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

ID:23865709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_第1页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_第2页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_第3页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_第4页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与17例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肾炎临床资料分析黄兰婷陈友明魏立新福建省立医院血液净化科,福建福州350001[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间的关系。方法对42例HBV相关性肾炎和HBV感染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BVAg阳性患者的性别差异即病理类型病变程度。结果在确诊为HBv-GN的血清HBVAg阳性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HBV相关性肾炎和HBV感染合并肾炎的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及其复制状态与HBV—GN的发生密切相关;但H

2、BV的复制状态似乎并不明显影响HBV—GN患者肾、肝组织的病变程度。.jyqkmol/L,血清甘油三脂(2.71±2.27)mmol/L,血清白蛋白(26.74±8.85)g/L,尿蛋白定量(3.57±3.07)g/24h,内生肌酐清除率(57.06±30.21)mL/min,收缩压(125.59±20.95)mmHg,舒张压(80.05±14.51)mmHg。病理类型:膜性肾病23例(54.7%);系膜增生7例(16.7%);IgA肾病4例(9.5%);局灶节段硬化3例(7.1%);轻微病变2例(4.8%);毛细血管内增生、增生硬化及膜增生各1例,分

3、别占2.4%。1.2临床资料为保证研究数据的质量,该研究所选病例资料均选择我院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且在纸张文字转为计算机数据的过程中,均经严谨核对,具体包括:性别、年龄、相关家族史、烟酒嗜好、是否水肿、乙肝病程、是否抗病毒治疗、乙肝两对半、HBVDNA、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尿蛋白定量、体液免疫检测、肾脏病理等指标,并将收集到的临床资料整理录入Excel2003数据库。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2结果2.1肾脏病理资料分析2.1.1病理类型所占比例25例

4、确诊为HBv-GN患者中,确诊为HBv-GN有8例(32.0%),其中男性20例(80.0%),显著多于女性的5例(20.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相关性肾炎:IgA32.0%(8例),系膜增生32.0%(8例),膜性肾病32.0%(8例),膜增殖性肾炎4.0%(1例);HBV感染合并肾炎:IgA35.3%(6例),系膜增生29.4%(5例),膜性肾病17.6%(3例),狼疮肾炎0.06%(1例),ANCA相关血管炎0.06%(1例),冷球蛋白血症想肾小球肾炎0.06%(1例)。2.1.2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来自两组病例的病理结论均提示有不

5、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其中重度小管间质病变(2例)、中度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3例)均只见于HBV相关性肾炎组,但对两组病变程度进行统计需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2临床指标资料分析2.2.1对搜集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在HBV相关性肾炎组HBeAg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定量>105copies/mL组HBV-GN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定量<105copies/mL组(P<0.05)。见表2。2.2.2关联分析HBeAg的阳性率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HBe

6、Ag阳性率与乙肝相关肾炎进行关联分析(两个二分类变量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BV—GN患者肾脏病变程度与肝脏病变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乙肝相关肾炎简称HBV-GN,是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导致自身免疫损伤,进而导致的肾小球病变。对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免疫抑制,以及中医药3种方法进行治疗[3]。HBV感染对HBV—GN患者肝脏及肾脏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那么肝脏病变程度与肾脏改变程度是否有明确的关系,是否存在肝脏病变愈重,肾脏病变也愈重的关系,至今仍无相关报道。本研究中,通过对HBV—GN病人的肝功能

7、部分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发现,无论患者血清HBeAg阳性与否、或是血清HBV—DNA的定量是否>105copies/mL,其血清ALT、白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变化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肾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无肯定疗法,通常以免疫抑制和抗病毒两种治疗为主[4-5]。免疫抑制治疗即采用糖皮质激素,激素为肾脏疾病治疗的基础用药,既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又可抑制乙肝病毒的抗体产生,但也无形中致使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下降,提高了乙肝病毒的复制几率,长此以往势必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肝脏损伤的主要诱因机制[6-8]即乙肝病毒基因组

8、中存在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当其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势必会将乙肝病毒充分激活,从而让乙肝病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