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

ID:23629563

大小:68.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9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_第1页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_第2页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_第3页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_第4页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均衡研宄一、绪言长期以来,庞大的国有资产一直由政府行使着管理监督、保值增值的权力,政府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了双重身份,一是社会管理者,二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人。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这两种角色必然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局面。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委托关系是通过政治程序完成的,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政治体制的完善程度。当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处于一种不太协调的情况下,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国有资产与其他所有者的资产一样,也有着追求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对

2、经营性国有资产更是如此。对国有资产而言,安全与效率是相互矛盾的,为了安全,政府必须强化对国有资产的控制,但为了提高其经营效率,政府不得不放松对国有资产的控制,相反又会损害国有资产安全性。这种安全与效率的矛盾,通常会使政府陷入一种两难选择。在这种痛苦的两难选择中,寻求国有资产管理的合理体制和科学方法一直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政府管理者与经济学者们从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探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良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对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己经被提到关系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3、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产权制度是一个有效的重要的手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中国改革实践的总结,不容怀疑和动摇。、国有产权改革的历程回顾从实践上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只涉及微观主体的改革,宏观层面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几乎没有触及这一阶段探索的结

4、果表明,仅仅从企业层次着手是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须从宏观层次出发,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才能从整体上管理好国有资产;第二个阶段是从90年代初到XX年进行的国有资产体制化改革。为了从体制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国务院于1988年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但是中央政府尚未考虑建立一个权利集中的机构,相反是把出资人权利分散给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经贸委、计委、中组部、主管部局等部门,力图建立一个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习惯上被称为“五龙治水”的局面,多个部门可以对同一个企业发号施令,弊端甚多。加上其

5、它原因,国资局管理上矛盾重重,其结果必然是政出多门,难以真正地履行出资人职能。分权制造成的责权利不明确和不对称性,导致了国有资产没有活力、又控制不住的矛盾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高效发/PC第三阶段是从“十六大”以后,国有资产的集权监管、保值增值式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权利、职责和义务相统一。解决过去“各路人马互相争权”但没有人最终负责的不合理的局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定,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

6、增值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国资委的诞生,对于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五龙治水”、政出多门的分权制的终结和充分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专司机构的继起。从理论上看,中外学者对中国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探索。林毅夫(1990)用“需求一供给”的理论构架把国有经济制度变迁方式划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两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同样遵循这样的法则。吴敬琏(1994,1997)长期跟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分析论证了国资管理中的种种弊端,提出应该建立产权界定明晰、权责体系分明的国

7、资管理体制。DavidGranick(1990)对比了中国和苏联及东欧在产业环境上的差异,以多重主人的“委托一代理”分析方法(MultiplePrincipalsinPrincipal-AgentAnalysis),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各区域由于其经济社会结构不同,应有不同的财产权处理方式。SusanShirk(1993)深入探讨了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国资改革的几次经济政策决策过程,并详细的讨论了“利润承包制”、“利改税”及“税利并存”的决策争议。HuaShengandDuHaiyan(1990)总结了大陆80年代国资改革的两类主要

8、方法:厂长承包制和所有权及管理权的分离。由于这两类方法均忽略财产权存在的事实,以致产生了许多企业经理人借承包制或租赁制掠夺国家资产的负面效应,并思考研拟出各种方案。Rawsk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