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22730176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徐吉飞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211163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低效或无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笔者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文木解读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木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潜心解读文木,没

2、有自己对文木的正确、细微、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我们还能求得教学的创新、教学品质的提升吗?1.静态文木解读这里的“静态文木解读”主要是指:教师披文入情,与作者、文木对话,亦即备课与写教案的过程。(1)“走远”。社会生活是“文木1”,作者据此创造出作品是“文木2”,被选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形成教师及学生头脑里的“文木3”。教师解读文木,首先从近处的作者作品“文木2”进入,借助语言文字及相关背景资料走向作者描给的社会生活“文木1”,与“文木1”中的人、事、景、物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然后,

3、从“文木1”中走出来,思索解读“文木2”的“文、道、质”,揣摩思想内涵、语言特色、表达特点,欣赏文章精巧、精美之处。从而形成教师脑海里的“文木3”。(2)“走近”。这是教师“静态文木解读”的第二程序。教师带着《小语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总目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单元重点,再次解读文木,找准字、词、句、段、篇训练的内容、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文本特点及《课标》总目标、年段目标在每一文木中的编写意图,最大限度地“走近”学生,确定适当的三维0标,对教学过程进行精细精彩的预设。1.动态文本解读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

4、、评价、创造文本的过程。(1)学生独自解读文本。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案”,运用己奋知识经验,借助各种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初读课文。其解读B标是:识字词、读通读顺读流利课文,知晓课文大意及作者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材的重难点以及词、句、段、篇、标点持异处质疑问难,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领性、全局性问题,为生生、师生共同解读文本定向。(2)生生合作解读文本。在学生“独自解读文本”,了解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关键词,对上一环节中梳理出的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全面、深

5、入地读议、交流、精读深思,使学生对中心问题达到点、面、纵、横多方位的解读。(3)师生合作解读文本。在“学生独自解读文本”、“生生合作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对中心问题解读情况及吋确定针对性策略,及吋组织一条合理开放的教学主线,师生合作解读文本的“文、道、质”。其具体操作过程必须遵循“语言→内容、思想→语言”的阅读双向心理过程。二、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笔者以为,情境创设应做到“真、简、明”。1.真“真情境”是指它贴近学生真真切切的生活。创设生活化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学>」语文,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全国小学语文特级老师于永正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时,巧妙地创设了小稻秧与杂草的对话,采用师生共Ml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表演中轻松而又深刻地理解了“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等词语。这样的情境创设轻松了老师,受益了学生。1.简学语文,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有两位老师同吋执教了

7、《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她们同吋注意到了“会师”“围攻”“坚守”这些词语较难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第一位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方阵模拟图”,泥塑人物真抢学生眼球,以至于有学生在老师提问吋不停地喊着“我要,我要”。而第二位老师则利用板画和巧妙的语言渲染,在不露痕迹的情况下将这一教学难点突破。如此简单易行、事半功倍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相较而言,“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二位老师做到了。2.明就是要明白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实现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情境。特级老师王崧舟《长相思》一课的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学生把诗词读

8、通读懂以后,王老师以画面咅乐为背景,引导学生边听配乐朗诵边把诗词语言想象成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表达。学生最终达到“苏言皆若出于吾U,其意皆若出于吾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得到了大大的激发。这样引导训练的目标是“明确”的,效果是“明显”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