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ID:22627457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_第1页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_第2页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_第3页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_第4页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一、伤痕文学与创伤经验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一、伤痕文学与创伤经验  “伤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一、伤痕文学与创伤经验  关于伤痕文学概念的起源和流变,学界已做过相当多的描述和探讨。伤痕文学的提法,始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文汇报》发表短篇小说《伤痕》后引起的讨论中。之后,人们通常习惯地把以揭露林彪、四人帮罪行及其给人民带来的严重内外创伤的文学作品,称之为伤痕文学。有人把伤痕文学又称为暴露文学、感伤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蕴含着明显的贬斥、不满之意。研究者虽然在某些细节问题上仍不无争议,但对伤痕文学概念的所指和流变已

2、基本达成共识:其一,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之后几年以《伤痕》为代表的描绘文革十年给人民所造成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伤痕的作品;其二,伤痕文学概念的意涵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基本肯定的过程。此一过程折射出了文革后中国大陆拨乱反正的意识形态调整过程,与官方对文革的重新评价保持了同步。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刘锡诚说:伤痕文学因一篇作品而得名,最初是用来否定这类作品的贬义词,后来竟然被文艺评论界反其意而用之,成了新时期文学中反映十年文革题材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的专用名词。这是在特殊年代中特殊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以各种方式直接描绘了文革

3、所造成的生命的消失和肉体的伤痕。这种伤痕描写有时是直观的、详尽的、不加任何掩饰的,如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对县委书记马延雄受到迫害的身体采取了照相式的实录形式:任何一个人,如果他还有点心肝的话,看见这个脊背都会难过的:这瘦弱的脊背,从肩膀到勒裤带的地方,已经没有一块正常的皮肉了。有的地方结着干痂,干痂的四周流着粘黄的脓液;有的地方一片乌青,像冻紫茄子的颜色一样。那些红色的斑痕是不久前留下的。破裂的地方正渗着血。有时则是概括的、简明的、蜻蜓点水式的,卢新华的《伤痕》即仅仅通过王晓华的眼观察到母亲瘦削的、青紫的脸裹在花白的头发里,额上深深的皱纹中隐现着一条条伤

4、疤。还有些作品采取了一种有意识省略的形式,将伤痕的描写付诸艺术的回避原则和一种往事不堪回首、不说也罢的情绪。古华《芙蓉镇》在写到李国香下令把富农婆的衣服剥光,把她的两个奶子用铁丝穿起来时,即求助于艺术的回避原则:胡玉音发育正常的乳房,母性赖以哺育后代的器官,究竟被人用铁丝穿起来没有?读者不忍看,笔者不忍写。反正比这更为原始酷烈的刑罚,都确实曾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下叶的中国大地上发生过。而宗璞的《我是谁》则诉诸一种不说也罢的情感:昨天,韦弥和孟文起同在校一级游斗大会上惨遭批斗。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口号声中,他们这一群批斗对象都被剃成了阴阳头。呵!那耻辱的标记!这

5、一群秃着半个脑袋的人,被驱赶着,鞭打着,在学校的四个游斗点,任人侮辱毒打。详情又何必细说。  二、伤痕文学与例外状态  许子东在解读文革题材小说时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虽见全部的症状,却不知道病是什么。这种感慨或者说困惑不只是他个人的,而是许多人的。对这种感慨和困惑,伤痕文学当时即给予了多方面的反映。《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的马延雄感到不寒而栗的是:天啊!怎么人民和人民打起来了?群众批他、斗他,他想得通共产党员嘛,怕群众批评还行?可是,怎么坏人也赶来斗上好人了?好人打好人,坏人打好人,这成了什么社会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在小河那边》中穆兰在追问:我们的国家这

6、十年遭到一场大灾难,这是为什么?如果仅仅因为林彪、四人帮,那些野心家又是怎么爬上去的?让他们当权,问过人民的意见没有?而尤其让《血色黄昏》中的林胡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他不仅无法解释正直善良的女知青刘英红对他的违心的激烈批判,而且无法解释他本人抄自己母亲的家、贴母亲的大字报时所表现出的绝情和狂热。  对于文革及其种种怪现状的成因,人们曾做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例如归咎于封建主义的遗毒、民主和法制的不健全、个人的专断和个人的崇拜等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道: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我们党对封建主义特别是对封建土地制度和豪

7、绅恶霸进行了最坚决最彻底的斗争,在反封建斗争中养成了优良的民主传统;但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周扬也有大同小异的解释:建国以来,毛泽东同志反复多次深刻地阐述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遭到了林彪、四人帮的疯狂破坏。他们利用毛泽东同志在

8、我们党和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又利用我们队伍中一些同志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