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6245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14册 交大附中分校仵婷婷 课型:欣赏评述课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七课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内容设置来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研究和学习,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现在的学生大多见过,但对其都不太了解,因此
2、有必要引导他们去欣赏、去体验,从而喜欢它们。陕西作为民间艺术大省,本身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财产,同学们生活、生长在陕西,应该首先对我们熟悉的、身边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我围绕着陕西的民间艺术种类入手展开分析、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他们喜欢上这些质朴又纯真的艺术作品。“色彩搭配”这一知识,在上学期学生曾经学习过,我把这一知识定位在复习角度,以知识迁移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民间艺术色彩特点,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能够
3、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 2.过程与方法:欣赏陕西民间美术作品,了解与之相关的风俗,增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兴趣;通过欣赏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民间布老虎与真老虎的色彩与造型的比较,巩固民间艺术用色特点色彩特点,并拓展出民间艺术中形象的象征性,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体会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
4、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材分析: 学生:“民间艺术家” 教师:“劳动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就叫做民间艺术”。 教师出示民间艺术的概念。 教师:“这些民间艺术常常带给我们什么感觉?”学生:“喜庆、热情的感觉”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学生:“因为他们的色彩鲜艳”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间艺术,一起研究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引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欣赏与探究 活动一:教师出示前面看到的民间艺术作品
5、,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民间艺术品最常用哪些色相?(学生自由说:“红、黄、蓝、绿、紫、白、黑等等),得出结论:色相丰富。 活动二:现在老师把这些颜色列出来,同样是这些颜色,请同学们观察两组色彩,看看哪组颜色最符合民间艺术的色彩特征,为什么? (学生:“左边,因为左边的颜色鲜艳。”)得出结论:色彩纯度高。 教师出示民间色彩搭配口诀: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 教师:“拿这些颜色放在一起构成了哪一组搭配形式?”(学生:“对比色搭配”) (二)造型组总结: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耳朵大、尾
6、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所谓‘十斤老虎九斤头’。老虎身上的图案增添了美感又增添了吉祥如意。 教师:“民间布老虎经过民间艺人的手变得可爱和漂亮,布老虎在民间是送给谁的呢?” 请同学们尽情发言后教师总结:“在民间,孩子满月、周岁时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的虎玩具、虎鞋、虎枕等,因为虎对于孩子有生命保护者的意味。期望老虎驱邪,让孩子们无灾无病,健康成长”。 教师:“在民间,除了老虎有一定的吉祥寓意以外,还有很多的形象也有这样的象征性。” 教师出示一些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说出
7、作品里面的形象寓意。 教师总结:“民间艺术常运用谐音、象征的手法赋予自然物象以一定的意义,来抒发人们心中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此处练习是为了通过分析作品的形象特征,引申总结出民间艺术形象的象征性。 教师总结:“总之,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纯真、热烈、乐观向上的情感、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反映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四、拓展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