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

ID:22854912

大小:21.1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28《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2。进行在了解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布置”“叮嘱”造句。  4。对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所感悟。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

2、3自然段,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代背景和“狭路相乔勇者胜”中“狭路相逢”的意思。  2。进行在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18旅到达汝河时,战斗形势十分险恶紧急。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刘邓首长的照片  师:谁认识照片上这两位身着军装的人是谁?  (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3、,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2。简介历史背景  师:在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的“刘邓大军”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四散奔逃。今天,我们学习的第24课就描述了其中一次重要的战斗—千里跃进大别山。(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地形图  “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首府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靠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人的心脏。1946后,当另人民还在欢天喜地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却

4、再次大举进攻解放区。面对敌人的进攻,党中央率领解放区人民积极防御,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仅一年的时间就歼敌一百一十余万。1947年,党中央决定,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率领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7日从解放区出发,行军千里长驱直入,经历二十天在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从而揭开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次战斗。  3。释题  师:结合刚才老师的介绍,谁能说一说课题中的“千里”“跃进”是什么意思?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

5、,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指导:“千里”是指刘邓大军的行军路线。“跃进”是指一种长驱直入,直攻敌人心脏的进攻方式。)  4。示标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并在学习中继续进行在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基础上,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

6、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①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一边读一边用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生读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划(huáhuà)  ②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生:抢渡汝河一仗)  (师:汝河一仗是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

7、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3.质疑问难  (师生共同解决)  查字典理解:  “布置”:①放,摆,安排。②设立,设备。③购买。  “叮嘱”:①再三嘱咐。②蚊子叮咬。③追问。  “不约而同”:①约定。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一)第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思考:你了解了哪些战斗的有关情况?  (生:时间——1947年8月23日,起因—刘邓大军奉命向大别山挺进,地点—先头部队行军十几天到达汝河北岸。)  2。齐读

8、课文  想一想: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和课题中“跃进”的意思一样?“千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挺进;十几天行军。)  (二)找出文章中心句  1。师:这一仗我军取得胜利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