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江苏省东海县平明中学江苏东海222300)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学生一旦对化学感兴趣,就会愉快和主动地去探究化学的奥秘。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的体验。 关键词:化学教学;演示实验;记忆方法;课堂情境创设 :G633.8:B:1672-1578(2012)03-0194-01 化学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是广大化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在平时的
2、教学中自己不断反思,从中积累了一些小的经验,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商榷。 1.“学、问、讲、练、创”之间的操作流程及时间分配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下学习;“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讲”就是讲解,讲解上一环节中出现的学生不会回答的问题;“练”是学生做一些精心选择的具有典型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创”是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开放性习题的训练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五环节中“学”、“问”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是“创”、“练”的基础。这五环节的辨证关系是:问是学的开始;学是再问的基
3、础;练是学和问的巩固;创是学和问的升华。由于初中我们刚接触到化学,必须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兼顾创新教育,所以在前两环节上我们化了较大量的时间。以一节课45分钟为准计算,大致分如下:学和问占20分钟左右、讲占10分钟左右、练占10分钟左右,创占5分钟左右。(时间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变,要视教学内容而定。) 2.演示实验 据统计,演示实验在所有的实验中所占比例是最多的,可以看出它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演示实验主要是老师进行表演操作,学生在一旁观察的一种实验。变化多端的演示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到对化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做每
4、一次的演示实验前,老师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操作上一定要做到规范、熟练,达到明显的效果,并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3.注重记忆方法 3.1趣味记忆法。曾有人说过:以愉快的心情学得的,会永远记着。记忆是一门苦差,若将其变成让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的事,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如,在教学电解水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记住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l,教学时将这一知识归纳为:“负氢正氧”,谐音为“父亲正痒”等着为他挠,且痒的部位占身体一半。这时全班哄堂大笑,在开心愉悦的气氛中学生很快就牢记这一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2谐音记忆法。谐音可使枯燥、零散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教学中
5、对那些难记易忘,必须反复记忆的知识点,可用谐音记忆法。如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中的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新的昔千金统共一百斤。”再如:地壳中各元素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音为“养闺女”。学生们愉快地进行记忆,经久难忘。 4.精心创设情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学生一旦对化学感兴趣,就会愉快和主动地去探究化学的奥秘。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精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的体验。 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化
6、学实验、问题情境、视听媒体、小故事、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事例等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的时候就可以讲这两个小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通过这两个短小而精致的历史故事,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设计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学习化学的第二课堂,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燃烧时的色态、构造现
7、象,学生们都体现出了较强的好奇心。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和蜡烛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了很强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在家里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有些学生成功了,而有些学生没有成功。到了第二天课堂上都在询问老师,经过老师简单的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这次有一部分学生成功地完成了该实验,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