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干扰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干扰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作者:詹安南陈勇平梁兴澜【摘要】目的探讨a-干扰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用a-干扰素500uimqod治疗,辅以潘生丁100mgTid抗凝,ACEI保肾。每两周分别观察肝肾功能、HBVDNA,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肾功能,降HBVDNA量及尿蛋白阴转率诸方面有显著性疗效。结论乙肝相关性肾炎表现肾病综合征,病毒复制活跃,a-干扰素对治疗有非常好的疗效。【关键词】a-干扰素HBVDNA阳性乙肝相关性肾炎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HBV-GN发病率也较高。
2、a-干扰素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HBV-GN的治疗。并对其疗效、安全性诸方面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 治疗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6~57岁,平均28.6±9.3岁。符合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表现肾病综合征,病毒复制活跃。1.2诊断标准 15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89年北京座谈会上提出的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1]:①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其它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4肾组织切片中检测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1.3病理类型15例HBV-GN患者均行肾组织活检,其中膜性肾病
3、8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1.4实验室检查 15例HBV-GN均查血、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DNA定量,24h尿蛋白定量,B超,肾功能BUN,CR。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上述指标。1.5治疗方法 治疗组:15例患者予以a-干扰素,隔日1次,每次500单位肌注;疗程半年。同时给予保肝、抗凝支持及对症治疗。1.6疗效判定标准 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疗效标准,以8周为观察点,从症状改善、HBeAg转阴、尿蛋白转阴或减少、HBVDNA滴度下降以及实验室检查来评估。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肝、肾功能正常,HBVDNA滴度转阴,血尿常规正常;②显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肝肾功
4、能正常,HBVDNA滴度转阴,尿蛋白、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③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肝肾功能基本正常,HBVDNA滴度较治疗前下降<50%,尿蛋白、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④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HBeAg阳性,HBVDNA滴度、尿蛋白、尿红细胞无改善。2 结果治疗组15例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0%。3 讨论4HBV感染有器官泛嗜性,除了肝脏,可累及肾脏引起肾脏损害。自1971年Combes等[2]报道第1例肾病综合征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专题讨论。可能的机制有:(1)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5、于肾小球引起免疫损伤,分子量大,参与了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3];(2)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而致肾脏损害,LaiKN等在部分IgA肾病患者的肾组织中发现HBVDNA存在,认为与疾病进展有关[4]。张爱平等报道,应用原位杂交和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在肾组织切片中亦检测出HBVDNA的存在[5];(3)感染导致自身免疫损伤。HBV-G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肾病综合征和隐匿性肾炎多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及膜增殖性肾病为主。HBV-GN治疗有不同意见,激素能抑制炎症反应,使尿蛋白减少甚至消失。但激素会延缓宿主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弊大于利[6]。现在抗病毒成为HBV-GN治疗的首选
6、方法。常用药物有干扰素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面临YMDD变异的风险,阿德福韦虽降低耐药发生率,但有一定的肾毒性,治疗HBV-GN受到了一定限制。a-干扰素(IFN-a)是一种有效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是免疫调节和诱导细胞Jak-STAT信号传导系统激活靶基因,编码合成抗病毒蛋白并建立细胞抗病毒状态,IFN-a主要通过免疫机制抑制病毒复制,疗效比较稳定[7]。推荐剂量:成人和16岁以上青年肌注,隔天一次,每次500单位。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热(特别见于首次用药),肌肉关节疼痛,疲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一般可耐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治疗HBV-GN提供了新选择,是治
7、疗HBV-GN的首选药物。4参考文献[1]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0,29(9)∶519-521.[2]CombesB,ShoreyJ,BarreraA,etal.GlomerulonephritiswithdepositionofAustraliaantigenantibodycomplexesinglomerularbasementmemberane[J].Lancet,1971,2(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