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

ID:23656713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_第1页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_第2页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_第3页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_第4页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疑问反思中磨课 在磨课经历中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疑问反思中磨课在磨课经历中成长  “当手磨出了老茧,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就会省去许多砍柴的工夫;当课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更多的精彩。”这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精彩言论。2012年10月,我们有幸参加黑龙江省第四届网络教研合作体教学素养展示会,作为森工系统的唯一代表队,我们首次参加,心情异常激动。从接到通知到参加比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赛事,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使一堂课成为高效课、精品课,就须要不断研磨,不断切磋,不断修正,在切磋与修正中产生课堂的精彩。因

2、此我们团队在领导的指导下,在网友的支持与帮助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反思,共同改进。最终经过几番研磨之后,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反思再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看到书中的情境图,我们想,联系生活由分月饼导入新课,学生应该能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该怎样分”这个问题。课后,郑原玉校长指出:“虽然学生们也能够明确提出,每人分得一半,课堂教学也能顺利进行。但是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不

3、高,积极性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应该变换一种导入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7一个富有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激活课堂教学,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导入部分我们采用了一位网友的意见,改变了第一次试教中的说教式的导入,我们设计了如下导入方式:  课堂纪实片段一:  师:羊村的中秋节似乎来的晚了些,你看,村长慢羊羊正在给喜羊羊和懒羊羊分月饼呢。第一天慢羊羊给两只小羊带来了4块月饼,懒羊羊说:

4、“我要吃3块。”喜羊羊说:“不行,我们应该吃的一样多。”你说它们应该怎么分?  生:每只羊分得两块。  师:每只羊分得两块,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中叫做“平均分”。  师:第二天,慢羊羊给两只小羊带来了2块月饼,每只小羊可以平均分得几块?  生:每只羊平均分得一块。  师:第三天,慢羊羊只给两只小羊带来了一块月饼,两只小羊傻眼了,应该怎么分呢?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办法帮帮它们好吗?  生:每只羊分半块。  师:分半块?怎样说能更准确些?谁来说说?  生:每只羊平均分半块。  师:半块怎么表示?同学们,你

5、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块月饼的一半吗?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展示表示方法?  反思:7  我们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数字、文字、图示、折纸等表示分数,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在试教中,王萍主任指出:“如果课前安排了预习作业,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正确地使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一块月饼的一半。觉得针对本节课如果安排了课前预习,就失去了探究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二分之一的实际意义。”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

6、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所以我们也觉得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无须“预约”。同时我们也发现,组织三年级的孩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确定详实的要求,不然就如同第一次试教时出现的热闹却没有实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于是我们针对每个环节的小组合作学习都制订了详细的要求。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块月饼的一半”时我们确定了如下要求:1.小组内讨论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表示这块月饼的一半。2.记录员将几种方法进行记录。3.探究结束后,组员全部坐好。4.组长指定一名学生进行汇报展示。  二、组织交流

7、,理解分数形成过程  课堂纪实片段二: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纸折出你们喜欢的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小组探究交流后到黑板展示。  反思:7  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在折完正方形纸,涂色之后,我们采纳了一位网友的建议,给学生出示一个语言范本,用这样一个句式(把XX平均分成了X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X分之一表示。)说一说。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表述的难度,达到了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也符合概念教学轻表达重理解的要求,在后面试教中学生无论表述■、■、■、■都比较自然。在第一次试教时,由于分工

8、不够明确,学生在学具袋内取学具时,课堂显得十分混乱。在之后的试教中,我们针对本环节制订了以下具体合作要求:1.组长负责将装有黄色图形的袋子打开,将其中的图形分给组员每人至少一个。2.同一图形可以有不同折法。其中的一个二分之一用阴影表示出来。(简单画几条线即可。)3.折好后,组内成员互相检查折法是否正确。4.互检无误后,组内成员全部坐好。5.组内至少有3人参与汇报交流。  四、巩固应用,体验生活中应用数学  课堂纪实片段四:  第一次试讲时,我们为学生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