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ID:39608544

大小:5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7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_第1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_第2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_第3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_第4页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一、伤痕文学(一)概念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

2、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二)主要分类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张洁《

3、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3.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4.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5.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三)评价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

4、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3:艺术成就相对不高由于情绪过于激烈,作家缺乏必要的文学准备,作品大多采取情感宣泄式的创作模式,笔调粗砺,语言缺少锤炼,只重视问题的提出(与五四问题小说同),而忽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叙述方式过于单一。二、反思文学(一)概念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它突破了“伤

5、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它于1979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二)产生原因经历过伤痕文学对文革伤痛的揭露后,人们都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文革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是偶然发生的吗?如果是必然的话,它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当时的背景是:1978年

6、党发起“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上相对解放。这种反思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反思文学。(三)分类1:对“十七年”“左”倾思潮的揭示和描写。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收获》1980年第1期)等。2: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3:对党和人民关系的反思,对官僚作风的批判。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王蒙《悠悠寸草心》。4:对极“左”路线扭曲人性以及民族文化中隐含的

7、阴暗心理和国民性进行批判。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等。5.长篇小说: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三)评价(和伤痕文学对比)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不过尽管它们出现次序有先后,并且有各自的代表作,但有些作品并没有明确的归属。伤痕文学只是提出问题,而反思文学则试图为这一问题提供某种答案:即文革并非突发事件,其社会动机、心理基础都早已存在于我们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之中,与封建主义的积弊有很大关系(专制)。与伤痕文学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反思文学的意义如下:1:

8、题材扩大反思文学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广度比伤痕小说大。从文革可上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远。但基本以五十年代为主。2:情感宣泄——理性思考由伤痕的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3:社会批判——文化反思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为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4:追求文学性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5:归来的作家伴随着反思文学的出现,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复出作家群——归来的作家。三、知青文学(一)概念知青文学是从19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甚至更后的一个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