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

ID:33356075

大小:7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25

上传者:赏心悦目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_第1页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_第2页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_第3页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_第4页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幻灯片1“前伤痕文学”和“伤痕文学”幻灯片2前伤痕文学l与“伤痕文学”相对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文学概念。它的分界点在于这些作品都是在“文革”后期写作而成,“文革”结束后两年才被拿出来公开发表。因此它们也属于“文革”中的“地下写作”。反映的是“文革”后期,随着政治权威的坍塌、信仰的破灭,部分中国人对各种口号和思想禁区的质疑和重新审视。由光亮到灰色的心理情绪是这类作品的情感基调。l“前伤痕文学”的作者大都是有着“红卫兵”和“知青”背景的年轻人。重要作家作品有《第二次握手》(张扬)、《波动》(赵振开)、《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公开的情书》(靳凡)等。幻灯片3作家张扬幻灯片4.. .幻灯片5l1963年,18岁的张扬写出《第二次握手》。这本没有出版的书靠手手相传,竟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l小说通过描写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等知识分子的遭遇,赞扬老一辈科学家眷恋祖国的情操,记叙其不畏艰难的回归过程,讴歌真挚的爱情。主人公苏冠兰的原型就是张扬的舅舅。幻灯片6l这部抒情诗般感人肺腑的小说,“文革”中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l“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只有一次爱情,也只能有一次爱情”(丁洁琼)幻灯片7小说内容l恩格斯语录(扉页)l“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l.. .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在父亲的欺骗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的真诚打动之下,与叶成婚。丁归国后,始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便执意奔赴边疆,后在周总理的关怀和科学界友人的劝慰中,在苏冠兰夫妇的真诚挽留下,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l在文化知识遭到忽视与排斥、禁欲主义大行其道的“文革”期间,《第二次握手》在“文革”时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竞相偷偷传抄,是因为作品所大力彰显的知识与爱情的主题,契合了特殊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需求。幻灯片8l关于女主人公l小说中有女主人公丁洁琼参与美国原子弹研究制造的情节,引起美国人的质疑和嘲笑。l历史材料: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启动了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制造工程。这一计划在新墨西哥州偏远的沙漠地带实施,历时四年之久,有50多万人参与,其中包括1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1945年7月,美国研制出了三颗原子弹。8月,两颗原子弹分别投掷到广岛、长崎,给日本这两座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l.. .一般认为,属于美国最高国防机密的曼哈顿计划是只允许英、美籍人士参加的,但事实上就有一位中国女物理学家参加了,而且她在这一宏大的计划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她,曼哈顿计划至少得推迟半年出成果,那样的话,当时与日本浴血奋战的中国还会多死很多人。”幻灯片9l丁洁琼的事迹是曾经的历史事实:这位集美丽高贵、睿智善良、勇气胆识于一身的女博士有多个原型,像吴健雄、何泽慧、林兰英、黄量、王承书、林巧稚。幻灯片10吴健雄l吴健雄,于1912年5月31日诞生在浏河,1958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总统福特颁发的国家科学勋章,同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1981年意大利总统授予她“年度杰出妇女奖”;1991年她荣获代表理工界最高荣誉的普平纪念奖章。因杰出的科学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和“世界核子物理女王”。幻灯片11.. .l何泽慧,核物理学家。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获得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为院士)。在当时国际媒体上,她与钱三强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幻灯片12幻灯片13《第二次握手》“文字狱”l“《少女的心》是砒霜,《归来》是鸦片”。l最终,《第二次握手》被定下四大罪状:一、利用小说反党;二、吹捧臭老九;三、鼓吹科学救国;四、明明不准写爱情了,还非写不可。l1975年1月7日,张扬因“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被捕,被内定死刑。1978年、1979年,胡耀邦两次对“张扬案”作出批示,几经周折张扬终获“平反”。l1979年,小说出版,迄今为止共发行超过430万册,成为新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幻灯片14.. .《波动》l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幻灯片15l你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你的祖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自由和表达的乐章。你曾经写道:“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从天安门广场到更远处,这些诗句激励着青年们改变世界的热望。作为一份民间文学杂志的创始人和出版者,你常常不惜以自身和家人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你的同胞创造并培育一个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平台。为了你对于人性根本之美德的坚持不懈的信仰、为了你对于书写文字之力量的信心,为了你对于人类之自由的深切的信念,我们授予你文学博士学位以致敬意。l(布朗大学校长为北岛颁发文学博士时的致辞)l.. .他是使当代中国的诗歌在黑暗的精神幕布上撕开缺口的诗人,是使当代诗歌的潜流浮出地表、使孕育中的先锋写作露出冰山一角的诗人,在这个意义上,他也是一位先驱。(张清华)幻灯片16l美国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是世界闻名的美国“常青藤联盟”中的一员,1764年刚创建之初叫罗得岛学院。布朗大学的学术强项有历史、地质、宗教、比较文学、古典文学、现代语言及英文写作,科学科目里比较热的领域包括工程和医学预科。幻灯片17回答l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l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l告诉你吧,世界  l我--不--相--信!  l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l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l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l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l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l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l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l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l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l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幻灯片18l以石默、艾珊为笔名,北岛在文革后期写作的中篇小说《波动》(1974年),以类似电影中蒙太奇式的镜头切换,塑造了几位具有小资产情调强烈时代烙印的城市青年人,他们在如此压抑和暗淡的红色政治恐怖下仍旧闪现的情感光亮和对政治环境的独立思考成为小说的主题,我认为,《波动》是当时地下小说中最深刻也是最具存在主义色彩和异化情调的文学作品。(贝岭)幻灯片19l“波动”的涵义,来自男主人公杨讯生父林东平内心对情感的领悟:l“感情的波动只是一时的,而后果不堪设想。”.. .幻灯片20l全篇写了由情感波动引出三段后果不堪的爱情:一是多年前省委宣传部长林东平与杨讯母亲若虹婚外恋,生下杨讯,不但导致林东平的家庭失和,他还因若虹的托付,利用权势保释杨讯,导致敌对者的胁逼;二是女主人公萧凌在乡下与知青谢黎明相恋怀孕,谢得到机会回城念大学,临别前要求萧堕胎,萧不屑谢的行径,坚持未婚生女,独自承担一切;三是几年后萧凌与杨讯两情相悦,林东平派人调查萧,发现未婚生女一事,萧被迫辞去工作,杨讯也因家里的安排调返北京,两人道别后,萧决定冒着风雨回农村看孩子,不料却被山洪吞噬生命,杨虽中途折返,打算回到萧的身边,但一切已无法挽回。幻灯片21l这三段爱情悲剧,都与“文革”环境有关,尤其后两段的知青恋情,更造成不可弥补的人生遗憾。文革经历使这些知青相遇,也影响这些知青的性格。萧凌在文革中失去双亲——母亲因红卫兵抄家跳楼,父亲无法忍受游街的耻辱而自杀,她因此变得悲观孤僻,“家”成为她潜意识中最深沉的渴望,于是谢黎明一句“我们都没有家”.. .(页118),攻破心防使她接受谢的情感。正因为对家的渴望,萧凌执意生下孩子晶晶,独自背负责任,也因为晶晶的存在,萧失去工作,与杨讯冲突,使她重返农村,走向死亡。l上山下乡的艰辛,使知青争相回城,但对没有人事关系的知青而言,却凸显出另种阶级差异,正如萧凌的两段恋情,都因对方被家人安排回城而告终。没有家世背景的萧凌,对于因个人出身造成的差别待遇,早已认命,她对杨讯自我解嘲:“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为世界添一点儿光辉,另一种人是在上面抓几道伤痕。你大概属于前者,我嘛,属于后者……”幻灯片22l萧凌,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觉者、反叛者,在经历了父母惨死、被男友谢黎明、杨讯抛弃等人世间苦难之后,走向了极端的怀疑主义;她说:“这代人的梦太苦了,也太久了,总醒不了,即使醒了,你会发现准有另一场恶梦在等着你”;她不相信所谓的“终极的意义”,认为那只不过是“一种廉价的良心达到一种廉价的平衡的手段”而已;如果说她还有甚么希望的话,那就是她还在时代黑暗中寻求那微弱的人性星光。幻灯片23《公开的情书》.. .l一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独创性的作品。它写于1972年3月,在“四人帮”横行的那个乾坤颠倒的年代,四个主人公(真真、老久、老嘎、老邪门)半年间(1970年2月至8月)的四十三封书信,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文化大革命风暴中一代青年怎样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而且满怀激情地抒写了他们对于理想、爱情、事业和祖国命运的勇敢探索。 幻灯片24l《公开的情书》是一个特殊体裁----书信体小说。情节很简单,但塑造出来的人物个性却鲜活真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l主人公和“配角”.. .一共才四位:真真,老久,老嘎和老邪门。(这些名字首先就带着作者桀骜不驯,自由舒展的个性体现)美丽而个性开朗、豪爽的女孩子真真,在文化大革命中属于家庭出身不好的那一类,虽然从名牌大学毕业但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高原山村作小学教师;老久是某工厂实验室的技术工人,没有受过什么政治迫害为人桀骜,外表冷漠自负,但内心充满猛烈的激情。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在那政治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却挑灯夜读,学外语看黑格尔哲学,探讨存在主义;老嘎是老久的朋友,一位画家,和真真是朋友;想要献身艺术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十分苦闷。通过他真真认识了老久。老邪门和老久,老嘎是大学同学,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志同道合。老嘎和老久同时都爱上了真纯至诚、对爱情,对人生充满了理想渴望的真真;在43封他们四人相互的通信之后,老久和真真结为爱人,老嘎祝福他们并同时登上了前行的旅程。幻灯片25l作品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真实地塑造了那一代青年的不同典型,表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l同时,作品真诚地探索了新一代人在理想、道德、生活、爱情上所面临的许多尖锐的问题。小说背景是在70年代初期,祖国正席卷在一场动乱的风暴之下,真理沦丧,科学受到践踏。祖国的出路在哪儿?人生的价值在哪儿?徘徊、挣扎、失望、迷惘,一些人堕落了,成为丧失灵魂的骗子和市侩,如小说中的童汝和石田这类人;还有一些人在沉重的现实面前进行着冷静的思索和顽强的探求,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去把握真理的光芒,如老久、老嘎、真真、老邪门等。.. .幻灯片26l作品大胆地提出了,新时代应有的充满新思想、新道德的爱情标准:l“这个爱情法则要求双方思想的基本一致。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向、共同的斗争才能使共同的生活充满乐趣,才能使人生和爱情的意义得到体现。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爱情才是崇高的、纯洁的、动人的。”l在那个人性、人情、特别是爱情都深为禁区的时代,作品中就提出如此大胆的命题,也是使这篇小说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的原因之一。作品在写法上,采用的是书信体的形式,一方面有益于作者意图的抒发,另一方面,也使小说流于直白,作为小说,缺乏动感。但这些,都不影响这篇作品成为一篇思想内容深刻、感人至深的文学佳作。幻灯片27l写于70年代后期,作者根据她与爱人及朋友们的通信,创作整理而成。当时名为“小红书”.. .,以手抄稿和打印稿的形式,在青年人中间悄悄流传。1979年,正式刊登在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刊物《我们》上。幻灯片28l“前伤痕文学”作品的发表为“伤痕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幻灯片29“伤痕文学”l(一)定义:l“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次文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大都揭露“文革”中“四人帮”的罪行给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危害,给广大人民的带来的巨大伤害。以现实主义“写真实”的原则作为其写作原则,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字字血,声声泪”。得名于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8月份的短篇小说《伤痕》,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1977年11月份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幻灯片30(二)“伤痕文学”的最早作品l《班主任》(刘心武)(1977年11月《人民文学》——.. .第一篇伤痕文学作品。它讲述了“文革”结束后,初中老师张俊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思想行为中许多被扭曲了的错误。l宋宝琦:顽皮任性,受“文革”时期轻视知识,蔑视知识分子社会风气的影响,小小年纪学会逃学,与社会上不良少年厮混,养成了偷盗撒谎等不良习惯。由于年龄不够,从看守所里释放。转学到光明中学初二(三)班。l谢慧敏:班团支部书记,品行端方、勤奋好学。但就是在她的身上,张老师发现了更深的问题。虽然年幼,思想却僵化得可怕:她反对宋宝琦转入这个班级,主要因为她在他的书包里发现《牛虻》这本书。根据插图她坚持这本书是“流氓书”;她讨厌同学石红,因为她在夏天穿裙子;她尊敬张老师,但张老师提议让她天热时穿短袖褂时,她惊得很久没有闭上嘴巴。最后同学们同意宋宝琦转入他们班,但必须对他拥有《牛虻》这本书的行为展开批判。张老师陷入深深思考中。幻灯片31l至于这种对“文革”.. .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以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为标志的。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幻灯片32l女主人公王晓华命运坎坷。相依为命的母亲是一家小学的校长,“文革”初期就被污蔑为“叛徒”、“特务”。为远离母亲,初中二年级就加入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得到他人认可能够入团,瘦小的她表现积极。但笼罩在身上的母亲影响始终成为她入团的最大阻碍。她心怀怨恨,赌气8年多未回家。最终,文革结束,母亲平反,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她匆匆回家,却没有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l这段经历在她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成为她终身的悔恨。幻灯片33l我能够记忆得出的是写《伤痕》时曾大哭过,《伤痕》最初在学校墙报上登出来以后,许多围观的读者都是一边读一边流泪。l它能够打动那个时代的千千万万读者,靠的是“真实”和“真情”.. .。你可以说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哭,都在哭自己,但你得承认,人们首先还是在为作品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一洒同情之泪。l——卢新华幻灯片34风华正茂的作家们幻灯片35l“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幻灯片36l三场论争:l“伤痕文学”“暴露文学”的论争;l今年(1978年)春天,又从“左”边吹起了一股冷风时,有的担负着文艺领导工作的同志,在这场生气勃勃的文学运动面前,却不是满腔热情地加以支持和引导,而是指手画脚,甚至对揭露“四人帮”.. .罪行的作品非常反感,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愕然。还指责一些作品为“伤痕文学”、“暴露文学”,“比反革命传单还坏”,等等。作为内部指示和文件,不胫而走,有那么一批吃“运动”饭的、靠挥舞棍子过日子的人们,奔走相告,喜形于色,善于见风使舵的文痞和文僚们,预言又要来一次反右运动了。(周扬)l如何看待: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春寒料峭的时代背景。幻灯片37l“向前看”文学与“向后看”文学的论争;l这篇论文是由一篇题为《向前看呵!文艺》的文章引起的,作者把近两年来揭露林彪、“四人帮”的文艺作品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大胆反抗“四人帮”的英雄,如《于无声处》;一类是提出了“四人帮”荼毒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如《班主任》;一类是诉说“四人帮”肆虐下人的悲惨遭遇,如《伤痕》。作者认为,这三类作品都是“向后看的文艺”,不利于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因此应该“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倡向前看的文艺”。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争论。这场讨论的结果其实是大家基本上一致认为“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l如何看待:此文章已经发表一定会引起社会争论,因为已经不再是“左派”言论当道的时代了,文艺到了该说真话的时候了。.. .幻灯片38l“歌德”文学与“缺德”文学的论争l1979年,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歌德”与“缺德”》的文章,文章对当时的文艺批评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认为:“有幸于为中国人民的现代生活创造精神财富的作业和业余作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四化高歌”,更令人可笑的是作者发了一通抒情似的议论:“中国的三十年社会主义征途中,虽然‘四害’(按:指“四人帮”)造成了十年灾难,但从根本上讲,我国的历史是前进了的,祖国人民的生活较之旧社会是提高了的,现代的中国人并无失学、失业之优,也无无衣无食之虑,日不怕盗贼执杖行凶,夜不怕黑布蒙面的大汉轻轻叩门。河水涣涣,莲荷盈盈,绿水新池,艳阳高照。当今世界上如此美好的社会主义为何不可“歌”其“德”?而那种昧着良心,不看事实,把洋人的擦脚布当做领带挂在脖子上,大叫大嚷我们不如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人,虽没有“歌德”之嫌,但却有“缺德”之行。”幻灯片39.. .l如何看待:歌舞升平,太平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涂脂抹粉的行为、“歌德”的文章我们见过太多,无论何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真实暴露社会弊端引起疗救注意的“缺德”文学。幻灯片40(三)“伤痕文学”代表作品l “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最早问世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另外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发表于1979年)、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79年发表)古华描写小镇岁月的《芙蓉镇》(1981年发表)、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等。幻灯片41l《从森林里来的孩子》l(张洁,1978年7期《北京文艺》)l孙长宁:伐木工人的儿子,从小在丛林中成长。远离城市远离文化,却在大自然的哺育下有着一颗敏感的心。.. .l梁启明: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启明”(“启蒙”),这个在那场“浩劫”中被扣上“黑线人物”的音乐家用自己的音乐开启了这个孩子的蒙昧状态。l在音乐体验中,这两位带有不同“伤痕”的人的心灵,“被同一种快乐和兴奋激发着”,彼此相互沟通,竟“忘记了他们之间的年龄的差别,忘记了时间已经渐渐地过去”。l梁终因癌症不治而逝,但他的音乐生命在孙的身上延续和光大。最后,孙凭借梁所传授的高超音乐技艺,终于在北京成功地征服了主考教授傅涛和其他考生,被破格录取为音乐学院大学生。幻灯片42l这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感人小说。它的力量在于在巨大的音乐魅力和巨大的自然魅力中展示两个高尚灵魂的碰撞,主人公对艺术和美的执着。l梁启明死去了,可是他用音乐开启了一个质朴蒙昧的少年的心智,他的艺术生命得到了延续。他在最危难的时刻仍然坚守了他的艺术梦想,为世间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幻灯片43.. .l同为启蒙小说,它和《班主任》的“政治启蒙”不同,它走的是一条“诗意启蒙”之路。没有大段大段的政治议论,小说里充满了诗意深情的描绘——森林、音乐、孩子的想象、人们情感的交流。这些诗意的文字带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和感动。幻灯片44l夏季的夜晚是短的,黎明早早地来临。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以前,森林、一环一环的山峦以及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的平川,全都隐没在浓滞的雾色里。只有森林的顶端浮现在浓雾的上面。随着太阳的升起,越来越淡的雾色游移着、流动着、消失得无影无踪。沉思着的森林,平川上带似的小溪全都显现出来,远远近近,全是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绿色,还是绿色。l森林啊,森林,它是孙长宁的乐园:他的嘴巴被野生的浆果染红了;口被各种野果塞满了;额发被汗水打湿了;心被森林里的音乐陶醉了。幻灯片45.. .幻灯片46l突然,他听见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的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l他顺着这引路的声音找去,找哇、找哇,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坐着正在休息的伐木工人。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梁老师在吹着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所有的人,没有一点声息地倾听着这飘荡在浑厚的林涛之上的、清澈而迷人的旋律。这旋律在他的面前展现了一个他从来未见到过的奇异的世界。在这以前,他从不知道,除了大森林,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东西。l这片在生活里偶然出现的笛声,使他丢掉了孩子的蒙昧。多么可爱的孩子的蒙昧!而自小在大自然里感受到的,那片混沌、模糊、不成形的音响,却找到了明晰的形象。幻灯片47《芙蓉镇》.. .l小说《芙蓉镇》,当代作家古华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小说以“芙蓉仙子”胡玉音的人生遭遇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l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幻灯片48l胡玉音:美丽善良,勤劳能干。人称“芙蓉仙子”。然而命运坎坷,一波三折。因为出身卑贱,被迫与初恋情人黎满庚分手嫁给老实憨厚的黎桂桂;因为摆米豆腐摊挣了钱,招致李国香的嫉恨,64年春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上吊自杀她也被罚扫大街;因为与“右派”秦书田结婚,秦书田被判刑10年,她被判管制劳动。然而,她最终迎来了生活的曙光。三中全会后,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也重新回到她和儿子身边,帮助过她的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上了镇长。整个小镇回到了正轨。幻灯片49幻灯片50芙蓉镇米豆腐幻灯片51.. .l芙蓉镇:小说中对湖南小镇芙蓉镇的景物、人情、习俗做了具体细腻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影《芙蓉镇》的热播,更使得这个小镇家喻户晓。然而,小说芙蓉镇的原型与电影是不一样的:l小说中的芙蓉镇原型是坐落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塘村镇。塘村镇以前叫芙蓉镇隶属嘉禾县。作者古华出生在嘉禾县石桥镇,所以对唐村镇的地理历史风情习俗了然于胸。l而电影的拍摄地大部分是在湘西王村一带拍摄的;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是一座土家族人聚居的古镇。这个原本叫王村的小镇从此以也这部电影为名,芙蓉镇于是出现在中国旅游版图中。幻灯片52幻灯片53l小说《芙蓉镇》获得1982年首届茅盾文学奖;作者古华后旅居加拿大。.. .幻灯片54l电影《芙蓉镇》由谢晋导演,阿城编剧,刘晓庆、姜文主演。198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l电影的播出,火了王村,更捧出了影坛新人刘晓庆、姜文。与小说一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幻灯片55(四)“伤痕文学”的艺术价值l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l即,它不仅是对文革中的政策及其造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l新时期文学首先必须面对的是文化大革命,所以伤痕文学自然而然地以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作为了重要内容。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鲜血淋淋的场景,对长达十年的大动乱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予以了“字字血、声声泪”的强烈控诉,对肆虐横行的极左路线予以了强烈的谴责。这便是伤痕文学的核心思想内涵。.. .幻灯片56l其次,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l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并非只有其思想上特点,其实也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艺术上,由于感情的觉醒比思想的觉醒总是来得更迅速、更灵敏,所以当时感情的渲泄比思想的表达更明显,而且由于这种悲痛的情感的流淌而使之出现明显的“伤痕”格调。同时,既曰“伤痕文学”,这势必也使之出现一种悲剧性的美学风格。l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凉格调也由此而出。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幻灯片57l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画。l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小人物形象。.. .幻灯片58l随着一个时代的渐渐远去,表现“文革”带给人伤痛,呼唤呐喊的文字终于在几年后渐渐消失,开始被严肃的思考所取代,一场影响更大的“反思文学”思潮悄然兴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