为肝血管瘤患者的CT影像经行总结分析。  1一般资料  56例患者为我院收治患者,其中有7例患者曾在其他医院门诊诊断为肝血管瘤,6例患者被误诊断为肝癌,其余患者为

3、在我院门诊进行首次诊断的肝血管瘤患者。56例患者中,38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在34~65岁之间,平均43岁。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在体检检查中偶然发现。  2检查方法  我院使用16排螺旋CT。患者在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使检查时空腹,并在扫描前服用造影剂充盈肠道。患者扫描时屏住呼吸。56例患者均经常规扫描肝脏,随后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血管造影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注射剂量为1.5ml每千克体重。腹部肝脏扫描范围在8~15cm,平均13cm。多层螺旋扫描CT分别在为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动脉期(3

4、0s)、门静脉期(60s),延迟扫描。  3扫描结果  56例患者中,共有69个病灶。其中病灶直径大于6cm的11个,4~6cm的19个,2~4cm的31个,直径在2cm以下的8个。病灶有33个位于肝脏右叶,31个位于肝脏左叶,5个位于肝脏尾叶。有21例患者为单发肝脏血管瘤,24例患者有2~3个肝脏血管瘤,11例患者肝脏有4个以上(包括4个)病灶。  常规扫描肝脏,仅有6例患者影像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匀。而肝血管瘤患者影像一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病灶边缘清楚且密度均匀。但是较大血管瘤病灶也可能在病灶中央出现

5、低密度影,性状不规则。11个直径大于6cm的病灶均出现此情况。但是对肝脏血管瘤的检出率仅为94%,并不完全。  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肝血管瘤被造影剂逐渐充填的表现[1]。在56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69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了病灶结节状边缘;门脉期的患者病灶内增强范围扩大,影像密度均匀并下降;延时期病灶扫描时几乎所有的病灶都有强化,密度与肝脏实质近乎相同。仅有5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后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病灶总检出率为100%。  4讨论  肝血管瘤是有多个大小不同的血窦组成的,血窦内含血液,有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为纤

6、维组织所分隔,纤维隔内有小血管及残留胆管[2]。血窦形成了海绵状的血管瘤。由于肝脏的血液供应由肝动脉和门静脉组成,因此在注射造影剂后,造影剂会随着血流经动脉进入肝脏,进而显现出肝脏血管的分布和血供情况,这就是动脉期扫描图像。这时,多层螺旋CT影像可表现为肝血管瘤边缘密度高度强化。随着血液的继续流动,约60秒以后,即可看到门静脉期图像,此期图像的主要作用是显现肝脏形态和功能。  一般的CT影像检查往往会错过动脉期,仅观察到门静脉期,为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都带来了不少困难。而多层螺旋CT应用时采用高压注射,可缩短注射药物的时间,不

7、易错过动脉期,有利减少误差,更好地诊断病情。此外,多层螺旋CT还能用于显像肝脏所有部位的病灶,加强了病灶被扫描率,敏感性较高。  对检查前l周内曾使用过钡剂的病人,要暂停CT扫描,以避免钡剂产生伪影,影响检查结果。注射造影剂时,要注意患者的情况,以掌握造影剂注入速度和延迟时间。应在扫描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生理因素和存在的病理因素,做到时相个体化、优势化[3]。  但是在56例患者中,仍有影像学检查时动脉期没有强化等表现,可能是与血管瘤内坏死、广泛纤维化,使瘤体内有的血管被团状纤维组织取代,形成纤维瘤样结构,造影剂不

8、易充填所致[4]。这需要加强诊断治疗方法,与其他肝脏病变进行鉴别。肝癌的典型CT影像为“速升速降”,与肝血管瘤完全不同。  5小结  肝血管瘤影像学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平扫显示低密度病灶;多层螺旋CT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随着造影剂的流经,增强范围扩大,下降;延迟数分钟扫描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